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好处多多(2/2)
这让两个当官的都很为难,这条路不是不能修,而是修好就要让高速那边的利益受损,那边人口众多,工业区也在那边,如果这边修了路,车都从这边走了而不去绕那一大圈,那边已经发展起来的局面可能就要被迫中断了。
乔林原本不知道这个,跟村里多聊了一些修路的事情,他才知道还有这么个选择。
“这条路我们自己修吧,到时候给我们政策就行,不能因为我们村住了仨老头儿,就损害人家几十万人口的利益,我们自己修路,按照我们的标准修,不影响别人的发展就是了。”乔林主动揽过这个担子。
市委书记高兴了,看来是要留下了,那就好。
“我回去就让相关单位来找乔总沟通,这条路一定用最快的时间修好。”一把手表态。
乔林摆摆手:“那不着急,一步一步来。”
秦老奇道:“又咋啦?”
“没钱哪。”乔林双手一摊,“就算修补一下,那也要几千万投进去,这就是打水漂的事情,而且还要跟别的两个村沟通,我们庄稼汉哪来那么多钱一次性投进去?”
装吧,你装吧。
几十亿的身价,修公路还不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大家都很无语,但又不能强迫人家掏钱修路。
路不好走,那你们别来啊。
市长斟酌了一下才说:“按照村村通公路的标准修起来,加上政策补贴,倒用不了那么多,我听说你们要修环山旅游公路,可以合起来一起修,政府也会尽量帮助,这是发展的好事情,没有理由阻碍。”
跟来的几个区领导都要骂人了,市里一句话,财政就要区里出,就算拿几十万,那也是区里的钱,哪来钱给他们修路!
能拖就拖吧,反正那么大两个领导,总不能天天跑区里闹啊。
乌云省长看了看市区两级的领导,对这些人的心思把握的一清二楚,冷冷把筷子拍在桌子上,淡淡道:“这件事让省建筑公司跟这个镇联系吧,这笔钱,省里想办法支援。”
等的就是这句话。
乔林立马端起酒杯:“感谢省长,不过,该掏的钱我们掏,那些不必要的能帮我们省了就行。我咨询过,这条路要是按照村村通公路的标准,修补一下完全可以用,有七百万完全够用。另外,路修好之后,如果能在两边的路口卡一下政策,那就最好了,将来公路两边的农田,林荫道,那可都是旅游点,我们打算把这条路搞成外来车辆不能进入的公路,重点发展骑行旅游。”
杨书记笑吟吟地道:“我看乔总至少能当个区长,发展的大局观很正啊。”
乌云省长笑笑说:“既然这样,那我们不是要搞一个全省十大乡村建设嘛,卧牛村可以做第一个,适当提高一下标准,这也有利于良性竞争嘛。”
这样一来,不知多少人要骂卧牛村了。
不过,乔林可管不了这么多,大青山市能有一个卧牛村进入十大乡村名单那就很不错了,本市没有跟卧牛村抢这个名额的,那就先把自己手里的先抓住。
副省长笑道:“说起来这件事我还是牵头的,以后关于村里的建设事宜,乔总可以直接找我,能关照的我肯定关照,不过,我可没钱啊,关于钱的事情,找我一概没用。”
市里区里的领导陪着笑,反正卧牛村以后有两个大神坐镇,他们也不敢伸手进来“管”太多,省里既然要,那给他们好了。
甩掉这么一个麻烦,区里还更能轻装往前走呢,要不然,有什么好处,你是给卧牛村还是不给?
给,别的地方有意见,有些事情都说说好了的。
要是不给,这两尊大神有意见怎么办?
现在好了,省里要建设“全省十大文明乡村”,有点建设省直管村的意思,那就让他们接手吧。
但这件事市里可绝不会松手,有这么一个乡村,市里用这块招牌就能弄到多少政策啊,区里的那些领导不懂这些,或者说只看到麻烦,没看到利益,市里可看得清楚着呢。
贝老看看省里的这些大官,又看看乔林,有一个计划他没说。
大青山这里很适合建立一个天文观测站,空气好,能见度高,最重要的是,某些特定的天文现象,在这里能找到最佳观测点,更重要的是大青山地区建设一个“天文观测站”,对掌握北方军事动态的意义极其巨大。
这件事,回头先找中央谈过再说吧,现在不能再给乔林添事情了,最近他出的风头太多,难免要遭人嫉妒,这个天文观测站要是审批下来,有的是不愿意让卧牛村沾光的人。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