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空指部(2/2)
见军方对他的建议不买账,顾苏决定来一个旁敲侧击。于是对前来进行采购的总后的领导问道:“现在军方缺直升机吗?”
国内或许会拿着五九的坦克洪流凑合用,拿着一堆歼7、歼6、歼8当做空中长城,可以不会理会红警基地可以生产的各种先进坦克与飞机。但是国内对于直升机那是真缺。
这个是无法用其他的东西进行掩盖的事实。于是听了顾苏的话,前来采购的总后领导,耳朵立刻竖了起来,也不在装作对于先进装备不屑一顾,两眼里充满了渴望。
国内的军用直升机不只是现在缺,在顾苏来的那个时代依然有巨大的缺口。细数天朝的军用直升机发展就知道国内对于直升机方面的短板。
现在国内普遍装备的是直-5,这是是中国冰城飞机制造公司在前苏联米-4直升机基础上发展的中国的第一种直升机。1958年1月开始仿制1963年定型并转入批生产。
可用于空降、运输、救护、水面救生、地质勘探、护林防火和边境巡逻等。可以昼夜复杂条件下飞行。可运11名全副武装伞兵(超载可运15名)。可载1200千克轻小型装备或货物(超载1550千克)。救护进可运8名担架伤员和1名医护人员。可外部吊运1350千克货物,可保证在1500米高原上正常起飞,1980年停产,共生产了545架。后来在这基础上又研制了直-6,结果1977年设计定型之后共生产了15架未能正式投产。
20世纪70年代初从法国进口了13架sa-321ja通用运输型直升机。昌河飞机制造厂从1976年起开始研究如何仿造“超级大黄蜂”。于1985年12月11日首次试飞并被命名为直-8。然而由于诸多技术问题自从首次试飞后的15年间只生产了不到20架,现在更是指望不上了。
直-9直升机是冰城飞机制造公司引进法国专利研制生产的轻型多用途直升机。可用于人员运输、近海支援、海上救护、空中摄影、海上巡逻、预警观测、护林防火并可作为舰载机使用也可改装成反坦克型、海上搜索型与救护型、反潜型、侦察校炮型及通讯型。到未来有直-9、直-9a、直-9g型直升机。1980年正式引进专利生产82年完成首架飞机的装配。90年年底50架直-9按协议全部生产完毕。
天朝于上世纪70年代与米-6一起引进了米-8直升机,但由于与苏联的关系紧张,是从中东引进的,数量很少。这是现在国内拥有的所有“大规模”装备的直升机了。
而黑鹰现在正在美国考察,要84年才与美国西科斯基公司签订购买24架s-70民用黑鹰直升机的合同,1985年12月交付完毕,国内苦直升机久已。
而黑鹰这个项目的最早立项起因是驻守在喜马拉雅山麓另一端的天朝与印边防哨卡一直存在给养人员兵力调动问题,由于大雪封路,战士生病无法得到及时治疗,经常发生死亡事件,而且经常受到印度边防军的挑衅,边境陆军急需能够飞越喜马拉雅山脉的运输直升机。
国内为此才花费巨额外汇去进口黑鹰直升机。要知道黑鹰每架售价700万美元(较新型的uh-60l目前报价为860万美元,mh-60g则为1020万美元),对于刚刚开始改革开放的中国来说,相当于人民币近5000万一架的黑鹰是很奢侈的,如果红警基地可以提供的话,那么这些宝贵的外汇就可以留下来。
这个时候顾苏图穷匕见了,顾苏告诉总后的领导,只要空指部建立之后,顾苏就可以大规模的制造直升机,各种型号都有。国内苦直升机久已的领导们的心是脱缰的野马,再也拢不住了。
对于建造空指部之后会增加有武装嫌疑的红警人类,顾苏表示完全不用担心,空指部建立之后,可以交给军方和红警基地共同管理。顾苏还很贴心的对总后的领导说,如果直升机的飞行员不够用,顾苏还可以将空指部变成直升机飞行学校,顾苏可以招募红警飞行员充当教官,全部在军方的眼皮底下不用太担心。听了顾苏的话,总后的领导终究抵不住诱惑,准备回去打报告,支持顾苏建立空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