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北境(1/2)
“《乾州律令》?”
呼延濂面色有些难看,大梁的律令就有足足一排书架那么多,自己哪里还有闲心去看各州的律令。
尉迟宏理解的一笑,点头道:“没错,呼延大人可能不明白,《乾州保密条例》有过规定,凡涉及军队的活动,必须由郡及郡以上军事主官加印签字,像取阅阜新军团这样的大型边防军资料的行为,恐怕必须要镇乾王的旨意才行。”
“阳郡郡守不行吗?”呼延濂嘴角扯了扯,这种官话让他听的很不适应。
“恐怕不行,”尉迟宏根本就没有给呼延濂思考的余地:“不瞒大人,本官也是阳郡尉迟家的人。现任阳郡太守正是家兄尉迟德,以我对家兄的了解,政事上他可能会毫无顾忌的放手让底下的人去做,可是涉及军队,恐怕是一丝都不肯松手。阜新军团作为阳郡的主要作战部队,大人想要从家兄手中得到相关的资料,我只能说,难!”
看着呼延濂紧皱的眉头,尉迟宏还是笑呵呵的建议道:“当然了,令尊是北境都督,总理北三州军务,些许小事只要他老人家开口,就都不是问题了。”
“哼!”
呼延濂冷哼一声,尽管他在帝国皇家书院之中主修的是律法与侦探,关于官场之上的政治碾轧所知寥寥,但毕竟是官宦世家,一些浅层次的东西还是看得懂的。
尉迟宏明着是在给他提建议,可实际上却是在做一个套,想要让他跌入陷阱之中。
大梁神武皇帝萧綦封狂牛将军呼延庭为北境都督,原因何在?
稍微明白北方局势的人便能看懂,当初大梁军威强盛,关中子弟悍勇当先,仅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便破了三国联军,打出了关中。
一场拉锯了三个月,投入了上百万兵力的平阳(现兑州青郡平阳城)之战,更是将北方诸国震慑的战战栗栗,而当征西大将军宇文硕用数十万颗战俘的人头血祭军旗之后,北方的几大权贵世家直接在梁军还没到北地之前便举国相投。
也因此,造成了北方世家势力保存近乎完整,派系更是根深蒂固。
以乾州为例,镇乾王轩辕风所在的轩辕世家本就是巫国的顶尖世家,巫国灭亡之后,大梁在巫国旧址上重建了乾州,轩辕家自然便入主了乾州,而乾州其余八郡的世家,也或多或少与轩辕家有所牵连,比如乾州南部的枢郡长孙家的家主长孙昊英就是现任的乾州相,其妹长孙蝶梦更是嫁给镇乾王轩辕风为妃,诞下了世子轩辕策。乾州西北部的阳郡尉迟家,更是轩辕家的头号拥护者,尉迟德手掌边防守护之责,兼任阳郡太守与镇北将军,麾下统辖了包括阜新军团在内的整整三个边防军团,实力强横。
这种畸形的诸侯势力,让中央朝廷极度的不满,尤其是让大梁神武皇帝萧綦不满。
然而,天下初定,民心思安,关中的百战雄狮,大梁虎军在与南方公氏帝国的争斗中早已疲惫不堪,几乎无力征讨北方。
再加上大漠的蛮族趁势入侵,萧綦无奈之下便令北境世家们自行抵御,朝廷也不过象征性的提供了些许军资粮饷。
不成想,仅靠着北方世家的力量,北境竟然将入侵的蛮族痛揍了一顿,更是远逐大漠上千里。
这下萧綦可不淡定了,北境的战争潜力实在是太大了,若是不能够瓦解这股力量,萧綦就是睡觉都不安稳。
可是已经初露爪牙的北境势力又怎么可能这么轻易便向中央妥协,几次政治斗争中,由于北三州抱团取暖,相互支援,竟是让萧綦无处下手。
这一切,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北方三王的影响力太过庞大,导致了北方人极度排外,关中的官员在北境几乎是举步维艰,根本毫无作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