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郭家供销社(1/2)
一觉睡醒已经是第二天了,缓过劲的郭大少吃饱喝足就又奔工地去了。先教会民工怎么使用钢锯,别特么问我这哪里来的,照我说的做,不做滚蛋。然后把钢筋编网立柱锯断,按照图纸要求立起来。
回头又按说明书安装搅拌机,搞半天弄好,再说柴油发电机,这个还好,整体的,看使用说明,加注柴油,然后启动试机,轰隆隆的声响吓跑了一帮吃瓜群众,再接上电线,一合上搅拌机的电闸,嗯,还行,搅拌机开始转了。振动棒简单点,套上固定好就行。
大半天的时间就这样没了,好在,勉强也能用了,郭大路挽起袖子亲自动手做了一块混泥土地基出来作为样本,然后吩咐民工们照着样子做其他的,而他终于可以夹着图纸卷东指一下西指一下开始监工。
看着一截截的钢筋立柱立起来,郭大少感慨----真特么不容易啊!想从小到大老子啥时这么干过活?现在呢?老子是初级的电工、初级的泥巴匠、初级的设备安装技术员、初级的建筑施工员,接下来还会是初级的电焊工,艹,这是不是算打游戏升级了?
所有的地基承重板块打好,要等水泥凝固,需要两天的等待时间,郭大路又指挥着把地基圈梁的钢筋编网安装到指定的地方,这又要焊接,当郭大路神奇的用刺眼的火花把两截铁棍焊接在一起,一群人都差点给他跪下了,不过这活郭大路不想自己干,在一帮民工里选了两个机灵胆子大的,然后用了半天时间教会他们怎么使用电焊机,焊钳,焊条,面罩,最后把钢筋焊接在一起。这不求焊缝美观,只要能焊牢,不出现假焊就行了,相信他们焊上几公斤焊条,眼睛流泪痛几回也就基本出师了。
钢筋编网完成,又该夹混泥土地基圈梁的模板,这个相对简单,郭大路一说这些人基本就明白了需要做成什么东西,倒没费郭大路多少神就完成了。
等了两天,郭大路也就乘此时间在家休息了两天,动都不想动。管家郭财汇报,那些啥混泥土都硬了,很硬了。郭大路只能打起精神召集民工开始浇筑混泥土的地基圈梁,这一回主要的是教大家使用振动棒,其他方面需要指导的少了很多。
基本上在随后的半个月时间里慢慢的把地基完成了,这些民工也基本学活了使用这些设备,郭大路也基本升级为一个不需要动手的建筑施工员。
不过这个施工速度让郭大路很发愁,等这栋楼修完工再来做生意看来不现实啊,只得找地主老爹商量一个救急的方案,因为是过度性质的,最后决定把郭家在城里的一家粮店腾出来卖郭大路的货,等大楼建好了再搬过去。
商量好郭达马上安排管家带人去对粮店进行改造,要求快,三天,必须腾空打扫干净摆上货架。
“我儿,你看爹给铺子取名兴隆百货,你看如何?”郭地主自美的问道。
“兴隆百货?不好不好。”郭大路一听直摇头。
“嗯?那我儿认为何名为佳?”
“这个嘛,待我想想。”郭大路一手抱肩一手摸着下巴,四十五度角斜望着天做思考状。突然,心里的恶趣味一发,一拍大腿“有了。”
“何名?”
“就叫----郭家供销社。”
“这是何名?我儿,何为供销社?”
“嘿嘿嘿嘿,不可说不可说,就叫这名了,爹你找人题字做匾吧。”
“呃!好吧好吧,郭家供销社是吧,爹这就找人题字去。”
郭大路穿回二十一世纪,马上安排公司进行百货商品的采购,话说因为业务没有展开,公司大部分人都是闲置状态,这有点业务了就是一阵哄抢郭大路想了好半天的购货单子就被分了。因为数量不大,本地的商家基本能够满足不需要外地调货,两天时间这些货就进了仓库。
等大家离开,关上仓库大门,郭大路检查确定没人了,就带着货传到崇祯年。
一个平淡的日子,涪江府城,“郭家供销社”开业了。
真叫开张大吉啊,轰动、火爆、新奇、热闹,这里话过不表,单说一样,那六尺高三尺宽的穿衣镜照得人纤毫毕露,就镇住所有人了,赚钱那更是必然的。这些神奇的现代工业化产品怎么卖,卖多少,郭大路一概不管,全由地主老爹评估价值定价。
现在郭大路头痛的是拿什么东西回二十一世纪那边去卖,虽说拿过去的东西都是古董,都值钱,但也得有个度不是,这明朝的瓷器一下过去多了,那不得把拍卖价杀成白菜价。再说了,郭大路毕竟不是崇祯年的本地人,对这时代真正的民生是完全不知道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