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臣 > 第一百一十二章 建议

第一百一十二章 建议(1/2)

目录
好书推荐: 重生霸王龙 极品全职保镖 异界魅影逍遥 修真者玩转网游 清山变 纨绔疯子 大宋金手指 重生之游戏全才 美妙之第二人生 兽门

“皇上吩咐张侍读平日里只要来翰林院报到熟悉朝政程序即可不用负责具体事务。”提及皇帝李时拱手恭敬的说道。

翰林院并不是一个清闲的地方翰林院的日常活动既是履行其处理政事的职能同时更具有锻炼能力、增长见识的意义比如以皇帝名义颁的各种诰敕本应内阁大臣起草但实际上一般性文件多由翰林代笔这项工作有助于翰林官适应政务、加深阅历、加强对国家事务的熟悉。

此外翰林官有着更多的亲炙鸿儒、接近权要的机会又能饱览史料邸报参加某些重要会议便于对政局时事获得具体而深入的了解这些都使翰林学士不断积累政治学识和经验提高政治素养为日后为官做好准备。

而现在朱厚这样安排张信却让李时三人感到十分糊涂说皇帝不信任张信吧似乎也说不通若是不信任怎么可能会把张信提拔这般快若是十分宠信那为什么不让张信具体负责工作让他早日积累经验好为日后重用做准备。

几人心虽有疑虑但是也不敢怠慢张信毕竟当日皇帝可是亲口吩咐几人在翰林院时要照顾张信所以就算心里有什么想法也不能表露出来谁都知道这张信乃是皇帝旧坻以前经常与皇帝接触待遇自然与众不同能让皇帝记得的臣子三人不用想就明白张信以后的官运亨通既然如此何苦要得罪皇帝身边的亲信给自己找不自在。

而张信却非常高兴看来还是朱厚知道自己给自己安排一份轻松悠闲的差事。不然自己还真做不来毕竟自己出谋划策还可以但执行能力有待提高。

“张侍读。皇上召见。”几人继续悠闲的在翰林院内乱窜地时候一位太监匆匆的来到众人面前行礼说道没有办法自从朱厚要整治二十四衙门之后宫里宫外的太监们都开始夹起尾巴做人嚣张地气焰彻底跌落低谷。

三人非常羡慕的看着张信悠悠的随太监前去乾清宫几人虽为翰林院学士有的还身为经筵讲官。但见到皇帝的次数屈指可数。自然对张信羡慕有加。

这次朱厚召见并不是在乾清宫大殿之内而是选择一个偏殿。看其装饰就知道是供皇帝办公劳累之后用来小憩的。

“张侍读果真如你所料整治二十四监的消息传遍天下后各地官府官员纷纷给朕上奏揭露镇守太监为非作歹之事。幸亏张侍读地指点不然朕还被这帮太监蒙在鼓里。”朱厚脸上露出开心地笑容张信猜测官员的奏折中肯定少不了阿谀奉承地话天子英明圣明之类的语言必然占奏折内容中的大部分篇幅。

“此乃皇上英明果断看出中官之祸决心拨乱反正清除宦官专权之危害至此之后朝政清明皇上也可安心整理天下。”张信微笑奉承道。

好话谁都爱听。朱厚还没有做到喜怒不形于色的地步。被人这么一夸脸上也露出飘飘然之色。憧憬着万民景仰众臣心悦诚服的场面但一想到朝臣朱厚心里顿时感到一阵不舒服。

朱厚非常明白自己刚刚即位群臣心里还没有完全信服看自己地眼光总是不自觉的流露出一股不信任与质疑的信息这让朱厚感到非常的不舒服还有的就是朱厚现自己手中的权力似乎没有自己以前想像中的那般大自己有什么旨意居然被内阁大学士给封驳了拒绝不执行这让朱厚心里更加恼怒起来。

