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大梁(1/2)
“听着梁太祖萧衍的遗言,诸位皇子俱都垂泪发誓,宁死也要护好天石。”
“萧衍这才溘然而逝。不料其后二十年间,不知是天意弄人,亦或是天石之说只不过是萧衍自欺欺人的妄想,大梁竟是日渐式微。”
“十位皇子之中,两人早夭,四人战死沙场,剩下的一人残废,一人失踪,仅存两条血脉。”
“如此又过了十年,关中爆发前所未有的地动,洪水滔天,死伤无数,如此又绝一脉。”
“而仅剩的独苗却是性格懦弱,早已不复当年萧衍的风光,被权臣欺凌哄骗,若不是萧衍余威犹在,恐怕早已是亡国绝嗣了。”
讲到此处,场中已经是一片唏嘘了,每个人都听的津津有味,既然官兵没有阻止,而且此处又是天香楼,那想必就没什么问题了。
老说书人清了清嗓子,手中惊木一拍,继续说道:
“这种情况足足持续了四百年,大梁毫无起色,几乎可以用‘苟延残喘’来形容了。”
“权臣把持朝政,几大世家掌握着王上的废立,各处乡绅养有私兵,公然对抗宫廷。”
“外敌压迫逾急,国内更是暴匪横行,到得最后竟不得不与土匪议和,来保住王国。”
“不知情之人多有误解,以为大梁已经衰落如斯,官军虽多般辩解,亦有心除贼卫国,奈何有心无力,可怜可叹。”
“至今想起,那实在是大梁萧氏一脉最悲苦的一段日子。”
听着说书人的话,呼延濂眼中有着莫名的神光闪动。
他不明白那个藏在暗中的人为什么要指使说书人说这些,但是从他在些许史料和典籍的只言片语之中得到的信息不难推断出,这人所讲的竟然没有明显的破绽或者漏洞可言。
或者说,听到了这段历史之后,呼延濂竟是将以前一些看不懂的片段给联系起来了。
这种情况只能说明一点,说书人讲的,是真的,或者说,大部分是真的。
“直到距今四百年前,大梁的情况才有了改变。”
说书人根本就不知道在三层还有一个正在判断他所言真伪的人,口中不停,继续讲着:
“大概是萧衍的预言终于显灵了,或是苍天累了,不再捉弄大梁了,在这个时候,大梁王室竟是出了一个雄才伟略的一代雄主——梁武王萧彻。”
“嘶!”
听众一片哗然,顿时议论纷纷,只因他说出的这个人太过出名,大梁中兴之主,梁武王萧彻。
“萧彻本是嫔妃所生,排行老二,并不该继承王位。”
“不过萧彻天资聪颖,洞察人心,早就看透了大梁颓败的本质。”
“因此,萧彻不惜放下身段迎娶了权臣司马璋的女儿,借着司马世家的势力顺利坐上了王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