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章 网站开张(完本结局)(1/2)
“可不能太难了,太难的活儿,我可做不了。”还没开始呢,郑二久就忙着打退堂鼓了。石京晶道:“现在就有一件事需要你办。”郑二久道:“是不是有哪个罗莉需要我去摆平啊?”
石京晶道:“少臭美了。呃,你先在这儿等一会。我过去一趟,回来再跟你说。不准翻我的柜子。”
郑二久原来在基地的时候,倒是很喜欢翻石京晶的柜子。也不是偷东西,就是翻着玩。现在长大了,那毛病已经没有了。
不久,石京晶就回来了。给郑二久倒了杯水,上次没倒,这次后补。待郑二久喝了几口停住,石京晶说:“你注意听了,我给你说要你办的事。很有文化公司的第一期经营,是开办一个全免费的文学网站。自手续办完以来,也有半个多月了。可文学网站却一直没有开张。这里边遇到了问题。你来了,就正好帮忙解决一下。
“当然不是网站技术方面的问题;我管技术,我这边没问题。是业务那边的问题。业务总监名叫肖志行;开办文学网站的主意,就是他出的。可是在员工的录用上面,他总是左挑右捡,不肯松口。他那边定员十二人,四名美编、四名网编、四名写手。他迟迟不招人,我就让云姐把美编划入了技术部,也招齐了。但写手和网编的八个人,至今一个也没有招到。每天应聘的不少,那个肖志行总说别人不行。其实上,我看他自己才不行。”
郑长久听了,略想后,问道:“那,这个肖志行是不是有什么背景?”石京晶道:“不错。如果没有背景,早就被开掉了。他的背景,呃,其实说穿了也很简单。就是云姐很可能看上了他。”“好你个死晶晶,”郑长久道,“我得罪了他,那我还有好日子过嘛?”
石京晶道:“你是郑一久,又不是郑二久。你是刘元衡的人。肖志行那边,八字还没有一撇呢。他的后台,不一定有你过硬。怕了,你就不是郑一久了。”“真要命,我干还不成吗?”石二久道,“别总拿我哥的事情来要挟我。”
……
尔后,两人出了宿舍,关门,到了公司。一进公司,郑二久就发现,前几名应聘者都在,另外又多出了一些人。想来,石京晶刚才离开那一会儿,肯定就是为了留住这些应聘者的。
郑二久要代替肖志行招聘,肖志行应该是不愿意的。到时候,郑、肖二人之间多半会有一次交锋。石京晶留下应聘者,有两个可能的目的。一是着急,想要早日招到人手。只不过,对于一家公司来说,已经耽误了那么多天,再多耽误一天,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因此,这个目的的可能性不大。另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让肖、郑二人的交锋在应聘者前面展开,让肖志行当众丢脸。这个目的还派生了一种可能。那就是肖志行当众丢脸之后,愤然离开公司。由此,郑二久推论出,石京晶很讨厌肖志行。
郑二久有没有战胜肖志行的把握?本来没有,现在有了。这也不是说郑二久文学方面有多强。郑二久自身文学方面也还是见得人的。但对于一个没有见过的人,也还是没有战胜的把握的。但郑二久知道,石京晶能够。石京晶认识肖志行,肯定权衡过双方的实力。石京晶既然讨厌肖志行,也必然不会坐视。有石京晶后盾,郑二久就有把握战胜肖志行。
石京晶直接把郑二久带到了刘利云的办公室。郑二久这才发现刘利云原来就是刚才在宿舍碰见的人。石京晶说:“云姐,这位,是郑一久。”刘利云先随口应了一声,过了几秒才惊问:“哎,你们怎么认识的?”石京晶道:“我也奇怪啊。当日你们怎么认识我的。”
是的,当日临时指定抢夺拎包的时候,刘元衡就提了石京晶的名字。因而石京晶这一提,就算是解释过去了。然后,刘利云与郑二久寒暄。
