第五章 州学(1/2)
第五章州学
当学子们一个一个的上交作业时张信却动都不敢动深怕被现。但该项生的事最终会生的学正慢慢的把全部学子上交的功课看完后却不动声色继续按常讲学。事情似乎就这样过去了但……
“张信‘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中的‘道’作何义解?”学正大人开始威了哼小子敢不听话。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张信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刚好几天前看过这几句关于道的总算还有点印象正好把这三句话背出来想蒙混过去但心里早就一片凉已经做好被踢的准备。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学正看了眼张信开口念道:“孙进这话作何解释?”
“君子可能会产生不符合仁道的思想可能会做出不符合仁道的事情没有小人能够有仁道的思想能够做出符合仁道的行为的。”孙进从容不迫回答。
“好坐下吧。”学正示意孙进拿眼角瞄了眼张信淡淡说道:“希望你们谨言慎行不要忘记圣人之言。”
张信羞愧的低下头知道这话是对自己说的但心中还是感激学正的起码他没有当场点出自己的名字总算给自己留下了面子。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心逾矩。连圣人才从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学所以你们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骄傲自满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学正淳淳教导。
学子们唯唯诺诺赞成者有之不屑者有之淡漠者有之但表面上却是极为赞同学正自己也看出来了但也不说什么让一群天之骄子认同自己的话是有点困难只有当他们经历后才会懂的。
课后张信理所当然的被学正留下来。
“张信你可知错。”学正年过五旬鬃已斑在学院里素有名望深得学生敬重。
张信上前深深施礼道:“学生知道错了请学正责罚。”
“我知道你是不屑于做这些功课。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好才情啊。”学正微笑赞道:“但是你不能自满在学院就要遵守学院的规矩怎么能违背呢。”
张信顿时楞住了不知道说什么好。
“张信虽然你成绩斐然但平时也要注意影响啊。”学正训道。
张信还能说什么只好低头慢慢的听训训了半天最后学正累了才罢休。
张信浑浑噩噩的走出讲堂这才想起怎么学正会知道自己在重阳时候抄的诗。嗯这是个问题看来要找张胜好好谈谈了。
此时袁宗皋已经回到兴王府兴王与世子早已在书房等候书房中装饰得古色古香时时透出典雅之气。
“袁先生事情办妥了吧。”沉不住气的朱厚熜询问。
袁宗皋喝了口茶沉默片刻像是在回味。
“事情不顺利是何原因?“兴王看出点端倪来有点惊讶。
“袁先生父王说的可对。”朱厚熜不信望着袁宗皋。
“王爷法眼如炬张信他拒绝了。”袁宗皋摇头道。
“为何”
看着朱厚熜急切的样子兴王有点笑意“莫非张信对本王的安排不满意还是看不起本王不愿意与本王有所交集。”
明朝时期的藩王名声一向不怎么好有些更是残暴不仁百姓哀声怨道所以一般有才学之人都不愿意与之交往加上朝廷对藩王采取提防政策有志于功名者都更不敢与之接触恐为朝廷所忌。
“不然只是张信希望凭自己努力搏取功名不愿借王爷之力。”袁宗皋苦笑道:“年轻气盛情有可原请王爷见凉。”
“哈哈年少无知看来张信也是个痴人。”兴王大笑神情有点轻视“不懂得世间险恶官场诡谲。”
朱厚熜却不同意兴王的看法抗议道:“父王张信是性情耿直不是趋时附势之人做我的教授正好。”
“难得我儿同意但张信不愿来有何办法。”兴王话中带着股笑意。
“孩儿亲自去请。”朱厚熜想了想认真说道。
州学宿舍内张信正趟在床上愁虽然学正放了他一马但功课还是要补上的。通过这次教训使张信认识到凭自己的半吊子水平在州学是混不下去的这次能蒙混过去靠的是运气但下次呢?张信可不认为运气会时时刻刻伴着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