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1/2)
司隶校尉部,又称司隶州。东汉时下辖郡七,分别是京兆尹、右扶风、左冯翎、河东郡、弘农郡、河南尹、河内郡。县一百零六。治所洛阳(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司隶校尉部辖境在今河北省南部、河南省北部、山西省南部以及陕西省渭河平原一带。
扬州,东汉时下辖郡六,分别是九江郡、庐江郡、丹阳郡、吴郡、会稽郡、豫章郡,县九十二。治所历阳(即今安徽省和县)。汉末时移治寿春(今安徽省寿县)。扬州辖境在今安徽省淮河和江苏省长江以南及江西省、浙江省、福建省三省、河南省东南一小部、湖北省东部。
荆州,东汉时下辖郡七,分别是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县一百一十七。治所汉寿(即今湖南省汉寿县北)。汉末时移治襄阳(即今湖北省襄阳市)。荆州辖境在今湖北省、湖南省大部,以及贵州、河南、广东、广西等省的一部分。
交州,东汉时下辖郡七,分别是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郡,苍太十六。治所龙编(即今越南河内以北)。三国时孙吴移治番禺(即今广东广州)。辖境在今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大部,以及越南的一部分地区。
益州,东汉时下辖郡、国十二,分别是汉中、巴郡、广汉、蜀郡、犍为、越巂、牂牁、益州、梓潼郡及广汉属国、键为属国、蜀郡属国。治所雒县(即今四川省广汉市)。汉末移治成都(即今四川省成都市)。辖境在今四川、云南、贵州大部,以及陕西、甘肃、河北等省的一小部分。
徐州,东汉时下辖郡、国五,分别是东海、下邳郡及琅邪、彭城、广陵国,县六十二。治所郯(tan,二声)县(即今山东省都城县)。汉末移治下邳(今江苏省邳州市东)。三国时曹魏移治彭城(即今江苏省徐州市)。辖境在今今江苏省长江以北及山东省南部地区。
豫州,东汉时下辖郡国六,分别是颍川、汝南二郡及梁、沛、陈、鲁四国,县九十七。治所谯县(即今安徽省毫州市),辖境在今淮河以北、伏牛山以东的河南省东部及安徽省北部地区。
雍州,东汉兴平元年分凉州和三辅地区治。辖郡九。治所长安(即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辖境在今陕西省中部、甘肃省南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以及青海省黄河以南一部分地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