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邀请(1/2)
如果说京城中的锦衣卫衙门是世人避之不急的地方的话那么座东在京城城东某处的东厂官署简直可以称得上是生人忽进因为在世人的心中东厂的名声要比锦衣卫还要低劣恶迹斑斑臭名昭著这与他们的领太监离不开关系。
东厂的领称为东厂掌印太监也称厂公或督主是宦官中仅次于司礼监掌印太监的第二号人物通常以司礼监秉笔太监中位居第二、第三者担任其官衔全称为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简称提督东厂。
任东厂提督已经不可考据但是有两位大名鼎鼎的太监曾经统领过东厂两人分别是大太监王振和刘瑾正是由于这两位仁兄的事迹才使得东厂的大名完全压制着锦衣卫骂名位居榜保持领先地位。
明成祖朱棣成立东厂的目的是为了巩固政权迫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机构同时还有监视锦衣卫的意图后果经过不断的展职权也慢慢扩张东厂开始监视朝廷官员、文士名流等各方力量并将监视结果直接向皇帝汇报。
然后依据监视得到的情报对于那些地位较低的官员可以不经大理司审判东厂可以直接逮捕、审讯而对于朝廷大臣在得到皇帝的授权后能够对其执行逮捕、审讯气焰的嚣张情形可想而知也难怪朝廷大臣获得实权之后第一时间要对付他们。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东厂大堂入内即可见大幅岳飞画像。提醒东厂缇骑办案毋枉毋纵堂前还有一座“百世流芳”的牌坊可惜东厂在实际办案中完全背离了这个初衷如果岳飞有灵恐怕早就从地下跳起来暴怒不已。
东厂番子每天在京城大街小巷里面活动并非完全为朝廷办事更多地是为自己谋私利他们常常罗织罪名诬赖良民。之后就屈打成招趁机敲诈勒索陷害诬杀朝廷官员的事情屡见不鲜让人恨之入骨。
幸好朱厚即位马上使用霹雳手段把二十四衙门整理一遍。司礼监与东厂的领差不多全部下狱治罪朝廷风向一变太监们威风全无勉强小心过日努力的迎奉新皇帝以恢复以前的权势。
但似乎他们的小心迎奉没有得到皇帝的赞许还想剥夺他们最后的一点权力兔子急了还敢跳墙更不用说原来就不是善茬的太监们当得知张信跑去镇抚司之后。内帑地几个大太监也找了个密室商议这件事情起来。
“锦衣卫的陈寅似乎不把咱们放在眼里让他把张信那小子去镇抚司的经过与咱家说一遍他居然说不知情。分明是在撒谎。”一名太监声音尖锐的叫道想当年哪怕是当朝一品大员见到自己都要小心侍候着现在连小小的锦衣卫都敢欺凌他们这让他们的自尊心大大地受到伤害。
“陈寅以后定要他好看。”另一名太监同仇敌忾的说道。自从蒋冕整治二十四衙门之后宫里唯一还保留点权力的也只有他们几个内帑太监了如果再不同心协力那以后还怎么在宫中混。
“若是督公尚在。小小地一个锦衣卫与翰林院侍读。咱们还不放在眼里。只要吩咐下去。底下自然会有人替咱们办得妥妥当当地。现在却……。”有人在叹气说道。无比怀念以前美好地时光。
“现在不是大感慨地时候。人家都准备欺负到咱们头上来了。东厂那边有消息传来吗?”太监中还是有明智之人。知道情报地重要性。
“蒋冕那个老混蛋。借着上次整治二十四衙门地时候。把东厂从头到脚理了一遍。那边现在还心有余悸。咱家找上门地时候。他们居然推脱起来。完全忘记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地人。若是我们落水了。他们也不会好过。”一名太监愤然骂道。
“鼠目寸光之辈。活该让蒋冕修理。”有人附和起来。
“别吵。先谈正事。”一名太监说道:“你们说说看。那小子到镇抚司做什么?”
