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天锁道 > 第12章 旅途

第12章 旅途(1/2)

目录
好书推荐: 唯神永生 小狐不做妖 重生迷醉香江 穿越者使命 隐身保镖 我要变强 我舰少女 从玄幻登录到都市 赠你半生温情 变身邪恶女神

墨尘空来到南方福建省历史名城榕城,自古文人墨客访期间,秋日天高云淡,日照充足,湿度减小,温度适宜,北方的秋已深秋,秋的萧瑟冷清,榕城却秋高气爽惠风和畅。

榕城近现代名人辈出,宋代以来文化教育兴盛,是产生进士(4100多人)、状元(31人)和“两院”院士(67人)最多的城市之一。宋、明、清3个朝代,榕城籍进士就达3632人,其中状元7人,位居全国各州府的前列。南宋学者吕祖谦的一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福州文化教育的昌盛:“路逢十客九青衿,半是同胞旧弟兄,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

墨尘空走出机场,打车来到市区,一路所见现代高楼不多,倒使城市显得平易近人,不似走在京都市的街头那般让人感到压抑。街道甚为干净,两旁树木看来有些年头,郁郁葱葱地让人觉得亲切。马路修得笔直,人行道流行彩砖,道旁树修得整齐如刀切,楼面前大多是流行的玻璃幕墙但还有些是贴磁砖的,再加上些霓虹灯、彩色的招贴,大小门店前播放着些震耳欲聋的流行音乐,华国的城市大多都有趋同性,但一条条水质清澈的小河缓缓流动,穿插于城市之中纵横交错,似衣衫之锦绣,还了几分江南水乡趣味。

墨墨尘空坐上旅游大巴,一路向西北驶去,路遇一山名曰鼓山,鼓山之名,源于其声。听路人谈到,鼓山每当风雨之时,此山作鼓声鸣,故名鼓山。远望鼓山,并无特别之处,只见得一座山,上面盖着层层的绿。但当车绕盘山公路而上,穿行于山间林木时,才会领略到这山里的乐趣。

公路通往山顶,墨尘空看着蜿蜒曲折的道路不知道还要绕多少个弯。遮天蔽日的古树形成一条幽深的通道,在某个转弯处消失,在转过弯后又重新开始。除了路上,山里是充满未知的,鸟语不绝于耳,山鸡在路上觅食,见车驶来而从容避让,并无太多惊恐之意。秋日的福州温度适宜,山间的路上却十分清凉,墨尘空不禁打开车窗,尽情享受这自然的空气。

车到山顶,墨尘空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山上有江南名刹涌泉寺。通往寺院之石径,平整而清凉,其上辍撒些黄叶或落红,直叫人大发幽古之情。游人并不多,所以幽径更显空灵。有女孩脱下鞋拎在手上,拾级而行,自是别有一番风味。

寺庙外各种佛教用品,摆设在古道边,人们纷纷围了上去,挑着手镯,项链,开过光的佛珠……墨尘空看着古刹林立,寺门隐在山中古意盎然的寺庙。心中道了句好,山间藏古寺本该如此,真是恰到好处。

听青春洋溢的女导游介绍道“寺院之山门是值得玩味一番的。传说有一代长老法号净空,故在山门上作对联:净地何须扫,空门不用关。佛家之语,发人深思,真是超凡脱俗的妙对。”

一行人跟随着导游,浏览着寺庙。

寺院也是传统的样式,有这殿那殿的,但据说这寺有三件宝贝:一是康熙大帝亲题的涌泉寺招牌;二是寺前一对千佛陶塔;三是寺后一件乌木制成的香案。为何是宝呢?因康熙帝是不轻易题字的,不似乾隆那样四处留墨,因此题一件就是宝了;而此一对陶塔呢,虽然不高,但是每一层都有一些小门洞,每一门洞里均端坐佛像一尊,共有千尊,故名千佛塔,且为陶制,此塔为绝世仅存,自然是宝了;至于这乌木香案,则有些年头了,用硬可比铁的乌木制成,放到水里不象一般的木头浮于水上,而是沉于水下,足以令人称奇,当然也就是宝了。寺内还藏有大量血经,乃是古代僧人为了表明对佛的追随,用自己的鲜血写就的令人钦佩不已。而且写之前,须斋戒三年,连盐都不得进食。年代久远,这些经文都变成了暗红色,让人记忆深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 西游:从金兜山开始修炼 共生面板,我在修仙界种田长生 让你当德鲁伊,你加入魔门? 从摸鱼刷广告开始修仙 洪荒:捡到东皇钟,重铸妖天庭! 文化入侵修仙界,仙子直播卷三界 修仙从卖身开始 姑娘修仙吗?蕴灵了解一下! 从迎娶织女开始修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