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献计(1/2)
》*酷匠9网/x唯一x~正!a版,}f其他都是{盗版。
杨涟虽然是一个正直的人,却并非没有心眼,他知道奏疏上后肯定会落入魏忠贤之手,为了应对不利局面,他想出了两个办法。
在杨涟写完这封奏疏后,他并没有遵守程序,把它送到内阁,而是随身携带,等待着第二天的到来。
因为在这一天,皇上将上朝议事,那时,杨涟将拿出这封奏疏,亲口揭露魏忠贤的罪恶。
在清晨的薄雾中,杨涟怀揣着奏疏,前去上朝,此时除极个别人外,无人知道他的计划,和他即将要做的事。
然而当他来到大殿前的时候,却得到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消息:皇帝下令,今天不免朝。
紧绷的神经顿时松弛了下来,杨涟明白,这场生死决战又延迟了一天。只能明天再来了。
但就在他准备打道回府之际,却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于是他改变了主意。
杨涟走到了会极门,按照惯例,将这封奏疏交给了负责递文书的官员。在交出文书的那一刻,杨涟已然确定,不久之后,这份奏疏就会放在魏忠贤的文案上。之所以做此选择,是因为他别无选择。
杨涟是一个做事认真谨慎的人,他知道,虽然此事知情者很少,但难保不出个把叛徒,万一事情曝光,以魏忠贤的品行,派个把东厂特务把自己黑掉,也不是不可能的。
不能再等了,不管魏忠贤何时看到,会不会在上面吐唾沫,都不能再等了。
第一个办法失败了,杨涟没能绕开魏忠贤,直接上书。
事实上,这封奏疏确实落到了魏忠贤的手中。
第一个办法失败了,杨涟没能绕开魏忠贤,直接上书。事实上,这封奏疏确实落到了魏忠贤的手中。
魏忠贤知道这封奏疏是告他的,但不知是怎么告的,因为他不识字。所以,他找人读给他听。但当这位无恶不作,肆无忌惮的大太监听到一半时,便打断了朗读,不是歇斯底里的愤怒,而是面无人色的恐惧。
极度的恐慌彻底搅乱了魏忠贤的神经,他的脑海中只剩下一个念头:绝对不能让这封奏疏传到皇帝的手中!
然而杨涟充分发挥了东林党的优良传统,不坐地等待上级批复,就以讲学传道为主要途径,把魏忠贤的恶劣事迹广泛传播,并在短短几天之内,达到了妇孺皆知的效果。
于是大明朝除了皇帝不知道,所有人都知道了奏疏。
比如当时国子监里的几百号人,看到这封奏疏后,欢呼雀跃,连书都不读了,每天就抄这份二十四大罪,抄到手软,并广泛散发。
吃过魏忠贤苦头的人民大众自不用说,大家一拥而上,反复传抄,当众朗诵,成为最流行的手抄本。
不仅如此,抚宁侯朱囯弼,太常卿胡世赏,也告了魏忠贤一状,说他目无君上,贪赃枉法,私行朱批,阴谋篡国,要皇帝把他驱逐出京!
对此魏忠贤自然是坐不住了,立即在东厂行苑招集锦衣卫议事,许显纯和易少川也在其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