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2/2)
可是这道长却没有在意他,反倒是走到那孩子的跟前,伸出手去摸他的头,刚碰到头就马上缩了回来,好像碰到了刚烧开的热水一般。
“道长,我这孩子…;…;”安亮心中已经像是火烧一样的不安了。
“咦…;…;有些小麻烦呀…;…;”老道长喃喃的说着。
然后解开了随身携带的黄布包,拿出来两道金黄色的符,一张贴在了孩子的头上,一张贴在了孩子肚子上。
然后念了一段安亮听不清的咒,两道黄符从里到外一点点的变黑了。
接着又贴上两道黄符,继续念咒。如此循环,八次之后,老道长满头大汗地停了下来。
“我已经…;…;控制住了,记住一定不能让他…;…;沾染邪祟。”老道长精疲力尽,瘫坐在土炕上。
屋外熙熙攘攘的人群此时已经到打谷场上乘凉了,屋外冷清了许多。
道长休息了一炷香,拿起那些变黑了的符,拎起小布包便要走。
安亮不知道说什么,狠了狠心从鞋里拽出几十块钱塞给道长,当时的钱可是真正的钱,实实在在的货物。
可老道长没事,只说和这孩子有缘,如此收取钱财,就是断了缘分。
“留着这些钱,将来给娃打下个好前途也好。”
ea酷匠y网、q首b_发
安亮听了这话,犹豫地把钱收了回去。
“你孩子的事情我应该算是解决了,你姓安对吧,你的孩子就叫安浩吧。”说完这个,老道长头也不回的就走了。
浩,正气凛然。三点水,告知天地。镇煞,兴家。浩字的本义是指水势浩大,亦即常见词语浩瀚、浩浩之义。此外,浩字又有广大、广阔、远大之义。人名用浩字,主要取其广大、众多之义。
安浩出生了之后,人们头顶上的乌云也就很快消失了。村子里的老人们也收起了舌头,不在议论了。
村子里不像其他地方一生六七个,最多也就三个,因为这个地方不好种东西,这风雨来的不是时候,摸不透。
收成时好时坏,不敢说准。
1999年,国泰民安。昔日的小山村也变了模样,变成了秀美的小镇。
“爸!”安浩进门喊道,拿着手中的录取通知书激动着跳着。
“东北**大学!”
“咱爷俩今天好好喝几杯,娃他妈,炒几个好菜!”
三人喝的很开心,可是却带着淡淡的忧伤,谁都知道不久就要离别了。可是毕竟以后儿子会有一个好的前途,他们夫妻二人也就知足了。
“崽儿呀,到了外面可要好好的,不管怎么样,都不能苦了自己。”
秀英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叮嘱着。
“坏事的婆娘,再哭老子打你。娃有出息了,要出去上大学了,你哭什么!”安亮虽然嘴里这么说着,可是心里还是不舍。
一个月后。
收拾好了行李,来到了火车站。二人却紧紧拉着安浩的手,不肯放,亲情的不舍呀!可是终究还是要走的,留不住呀!留不住。夫妻俩叹了口气,送儿子上了火车。
这一别。
便是一个新的故事了。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