“皇上是否有心事不妨说出来让臣听之或许臣有解决之法。”朱厚脸上的怒气张信看得清清楚楚左右四顾之后现太监宫女在殿外恭候着所以悄悄的上前一步轻轻地说道。

“日前礼部尚书毛澄仍然坚持前议并且上奏说为人后者为人子自天子至于庶人如一也让朕尽快处理尊号之事继孝宗之嗣。”朱厚脸上露出焦虑之色这个问题始终是朱厚心中最大地忧虑。

“那皇上继续驳回毛尚书的提议让廷臣再议。”张信毫不犹豫地说道这帮大臣还真是迂腐顽固之极皇帝多次驳回他们的意见难道他们还没有领会皇帝的意思啊。

“朕也是如此做的张侍读可有彻底解决之道。”朱厚期待的说道心里非常庆幸当时坚持让张信跟随自己进京不然自己连找个人来商议的机会都没有袁宗皋整天在朝中唯唯诺诺根本不敢表自己的看法现在只有张信能为自己分忧了。

“难道满朝文武百官都赞成毛尚书之意没有一人有所异议?”张信询问起来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这才有可能与以杨廷和为的护礼派抗争。

“确实如此难道真的是朕错了。”朱厚喃喃自语神色伤感。

“皇上仁孝何错之有。”只有笨蛋才会说皇帝做错了张信连忙劝慰道:“其实百官之中肯定有赞成皇上之意的但碍于……位高权重这才不敢出言支持皇上。”

虽然张信说到人名是含糊不清但朱厚还是听清楚了知道张信的顾虑暗自生气之余也无可奈何起来。

“请皇上暂且忍耐朝政大事一切依旧三五个月之后自然会有人站出来为皇上分忧解难的。”张信微笑的说道脸上露出自信的表情。

“此话当真?”朱厚激动的说道声音也有些颤抖没有经历过谁也无法体会朱厚身上的压力数百位高官权贵联名上奏请他尽快同意礼部制定意见特别是廷议的时候。朝中重臣纷纷上前施压如果朱厚的心性坚定恐怕早就支撑不住开口答应了。

“皇上不可大喜过望。虽然到时候会有人站出来替皇上说话但内阁的各位学士肯定不会同意解决之道还落在皇太后身上。”张信冷静地分析道:“只要皇上有太后的懿旨再加上朝中有人推波助澜相信皇上一定可以如愿以偿的。”

“太后地旨意及臣子的支持。”想起皇太后那冷漠的模样以及朝中百官一片附和毛澄的情形朱厚自己也没有多大的信心。

“皇上王琼已经被贬。兵部尚书之位空缺。皇上可有人选?”看出朱厚脸上的迟疑张信继续为其出谋划策起来。

“廷臣经过议论。尚未有适合人选。”王琼经过上疏自辩被免去一死现在如今已经被配到绥德现在兵部尚书的位置还空着朱厚疑惑地看向张信。不明白他为什么突然说起这个来。

“臣认为平定宁王之乱地南京都佥御史王守仁可补兵部尚书之缺。”张信微笑道只要王守仁到京城凭他的人脉及本事肯定有能力与杨廷和抗衡地。

“王守仁?”朱厚眨眼醒悟过来道:“张侍读言之有理王守仁有功于朝廷而且军事才能出众任兵部尚书正好合适。”

有空缺正好是提拔心腹的时候。朱厚虽然没有见过王守仁。但是也明白只要把王守仁从南京召到北京接任兵部尚书这样的恩情不怕王守仁不臣服自己。朱厚也明白自己在朝中的羽翼尚未丰满正是培养自己亲信的时候破格提拔王守仁不过是第一步而已。

朝中官员变动之事轮不到张信插手张信只好告别皇帝自己返回翰林院继续上班了虽然不用负责什么事情但是张信自己也没有闲着拿起翰林院里有一些朝廷档案资格仔细阅读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猎日传奇之刺魂 谍战:红鸾归巢 亮剑:我带李云龙打富裕仗 抗战之民兵传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