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新兵宫芙蓉(1/2)
“光汉军”的征兵工作一共进行了两日。
共计征兵326人,加上之前的一百多人,现在杨森的“光汉军”已经达到将近五百人的规模了。
对于这样的成绩,杨森其实已经很满意了。
他不会天真地以为只要他振臂高呼,就会有无数人望风来投。
如今的世道对于汉人来说,虽不是什么好世道,但也并不是完全活不下去。
现在并不是一个王朝统治的末期,也没有天灾人祸这些事情。
要知道,发展一个势力,最黄金的时代,便是王朝末年!
一般那个时候,都是政治腐朽,贫富差距巨大,土地兼并严重。
平民百姓在这种时候是最悲情的,农民没有了土地,手工业者和商人需要承受来自各个方面的重重剥削,很多人连最基本的生计都维持不下去,最终只能选择卖儿卖女,为奴为仆,或者干脆沦为乞丐流民。
一般来说,只有老百姓真的活不下去了,他们才会豁出性命跟你造反,当然,邪教的蛊惑除外。
如果是王朝末期再加上天灾频发,那就更好了。
流民永远是军队的生力军!
他们是最容易满足的,只要能让他们吃饱饭,他们就会把你当做最大的恩人。
古代人很朴实,或者说古代的最底层百姓是最朴实的,一旦他们把你当做恩人,那么你就算让他们扛着扁担上战场拼命,大部分人都不会有丝毫怨言。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
然而,如今元朝初立,朝廷对于汉人的镇压极其血腥,绝大部分汉人都被这血腥的镇压震慑住了,现如今民间的情况,颇有些“莫谈国事”的意味。
另一方面,元朝的苛捐杂税相对说来,是所有朝代中比较少的,老百姓只要不造反,朝廷也不会无缘无故镇压,总的来说,平头百姓还是能勉强活下去的。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要活着的汉人放下心中国破家亡的深仇大恨,同时也要祈祷那些蒙古贵族或者地位高贵的僧侣喇嘛不要把目光放到自己或者家人身上。
而且,作为游牧民族的忽必烈如今渐渐放下“天下土地尽为牧场”的想法,开始注重农耕和手工业的发展了。
在未来的十几二十年之内,元朝的发展势头是很好的。
再加上,朝廷已经开始笼络民心,就拿前不久江南大部分地区发生的水患来说,受灾的百姓很多,但朝廷的赈灾力度也很大,虽说同样有不少人死了,但余下的人最起码还是能活下来的。
所以,对于杨森这种扯旗造反的人来说,现在并不是什么好世道。
这一次征兵能征到三百多人,他觉得已经够满意了。
因为杨森跟其他造反的人不同,他的手中有着能够征服天下的大杀器!
所以,杨森并不想让自己的势力发展太快,稳扎稳打才是最好的办法。
盲目扩张,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人越少,越容易管理,换句话说,也就是越容易洗脑!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杨森看得还是挺重的!
他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心中很清楚给军队和民众洗脑所带来的巨大收益!
在后世,那支强大的铁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现在所征收的这将近五百人,就是一个种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