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庙里主仆(2/2)
做完这一切,皇长子方才被乱刀分尸,所有人被拉至洛阳城郊乱坟岗上,暴尸荒野。
如此恶行,天理难容。死后,皇长子阴魂飘荡,不肯往生,恰逢一道人经过,将其灵魂收集,以道家妙术将魂魄注入临潼一位董姓富商人家的幼子身上。那幼子本因难产不幸夭折,有了魂魄方才得以转醒。
如此一来,皇长子便借这幼子之身重生,取名董笙。十六年记忆未消,每天都要受这噩梦之困,也正是如此,董笙的复仇之念也与日俱深。那道人借收徒为名,暗中传以修行妙法,又担心其身体,于是命小徒弟泰来贴身保护。而这一切,只有他们师徒三人知晓,也只有在私下里泰来才会喊董笙师兄,平时均是以少爷相称。
十六年长大成人,董笙对父母言明要入洛阳京都考取太学院,日后也能求个一官半职光耀门楣。其父董忠对此子有如此之心甚慰,于是答应下来,让泰来贴身服侍,本来其母亲担心,执意要让几名家丁跟着,都被董笙拒绝。
因为,董笙此行入京都,名为考取太学院,实则要将十六年前那些参与谋逆,以致自己亲人奴仆一百八十余口尽遭屠戮的乱臣贼子一一查明,诛之以慰三十万将士和府上一百八十余口的在天之灵。
这是一条不能回头,艰险异常的复仇之路董笙每天睡半夜都要静思半夜,由于他长期思考,在神念的修为上极为宁静而强悍,每当思绪不宁之时,额上也都会有一朵莲花若隐若现。那莲花是其师父为了稳固其神魂而设下的太乙莲华法印,因为,平常人有三魂七魄,而董笙只有三魂六魄,这也是其师将泰来留在他身边保护董笙的真正原因。
晨鸟脆鸣,不觉间天已放亮,董笙笑着拍了拍泰来的小脑袋,“起来,起来,做功课了!”
泰来不情愿的嘟起小嘴,“师兄,你让我多睡一会儿!”
董笙怜惜的替小师弟整理衣冠,说道:“那可不行,师父说过,修行要持之以恒,一日不可荒废。”
泰来揉了揉眼睛,“可师父不在呀!”
董笙笑着摇了摇头,“师父不在,师兄可还在,如果你偷懒,等日后见了师父,休怪我将此事告诉师父。”
泰来无奈,只好站了起来,幽怨的望着董笙,大为不满。董笙心中微叹,这连日来露宿山野,小师弟天纵奇才,却终究是个孩子,身体有些乏累也是在所难免。然而,所谓业精于勤荒于嬉,修行即是修行,不可中断。
想到这里,董笙缓缓起身,步行走出土地庙,望一眼晨光明媚,长舒一口气,向不远处的一颗郁郁葱葱的树木望了过去。
这一眼,那枝叶繁茂的树木便突然震颤起来,无数绿叶挣脱枝干的束缚,自树上落了下来。在修行盛行的大晋王朝,有剑师,有术师,有武修,而这个看似不懂修行的纨绔公子却修的是神念。
神念,在修行中并没有绝对的定义,却是修行者中最为恐怖的存在。如果一个人的神念足够强大,足以让一名同境界的大剑师连拔剑的机会都没有。
在知息,明心,坐望,无为,虚灵,观无常,运元神,七大境界中,董笙自己都不知道处于什么境界,原因很简单,他没有与人交过手,在外人眼中,他根本不懂修行。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