过了一会儿,石京晶瞅了个机会,就建议让郑二久代替肖志行掌管文学业务部。这样的建议,肯定不会被批准。且不说刘利云有点喜欢肖志行;就算是不喜欢,才委任不久,也是不方便裁掉了。裁了,就说明自己当日的决定是错误的。
刘利云沉吟未答之际,石京晶又抛出了第二个建议。第二个建议,才是真正的建议。即,让郑二久临时代替肖志行,负责业务部的招聘。真正的建议提在后面,相当于前面已经经过了一轮讨价还价,相当于石京晶已经做了让步,因而更加容易被批准。
刘利云果然就准了。其实这么多天网站一直没有搭建出来,刘利云也挺着急。刘利云上面还有个父亲。总不出产东西的话,刘利云很难向父亲交待。
刘利云虽然因为国外教育背景而有点铁石心肠,但能否真正不讲情面,自己却没有把握。因而就说,自己要出门一趟,有点事情。说穿了,就是想回避一下。石京晶、郑二久巴不得刘利云回避。刘利云不在场的话,两人就可以无所顾忌地下重手了。
……
刘利云带着石京晶、郑二久到了厅里,再叫了文清和肖志行过来。李壮不在,就算了。然后刘利云当着满厅的应聘者,向文清、肖志行介绍了郑二久:“这位郑一久,是我父亲那边的人;今后协助李壮,主管对外事务。”待众人点头打招呼完毕,刘利云就说:“大家各忙各的,我外面有点事,要离开一下。”也不多说,转身就走了。
文清、肖志行正准备散去,石京晶道:“别忙,还有一件事。今天,又是一个星期三了吧。记得我们刚聚到一起的时候也是星期三。这一晃,三个星期过去了,时间过得可真快呀,”说这些废话干嘛呢?是为了拖时间,为了让刘利云走得更远,“我公司的网站,技术方面已经搞定,各个模块的美工也初步编写完毕,但是我们的网站却迟迟不能开张。这是为什么呢?我们都知道,是因为写手的招聘出了问题。负责写手招聘的肖总监要求太高,过于苛刻,以至于我们迟迟没有招到写手。”这个原因是真实的。只不过真实的原因,却不是随时都能说出来的。如今石京晶准备下重手,因此才给了肖志行当头一棒。
果然,肖志行按捺不住了,立即辩道:“怎么是我过于苛刻呢?实在是应聘者不符合要求嘛。我们要办的是文学专业网站,得用专业一点的眼光对每一个应聘者进行严格的审视。”
不知道读者有没有听说过气场。如果没有听说过,那么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叫十个人,站在自己的身后;然后那十个人约个暗号,突然瞪着自己的后背,瞧自己会不会有感觉。
事实上是有感觉的。如果那些人不仅仅是盯着自己后背看,如果那些人的目光中带着仇恨的话,那种感觉就更加强烈。为什么会这样?科学还解释不清。因此本书也就只说明有这种现象,而不做进一步的解释了。
眼下,石京晶责怪肖志行对应聘者过于苛刻,肖志行申辩说,就应该苛刻。厅里坐的应聘者听了,是什么感觉?自然就对肖志行予以敌视。应聘者当然不方便说话,不方便表示自己的态度。但他们对肖志行的敌视却是明显的。并且,他们人数还足够多。十几个应聘者的敌视加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气场,让肖志行毛骨悚然的气场。这也是石京晶留下应聘者的用意之一。
“肖志行说的也有一定道理,”石京晶并不与肖志行辩论,而是说,“不过,现在刘总决定,由郑一久接替肖志行负责写手的招聘工作。肖志行,你可以出去玩了。说不定刘总还没有走远,你还可以搭个便车。”
老实说,肖志行至今都没有弄明白石京晶跟刘利云是什么关系。说来说去,两人之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关系。可无论石京晶说什么,总是很容易通过。并且,石京晶的待遇,也是显著的不同。就那辆莲花跑车的消耗,每月就不止肖志行一千五的工资。哦,对了,肖志行的工资到现在都还没有补足。
肖志行不敢惹石京晶,于是就把注意力转向了郑二久。说:“招写手,郑一久你会吗?这可不是招打手啊!”
