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可回收火箭(三)(1/2)
限制冲压发动机推力继续提升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材料,一个是燃烧。
陶瓷娃娃的冲压发动机一共使用了三十四个叶片,这些叶片组成了内扩压器,它的作用是将吹入气体的动能转化为静压能,也起到一定整流的作用,气流减速增压,在10马赫时,它的出气速度能达到900米每秒,并且随着气体动能的增大而继续上升。
当时加工这些叶片已经用了很大的功夫,陶明对于这些转子的强度还是很有信心的,毕竟是原子技术,可以说即使再提高百倍的转速,它也不会被破坏掉,但是这套系统的工作效率已经差不多到极限了,限制它的就是燃烧问题,再快的速度发动机就会熄火,燃料还没有来得及扩散,就已经被吹出去了....
而且陶瓷娃娃使用也不是理想的冲压发动机,在理论中它是不需要扩压器这个部件的,只是由进气道、燃烧室、喷口三个结构独特的管子组成的,就是以高超音速吸气后经过燃烧后马上高超音速喷出,也就不需要叶片了,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发动机内滞留的静压静温不会威胁它的正常运作,但是它的技术难点也出现了,在高超音速中添加燃料并点火无异于在龙卷风中点燃一根火柴!
陶明考虑了一会,咬了咬牙说到:“这一套方案的关键就是冲压发动机的技术突破,不能再使用以前那种设计了,要研究出直喷的超燃冲压发动机,这样吧,我回去再研究一下相应的材料,然后燃料和结构设计的问题就交给贾院士吧,麻烦您看看能不能请长征五号总设计师梁友海院士带着他的团队来一趟,也帮我们研究一下,毕竟人家是专业搞这个的.......”
由于突然出现的这一套方案,会议进行了两天,初步确定的方案是在贾婷婷设计的基础上改进过的,所有的细节都加班加点的论证完了,只有这个冲压发动机的问题需要陶明和贾严亭去解决了。
所以会议结束后陶明有些抓耳挠腮了,火箭主体的氢氧发动机最关键的是液氢泵和液氧泵,在陶明提供的优秀原子材料的基础上,基地原先的设计组就独立完成了,而且试验过好多次,最大推力能到五百吨。
可是现在要使用直喷的超燃冲压发动机,所有人都是两眼一抹黑。
陶明不是专业搞发动机的,上次陶瓷娃娃的成功,是因为它的材料很优秀,整体的设计方案还是原先那一套,那一套方案是请全国的发动机专家组成研究小组后确定的,那些专家在确定最终方案后就解散了,毕竟人家还有更重要的课题,如果后期再有问题就需要自己解决。
陶明再次有了巨大的危机感,他体会到了个人力量的渺小,术业有专攻,哪怕你是重生者也不可能什么都会。
终于在半个月后的8月21号上午,焦急的陶明看到了希望,他期待的梁友海团队已经到了新疆,正坐着磁悬浮列车来基地,欣喜的陶明和贾严亭等人在指挥中心前的广场上等待着他们。
梁友海第一个下了车,和陶明他们几个握手后惊讶的说道:“哎呀,老贾、老蒋,没想到你们集团能在这个沙漠里发展的这么好!老李你带出来一个好徒弟啊,这基地建的,真是大气!”
贾严亭没有和他客气,骄傲的说道:“这都是小陶的功劳,你看看这个磁悬浮和这个3d打印的指挥中心,怎么样,羡慕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