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公孙康 > 第六章 普及教育

第六章 普及教育(1/2)

目录
好书推荐: 白话荣生 三国小地主 骑砍之马踏天下 游戏在幻想世界 变身之日向月笙 网游之机械王者 海贼王之终极王者 驱魔道士在日本东京 盘龙之无限进化 银河边梦

第四个要讨论的议题是普及教育的问题。

公孙康首先发言,他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这里,我要代表辽东官府、辽东百姓向一直在辽东默默教书育人的老先生们表示感谢。”

他站起来,整整衣冠,郑重的向邴原、管宁、蔡邕等人坐的席位拜了一拜。

几个老先生连忙起身,弓腰还礼说:“不敢当,实在是愧不敢当。”。虽然他们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但心里都是在窃喜的。能够被别人所尊重,换谁都是高兴的。何况是辽东官府、辽东百姓的尊重。

大家都落座后,公孙康继续说:“八年前,我就想在辽东进行普及教育。但受限于师资的不足,一直没有实行。现在,我觉得条件已经成熟了。”

这8年来,邴原、管宁、蔡邕等人带出了几百名学生。这些学生大多数是寒门,他们又去当教师,带出了几千名学生。这是辽东师资的一个来源。

许多从中原各州逃难来到辽东的认识中,有数万名认识字、读过书的人,虽然他们并不是都可以被称为士子。但教授顽童识字还是没有问题的。这个时代,做私塾教师要比别的行业体面,受人尊敬。所以这也是辽东师资的一大来源。

第三个来源就是军校了。这些年,遍布辽东的几十所少年军校,源源不断的培养出十几万名认识字的年轻人。这些人并不能都参加军队的,体力不合格,军事技能不过关的,都被淘汰下来,进入社会中,这些人也可以作为师资的一大来源。

总之,只要公开招聘,只要求能教授千字以内的文字这个简单条件,可以招聘到数万名教师。

戏志才详细的对大家讲解了普及教育的基本方法:

由官府出钱补贴,在每一个村,建立公塾。实行二年制义务教育。每个公塾要求一名教师,学生则要求50名左右。低于30名学生的,则附近几个村合并进行教育。每个公塾的学生人数,控制在40-60人之间。多于60人的大村,则增加教师的数量。

只要求教授:千字以内的文字和基础的数学。

学生的年龄,要求在7岁至15岁之间,符合年龄要求的,都可以报名学习。

每七天只上五天课,休息二天;每天只上半天课,不会耽误他们帮家里做工务农的。

戏志才强调:报名不收任何学费,而且官府免费提供一套笔墨纸砚。但是也不强迫百姓们送孩子上学,报名纯属自愿。

至于二年义务教育完成后,孩子们还想继续学习的,就要去各种私塾深造了。

更深层次的教育,还需要等待辽东经济、文化事业更进一步发展,才可能普及。

在数学方面,公孙康已经写出了一个课本,是后世小学五年级的课本程度。

数学方面他发明了0,1,2,3,4,5,6,7,8,9这十个数字,公孙康没有说这是什么阿拉伯数字。他说的是公孙数字。这10个数字中,数字0是划时代的发明,震撼了很多当代的数学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猎日传奇之刺魂 谍战:红鸾归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