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易印 > 第十九章 影斧技

第十九章 影斧技(2/2)

目录
好书推荐: 爱的徒劳 谁为欲望解解毒 爱情这门宗教的信徒 天敌关系 宅人师表 很有文化公司 日本将死(僵尸)! 神眼通 藏地密码1-10全集 螭卧神功

箭,眨眼就到顾晓宇的面前;没动。围攻五人,乘机冲来,刀剑同时出手,冷光在半空中闪晃,杀气逼近。

“啪!”

腕动,板斧电闪;穿头箭掉地。

快,奇快。众人只感斧光一闪,箭矢已掉地;提斧在手,顾晓宇静静站立,冷冷看着攻过来的五人。

眼花?

很快,答案出来。

“啪!”

流星箭,落地。这次不是眼花,实实在在的,斧光在众人面前一闪,然后,箭矢磕碰声响,地下,多了支箭。

这是什么斧法?众人心惊。

攻来的五人,顿时停脚,刀剑定在半空;不敢向前。恐惧,惊诧,各个表情,出现在脸上;至于密林里的神射手,是什么表情,就不是他们能够猜测到的了。

铁板,真正的铁板。如果,如果,萧宇右手无事,再能拉弓,那——众人不敢想。这还是左手使斧,如果是右手,会又是什么样情景?不敢想,不敢想!

仇,结大了。今天他不死,以后,他们一个也活不成的。大敌,还是如此年轻的大敌,将来前途无尽的大敌。

两斧劈出,顾晓宇心中镇定了很多。说实话,右手箭矢拉扯,极大的影响了他的发挥;他不敢肯定自己是否能使出闪斧。但是,已经没有了选择。不使绝技,暗中之人在旁窥视,自己绝对没有生还的希望;他必须赌。

闪斧,是他进入气感期后,速度功力晋级,摒弃留影,速度提升到极点,自创的斧技。快,快到极限,所以命名为闪斧。

赢则生,输就可能死。多年苦功,终于在关键时候起上大作用;闪斧现。在如此的劣势下,他顾晓宇终于第一次有了自保之力。

闪斧在,暗中之人,便不再畏惧。偷袭,只要时刻防备,冷箭必失效。密林眼前,只要一冲,便进去;大树遮挡,威胁除。

他停住,没有急冲。

谨慎,必须谨慎。小心,还不够,必须考虑一切可能;假如,暗中的神射手就在这片树林里,向前猛冲,飞来一箭,便当场毙命。直冲速度下,他到时恐怕连念头都来不及动,飞箭便射中。

追来五人,没有动;连环箭已对自己没威胁,从东边那么远的树林射来,距离远,他留意即可。不急,没必要冲,将百分之一的危险,留给敌人;虽然只百分之一,那也不能放松。

如果这树林真的有神射手,哼哼,那就——

一步,一步,不紧不张,顾晓宇拖住滴血右手,朝树林走去。

又是连环箭。

“啪啪!”

闪斧,箭落。

继续前进!

五人跟在他身后,不敢靠近。他们知道,这时的萧宇,就是下山猛虎,正伺机吃人,谁冲上前,谁就得面对闪斧。闪斧,不是他们能想象,更不是他们能应付的;使剑高手自己,也不例外。他不上前,其他四人更加的不敢。

如果聪明,你最好不要在这个时候松弦。这么近距离,的确是很容易射中,但如果没射中,哼哼,就是你死。闪斧面前,射不中,那是一定。这个赌,赌生死,你敢赌吗?

顾晓宇谨慎的,一步步前进,眼前树林。

东边的连环箭没有再射;这边也没暗箭。

“嗖——”

顾晓宇身影一晃,闪进树林。

放松,终于可以歇口气;背靠大树,他心中暗喜。现在可以解决右手箭矢了。

手心手背全是鲜血,一股股血腥味;手骨断了一根,箭矢当中穿过,震断。

“啪!”

斧影一闪,箭头劈断,落地。顾晓宇咧嘴,眉毛直跳。东边,就是东边的冷箭,那人,我要他生不如死;痛到极处,他恨上那神射手。千万别让我知道是谁,否则,杀,杀,杀光你全家,全家。

手心朝下;箭矢失去一头,不在平衡。蹲身,双膝夹住箭尾;必须立即将它拔出!

“扑——”,斧背拖住右手腕,咬牙挺身;鲜血四溅,箭从手心拔出来。

斧动,右袖削下一块带血布条。

血布下落,板斧轻抬,斧面拖住。弯臂,血布条到嘴角。

咬,用牙咬住布条一头;忍痛,右手伸到血布另一头。手心贴布,右臂上下,布条缠绕,包裹。血在流,必须立即包裹住,止血;痛难忍,但,命,更重要。

颤抖的眼中,冒出火。

一圈一圈,痛苦的缠绕。

使剑高手和四个喽啰,见顾晓宇钻进密林,顿时愣住。

凭他们的实力,在山道都没讨到好,受伤之下还干掉八人。入林,弓箭手不能掩护,胜算更小。难道就这样进去送死?不去,任务完不成,山寨是否会追究?萧宇以后会不会放过他们?——进退两难!

包扎结束。右手血不再流,被血布止住。

猛一吸气,顾晓宇将右手背到背后。无箭矢拖累,那么,就让他们尝尝自己真正的斧技吧。

东边那人,一定要知道是谁!

今天,现在,他也要做一回猎人。先查看这片树林是否有神射手,即使推测,也要排查;有,解决掉。然后,除掉围攻五人,抓住为首的使剑高手,逼问这次伏击者姓名,主使人。不死不休!

目录
新书推荐: 洪荒基建狂魔 遮天:火麟飞模板,打崩生命禁区 垂钓诸天:从九龙拉棺钓穿万界 横推末世:武道从呼吸吐纳开始 仙子,一日得道了解一下 我真不是改命师 天网科技剑仙 修仙:从催熟宝药开始 冥界双生妃:太子别无礼 七色绯夏:魔法学院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