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处于三角恋中的我想更进一步却怕崩掉(1/2)
越洞彻自己的内心,越直视自己的内心,越明悟自己的内心,才会发现自己的内心无比的重要。
那么到底重要在哪里?
滚滚红尘中,世俗中的钱权名利等欲望成为了高楼大厦,尘世中的爱恨情仇变为了污浊的自然环境。
人的心在名为钱权名利的高楼大厦里生存,人的心在被名为爱恨情仇的污浊环境所污染。
法律、道德、教育、教化为一层又一层的枷锁,如同紧箍咒一样将内心牢牢锁住,在将其改变。
内心本来是一个顽劣的灵猴,生活在密闭的顽石之中。
当灵猴从顽石中蹦出来,在玩闹中见识到了外界的残酷,影响总是不知不觉在改变,从拜师到闹天庭再到如来镇压,拜师出五指山西游历劫,最后成佛。
西游的故事赵晨还记得,但是在这5个月的入道后,以他修道者的眼光却看到了不一样的故事。
滚滚浊世化为了整个西游的世界,灵猴便是人的内心,‘法律’代表了天庭,‘道德’代表了如来,‘教育’代表了菩提,‘教化’代表了唐僧。
灵猴拜师菩提学了一身本领,有了属于自己的知识,但是野性始终没有断绝,并且磨合成了野心。
野心的滋长让灵猴已经有了挑战‘法律’的实力,在闯下滔天大祸之后,‘道德’化为了如来镇压了灵猴。
在长久时间与铜汁、铁汁带来的苦涩,嘴上说着知错了,但是本质依旧不明白自己究竟错在哪里。
‘钱权名利,爱恨情仇’化为了庞大的西游世界,世俗的世界颠颠倒倒分不清善恶好坏,结果发现世界是错的。
‘法律’代表了天庭的权威,却发现即使是‘法律’也是可以利用的,天庭的‘官’做不到让饲养的‘商’去做。利用法律不也是错的吗?
‘道德’化为了如来,既然本身如实而来,却无法让整个世界如实而来,对于整个世界错乱的道德无能为力,结果能做到的仅仅是镇压内心。道德无法批判世界,能批判的只有自己的内心,这也是错的。
‘教育’化为了老师,给内心增长了知识,让内心有了强大的力量,然而‘老师’的任务就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大道理、小道理各个不缺,却对于学生的人生指导那并不是老师要做的,灵台方寸之地不就是自己的内心的学校吗?教育给了内心知识却没给内心该走的道路。大道理学生在学校都学过,但是学生毕业后真正遵循这些道理的有几个?。仔细一想依旧是错误。
‘教化’化为了唐僧,胆小、懦弱、但心善,唐僧的出现就是为了化解灵猴内心的野性,在其循循善诱下经历西游劫难成了佛。
那么身为内心的灵猴这一系列的经历到底是什么感受?
大概不是什么好的感受,错误的世界,错误的法律,错误的学校,即使是教化依旧是错误的。
过去的猴子如果知道他未来会经历这么多无法认同却认同了的事情会是何等心态?
赵晨不止一次认为当初的自己是何等的正确,进入了《圣哥传》的世界,接受了两位圣人教导。两位圣人既教育了他的修行的知识,也教化了他的心性。
让他没有走上灵猴的道路,即使被称为错也不知道错在哪里,或许会在错路上越走越远。
......
一切都是渐渐了解了内心,渐渐洞彻了自己的内心,渐渐的明白了自己的内心,渐渐的化开了内心的野性。也正因为发现了自己的内心,才明白违背自己‘内心’的感觉到底是什么样的感受。
日渐纯净的内心,让他连说谎都很难做到........
所以渐渐用微笑,用幽默,用笑话,用转头,将无法言说的东西涵盖过去,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别人。
桐人也只能干瞪眼看着耍无赖的赵晨,压着内心的疑问,继续说道:
“所以,你打算让我去给一个小公会当顾问吗?这个公会有什么特点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