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大威降龙心法(1/2)
明黄色丝帛上,是用朱砂写就的一行字:
“若僧伽蓝寺有变,不惜代价,必须取得大威降龙心法!”
没有落款,但密旨上印的,是只有龙骧卫识得的印信。
严和隐约知道一些朝中机密,如今成武大帝年逾六十,虽龙体安康,却渐渐无心朝政。
这原因,要归结于二字:“仙门”。
此事溯源,要讲到成武大帝周显起兵之初。
大承朝之前,统治武洲的国度,国号为“刑”。
刑朝末年,贪腐横行,苛捐杂税之重前所未有,当时的刑灵帝仅是名十二岁少年,朝中大权尽皆掌握在摄政王手中。
在这饿殍遍地,民不聊生之时,周显于阡陌之间揭竿而起,一呼百应。
义军所到之处,皆民心归顺,奇人异士争相投诚。
周显携天下大势,仅十年,便攻下玉京,覆灭刑朝,立“承”朝。
十年征战,无数人化为白骨,在这尸山血海中,也爬出无数英雄豪杰。
有以二千铁骑力据十万义军于无定关外的刑朝大将穆铁城,有谈笑间,不废一兵一卒便拿下数城的义军谋士司马期……
也许在民生安乐的年代,这些人只是平平淡淡度过一生,但风云一起,他们便成了英雄。
然而天下英雄,在面对一人时,都黯然失色。
此人名朱不授。
自周显起义之初,朱不授便一直跟在他身旁。
在周显势力渐渐强大后,朱不授一直没有什么显著的功绩,然而周显却对他言听计从,恭敬非常。
自然有不服者跳出来,但在周显连斩数人之后,都安静了下来。
以力服众自然不得人心,然而所有的不服,在攻破玉京那日,都烟消云散。
当时,五十万大军兵临玉京城外,城内刑国守军闭门不出。
周显一声令下,攻城部队架着众多云梯,冲车开始攻城。
然而却未取得丝毫效益,甚至城下兵士与城头弓手对射时,城下兵士一片片倒在了箭雨之下,然而射向城头的箭却如同碰上了一层看不见的壁障般纷纷弹落。
冲车撞在城门上,也竟然未能引起丝毫震动。
朱不授终于出手。
他于阵前设坛,手持宝剑向天连刺三下。
一刺,黑云压城。
又刺,风雨欲来。
再刺,九天雷动!
无数道狂雷撕裂阴云,轰然降落玉京城上。
玉京城上却出现一层淡青色光罩,狂雷落于其上,打得青光明灭不定。
狂雷持续了整整三个时辰。
就在最后一道雷龙落于光罩之上时,琉璃破碎之声响彻方圆百里。
周显立刻乘着士气鼎盛之时,率领人马攻城,鏖战至次日凌晨,玉京城破。
城破之时,周显与诸将士占领皇宫,周显竟不坐龙椅,对朱不授行了一礼。
“这天下与其说是朕打下,倒不如说是先生拱手相送,日后大承国立,先生当为国师,受万世供奉!”
朱不授道:“贫道只是顺应天命辅佐大王。道术本不应用于凡间争斗,但昨日城外一战,对方先用阵法,贫道出手破之,倒不算坏了规矩。大王既得江山,望日后莫忘刑朝之鉴,贫道混迹红尘十年,今日也该是离去之时了。”
周显道:“先生虽覆灭暴刑,但朕终是凡人,或可保得百姓百年康乐,但日后子孙继位,却难保代代明君。先生若能授我长生之法,让朕治理万代安平,天下百姓亦感恩于先生!”
朱不授摇头道:“贫道道号赤云子,早知大王会有此想法,便化名不授。长生之法,贫道自求尚不可得,又如何授予大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