郑二久道:“您别说,我还真是不行的。别提什么文学了,就连语文,我都没过关的。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个应聘者,文学水平都在我一久之上。不过,我只需要比您肖志行略微强那么一丁点,也就可以胜任写手的招聘工作了。”
“你……你胜过我?”肖志行怒道,“你简直是大言不惭。你写过什么文章,你获过什么奖?”著作和奖项,是肖志行判定文学水平的标准。肖志行自己就获得过不少网络上的、冠以“全国”名称的奖项。
郑二久道:“废话。我说我有很多著作、获得了很多大奖,你信么?要比试文学,有的是办法。我有一个上联:纵横春秋说吴越。你对完之后,再出个联,我对。”
“谁有兴趣跟你玩这些文字游戏?”肖志行说,“对联只是文学的细枝末节。除非是诗词……”石京晶插言道:“肖志行没有兴趣,我有。我应对阴阳鬼神看潇湘。上联纵横是纵横家也是纵与横,下联的阴阳是阴阳家也是阴与阳;上联的春秋是吕氏春秋也是春与秋,下联的鬼神是鬼神传与是鬼与神;上联的纵横是空间、春秋是时间,下联的阴阳是自然观、鬼神是世界观;上联的吴越既是吴国、越国的并称又泛指苏、皖、浙一带,下联的潇湘既指湘江与潇水的并称又泛指湖南。说与看,就不需要解释了。”
“瞧一瞧,看一看哪,文学总监表示不屑,结果技术总监给对上了。我说两位是不是应该调换一下职位呀?”郑二久道,“啊,不好意思,我忘了肖总监不仅文学不行,而且技术更不行的事了。真是不好意思。恕罪、恕罪。”
……
“你,你,你这个流氓,”肖志行恼羞成怒,“刚才我就说了,对联乃末节。有本事你跟我比诗词。”
“想比诗词?好啊。你听仔细了,给你一首忆江南,”郑二久道,“龙龛宠,牛牶荦犛犀。犬犮猌狊呆猒兽,马驹驰骋驭骖羁。鸟鸷鸩鸣鸡。你对吧,我给你看一下现在的时间。瞧瞧你是三年还是五年能够对上。”
肖志行道:“切,你这个太简单了。有没有胆量写下来?”郑二久道:“我擦,什么年代了还写。你,”指旁边一名应聘者,“开机,”然后转向肖志行,“我让你在电脑上对诗,并且允许你使用任何搜索工具,让你心服口服。”
这次肖志行没有多说。那个应聘者开机完成之后,让开。郑二久上前,新建一个文挡,把那首忆江南输了进去。然后郑二久让开,肖志行坐了过来。一看,说:“你这上面都是些冷僻字,根本就不是正常的诗词。是翻字典胡乱拼凑的吧?您这硬写之作,让高手的‘灵感’之作来应对,未免太牵强了吧?”
石京晶道:“对联对诗,有点像藏东西。一人藏物,万人难寻。出句与应对难度相差极大。更有人将‘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改为‘上联本不难,刁人偶得之’。这首《忆江南》因为存在大量生僻字而明显带有‘拼凑’的痕迹,但却不像肖总监所说的是‘胡乱拼凑’。倘若‘胡乱’就能‘拼凑’得出,那肖总督岂不是已经应对出来了?
“灵感是什么?有灵感,偶尔想到了。没有灵感,就没有想到。那根本不能代表真实的文学水平。反而是这种‘硬写’的东西好。能够‘硬写’出来一首,就能够‘硬写’出来若干首。这个可不是想到、没想到的问题,只要水平到了,就一定能够‘硬写’出来。”
郑二久道:“不明白的字,有在线新华字典,尽管查。”
……
肖志行不做声了,在众目睽睽之下,开始了紧张应对。刚开始时,石京晶、郑二久还在旁边看着。时间长了,就不耐烦久站了。石京晶对那些应聘者说,可以自由活动一下,但不要走远,等会儿就要正式招聘。然后就钻到自己办公室去了。
郑二久则跟几名应聘者聊天,天南地北地神侃。约二十分钟之后,肖志行道:“郑一久过来,”待郑二久走到位置,肖志行续道,“你看,这个‘牶’字,是牛鼻木的意思。‘荦’字,是杂色牛的意思。‘犛’字,是牦牛的意思。‘犀’字,当然是犀牛的意思。‘牛牶荦犛犀’,也就是‘牛、牛鼻木、牛、牛、牛’,四头牛跟一根牛鼻木放在一起。你这忆江南也太通畅了吧?”
“不愧为文学总监,”郑二久道,“都这么长的时间了,却还是没有看懂词句的意思。不懂,你可以问;我也不是不解释。如今,你不懂,然后用自以为是的理解,对词句进行攻击。你再问我,我就不解释了。跟肖总监这种不学无术而又目空一切的人,还真是没什么好谈的。来,大家过来,面试开始。”
“且慢!”肖志行道,“你刚才不是说,要让我口服心服的吗?你把这句‘牛牶荦犛犀’解释通了,再面试不迟。”
“嘿,真是不到黄河心不死啊。好,哥们成全你!你听好了,”郑二久说:“这个‘牶’字,指牛鼻木;后改用铁环,又称为牛鼻环。而‘牶’字,就相当于‘牛鼻环’中的‘环’字。也就是说,‘牶’,指牛鼻木,但却只是‘牛鼻木’中的‘木’字。因而,‘牛牶’二字,连在一起,才是完整的‘牛鼻木’。
“‘犛’字,古同‘耗’字。同样也不是完整的‘耗牛’二字。‘犛犀’二字连在一起,这才形成完整的意思。
“‘荦’比较复杂。它的第一层意思是杂色牛,然后引申为杂色。代表杂色牛的时候,它是名词。比如《说文》里边的:‘荦,驳牛也。’引申为杂色之后,它是形容词。如《史记?天官书》里面的:‘此其荦荦大者。’其意为‘事之分明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