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章 现场挖人(1/2)
石京晶的电脑已经是四年前的货了。说起来,当然是淘汰货,不过用起来却一点也不觉得。因为石京晶不玩游戏,就是打点字。也不是说什么游戏都不玩,而是指,她并不玩大型游戏。连连看、对对碰之类的小游戏,是不需要什么好机器的。因而石京晶换电脑,纯粹就是图个新鲜,图个时尚。
不过,有一点倒是不同的,那就是显示器。四年前购买的是17寸纯平。那个时候虽然也有液晶显示器,但一是贵,二是侧光不好,而没有成为主流。侧光,指的是没有正对显示器的感觉。现在不同了,现在那两个缺点基本上没有了,液晶已经成为主流了。
传统显示器都有高压射电过程。高压会吸引灰尘。还有微量电子突破屏面玻璃、射向了电脑操作者。换成液晶显示器,就消除了这两条隐患。因而显示器的更换,倒是很有必要的。
只不过石京晶并不是更换的方式,而是另购一台。原来的计算机也不扔,就放在家里。因为石京晶不喜欢用笔记本。所以家里有一台,也是很有必要的。
进了电脑城,立即有推销员迎上前来。这年头,夸张地说,似乎除了卖保险的,就是卖计算机的最起劲了。
有些顾客会隐藏自己的购买意图,担心被骗。但买电脑不同。谎称不买,只能打发掉面前的推销员。电脑不是白菜,是需要商量配置的。最终还是要与推销员接触的。也有购买那种配好的电脑的。所谓品牌机,基本就是那种模式。还有些品牌机,不仅配置固定,而且还固定安装了不少软件。
石京晶就想买一般的兼容机,也就是组装机。一般说来,花同样多的钱,兼容机性能肯定要好得多。
只不过对电脑配件这一块,石京晶并不是很熟。并不是说石京晶不懂。前面早就说过,石京晶是个通才。通才,也就带有无所不晓的意思。电脑乃是最常见的行业,石京晶肯定懂。只不过,懂也没用。电脑配件的价格变化太大。非业内人士,肯定不知道。
四年前石京晶买电脑的时候并不是石京晶自己经手的。当时石京晶还只有十七岁,还在上学。电脑是舅舅出来买的。舅舅买的时候,就手机联系了一名外地的从事电脑销售的亲戚。远程咨询了一下,确保了购买质量。
此时,石京晶却不能联系那个亲戚。亲戚也是要认人的。并不是只要沾亲,就愿意帮忙的。
石京晶先目测了一下围过来的推销员,筛选出几个面相比较老实一点的,然后就询问其买点在什么地方。那是,选男朋友要选帅的;选推销员就得选老实的、丑的。
“你的店在什么地方?”“不远,就在二楼。几步就到了。”“你的店呢?”“我的店更近,就前面不远。”“你呢?”简单的问答之后,口齿清楚伶俐的,又被排除掉了。找了个相对笨拙的。跟着那个人走。那个人的店也在二楼。其实二楼或者四楼都差不多,最远和最近差别并不大。
到地方了,就像谈判一样,围坐在圆桌的旁边。推销员问石京晶的价位。石京晶说五千。然后这个推销员就开始在纸上盘算。不一会儿,拿过单子给石京晶看。推荐的CPU是散装Intel酷睿i5_00,1080元;散热器是超频三系列、红海迷你静音版,59元;主板是技嘉的H61M-D2P-B3,699元;显卡是迪兰恒进1G显存的,要1199元;内存是金士顿2GB的窄版内存条,260元;硬盘是希捷7200转的,1TB容量,370元;显示器是AOC41V,999元;光驱是先锋DVR刻录机,170元;机箱是酷冷至尊毁灭战士牌的,要199元;电源是ANTEC_VP450P,339元;鼠标键盘是罗技G1游戏键鼠套装,179元。全部合计5553元。
行不行呢?石京晶当然知道不行,只是不知道哪里不行。于是,石京晶声称要考虑一下,就到了另外一家店。在另外一家店里,又得到了另外一张配置单。
如此这般,石京晶每到一家店,就新得一张配置单。然后就把前面得到的配置单拿出来,让人点评。但是,电脑城的推销员似乎有什么不成文的规定似的,都只说自己的配置单好。对于别人给出的配置单,全都笑而不语。
一连走了几家之后,文清问:“京晶,你是不是挑花了眼,不知道怎样才好了?”石京晶道:“是啊。这些配件一天一个样,不是搞这行的,根本就无法知道。电脑这玩意儿,听说关键在于匹配。如果一大堆同一档次的东西里面,突然冒出个高级货出来,那就糟了。但是呢,这又是那些推销员挣钱的好方法。因而也是不好防备的。”文清问:“你没有看出里面混了什么高级货吗?”石京晶答道:“没有。如果有熟人就好了。”文清说:“你色诱一下,不就有熟人了么?”“嗯嗯,好办法哎,”走了两步,石京晶又道,“哦,我想起来了,还有比色诱更好的办法。我们不是要招工么。我就不信这儿推销员的薪水有多高。”
又走到一家买点。石、文二人找了张空桌子坐下,居然没有人理会。石京晶叫道:“喂,推销员的、哪里开路的去了?”“对不起,让二位久等了。”随着话声,倒是来了一人,不过却是个女人。石京晶说:“不好意思。换个帅哥行不行?”那个女人望了一眼,笑道:“那,二位只能稍等片刻了。”文清道:“没关系,等就等。”
大约五、六分钟之后,来了个男推销员。“不好意思。小店人手不够,二位久等了。”石京晶道:“名片。”推销员愣了一下。通常,客户咨询之后,表示要考虑一下的时候,推销员才会主动递出名片。还没有像现在这样,一上来就要名片的。
递了名片,说了请多关照。见石、文二人都在看名片,推销员也就没有说话。名片上写的是张海文,客户经理。当然,还有公司名称及公司电话,个人手机等等。
……
张海文,外地人。是哪个地方的人就不需要说了,反正起点是需要回避具体的地名的。张海文来自农村,就在本地上的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之后,不想重返农村,就留在了城里。早在实习的时候,联系到一家大公司做网络管理员。刚毕业的时候就去了,工资定的是两千元。据说还会涨。但工作一年之后,并没有涨。再一打听,才知道大公司排资论辈现象异常严重。想要混出个名堂,靠的并不是水平和努力,而是靠工龄。于是,张海文就辞职了。
那个时候,似乎有好几家与那家大公司有来往的客户单位都很欣赏张海文的才干。但等到张海文真正辞职之后,却又不约而同地拒绝了张海文。最初,张海文以为是个别原因。过了很久才想明白,自己应该是被封杀了。那些公司需要与原来张海文就职的那家大公司保持关系,因而就不能录用辞职的张海文。如果录用了,就变成挖人了。
那个时候,张海文的钱快要用光了。就临时应聘到一家食店当服务员。服务员工资很低。每月只有八百元,只不过多了一条:包吃住。食店包吃,肯定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包住,就有点走样了。实际上住的地方就在店内。也就是在打烊之后,支上一张行军床。说是包住,其实连值夜的工钱也省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