“还用说。肯定是想揪住我们地把柄。”一个声音嘶哑地太监毫不犹豫地说道:“锦衣卫知道不少我们地情况。如果陈寅把知道地情况全盘托出。那后果就严重了。”
“放心咱们手里也有不少锦衣卫的污证谅陈寅也没有这个胆子。”去过镇抚司的太监恨恨的说道:“现在朝中已经有人想对付锦衣卫了咱家警告过陈寅如果他敢这样做那么休怪我们也不讲往日地情面谁也别想好过。”
“说的好别看咱们一时失宠时间过久了皇上自然明白离不开我们到那个时候咱家到要看看谁还敢在咱们面前嚣张。”一个太监阴森的说道显然是在想以后该怎么报复得罪过他的人。
“以后皇上肯定会明白谁才是真正忠心护主之人那帮朝廷官员总是惹皇上生气哪里像咱们这般恭顺听话啊。”代代相传的宫廷生存经验让他们深信皇上总有一天会再次宠信他们现在的失势不过是暂时的。
“不错皇上年纪尚小不能分辨忠奸是非听信朝廷百官谗言一时恨下心肠对付咱们但咱们可不能气馁待再过两年皇上明白事理自然会像先帝一样信任咱们。”一名太监憧憬的说道想起正德在位时大太监刘瑾的威风让他羡慕不已。
“言之有理但现在咱们还是先想办法度过这个难关吧不然再也等不到那天地到来了。”理智地太监说道:“别忘记锦衣卫里还有个6松他有可能把咱们地情况向那小子说如果真是这样地话。咱们的麻烦大了。”
“6松初来驾到的应该不知情吧。”有个太监迟疑说道。
“这个难说锦衣卫里也不是铁板一块保不准哪个为了荣华富贵向6松表忠心出卖咱们。”一名太监忧虑说道其他几个太监也深以为然。
“要不咱们派个面生的蕃子悄悄的把那小子抹掉。”一名太监阴狠的轻声说道:“到时再把蕃子灭口那一切都不成问题了。”
“笨蛋。他刚接手内帑马上就遇难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那时皇上雷霆大怒根本不问是否咱们所为直接把咱们都砍了。”理智太监破口大骂道。骂得那太监心服口服承认是自己稍欠思虑其实也可以理解太监们平日骄纵习惯常用这种手段解决问题脑子一时转不过弯来就只想出这招。
“其实大伙不用太过担心一切都只是咱们猜想而已可能那小子现在尚在家中努力的翻阅帐本寻找所谓的证据呢。”一名太监嘲弄说道:“没有三五年时间。休想从咱们地帐本中找出破绽来到那时新帐已经变成旧帐咱们可以推得干干净净。”
“不错。一个小秀才四书五经还没有读熟就想弄清楚帐本中的奥妙之处等下辈子吧。”另一个太监赞成说道:“连蒋冕都被咱们糊弄过去还怕他小小的侍读不成。”
“话虽然如此但是咱们也不可大意。免得在阴沟里翻船被一个小子拉下马那岂不是让人笑话。”一名太监说道:“咱们可不能静观其变等那小子找证据对付咱们啊。”
“那你说怎么办咱们又不能出手。”一个太监沉吟片刻后说道:“要不然咱们给他点好处让他成为咱们的人。”
“这主意好看那小子的模样就知道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乡下毛孩子给他百八十两金银还不乖乖就范。”有太监赞同说道:“圣人都常说。君子爱财。咱家就不相信那小子能挡得住这诱惑。”
自己喜欢银子地人一般都会认为天下人都爱这个那个太监的提议让其他太监都觉得这想法似乎可行。能有什么比同类人更加容易控制的。
“就怕他是读书读傻了满腹热血根本不明白银子的好处。”兴奋过后也有太监提出自己的担忧况且这种人他们也不是没有见过顽固不化根本不为金钱所动。
“嗯这也是个问题就怕又是一个书呆子咱们可要调查清楚不然送上门的金银岂不成了咱们的把柄。”其他太监也有长心眼的赞成上面的意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