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缓兵之计(2/2)
然而,让老蒋想吐血的是,无论水鬼,还是空军,都说重创了“出云号”。
到了8月16日下午,“出云号”巡洋舰,竟然以崭新的面目,出现在了黄浦江面。
让世人纷纷质疑,“南京政府的战报,有弄虚作假之嫌”。
“出云号,从1937年3月开始,就在长江流域游弋,自从七七事变之后,更在淞沪一带的持续巡航,又何来崭新之说?”
对于日本鬼子的惯用伎俩,刘郧简直嗤之以鼻。
他一针见血的断定,“这是日军在故弄玄虚,以前的出云号,多半已经真的沉没了,现在这艘出云号,不过是出云号的姊妹舰而已,或说是日军的仿造舰”。
这倒是个大实话。
从十九世纪以来,无论哪个国家,在建造某一型号的军舰时,往往希望是四、五艘一起造,目的是为了节约成本的同时,以便形成战斗编组,比如北洋时代的定远舰和镇远舰就是一例。
何况日本鬼子历来狡猾。
他们最喜欢外购一两艘的同时,自己再随之仿造或改进一两艘,因此与其说是“出云号”巡洋舰,不如说是“出云级”巡洋舰。
这么嚣张的军舰,刘司令也一肚子火。
他直接向老蒋请教,华夏有这么多的重炮,都干什么吃的?
军舰历来最怕陆地重炮,因为重炮的稳定性和射程,都远超军舰炮火,鬼子的舰艇也太嚣张了些。
老蒋也不说话了,让侍从官从资料室,拿来日军第三舰队的资料。
资料上赫然写到,该舰队除了“出云号”巡洋舰外,还有第八战队,下辖三艘轻巡洋舰,排水量5570吨的,即鬼怒号、由良号、名取号。
同时,还辖有第2驱逐队、第9驱逐队、第21驱逐队、第一水雷战队、第1警戒队(八重山号、坚田号、保津号和二见号等),以及第2警戒队(势多号、热海号、比良号、鸟羽号和莲号)等等。
“鬼怒号”等轻巡洋舰,非常不好惹。
它们装备了7门140毫米重炮,50倍径,射程19.1公里,以及2门76.2毫米高角炮,40倍径,射程11公里。
至于第三舰队中的驱逐舰,都属于比较新锐的型号,排水量超过1600吨,大多装备了5门127毫米重炮,射程18.45公里,以及若干40毫米机关炮,与12.7毫米机关枪,实力确实可观。
至于“出云号”巡洋舰,就更恐怖了。
该舰配备了4门203毫米舰炮,14门150毫米大炮,而且这些重炮之中,没有一门重炮的射程,会低于20公里,而进攻上海的德械师,最先进、最犀利的火炮,就是从德国进口的150榴弹炮,最大射程为15.9公里。
直让刘司令无言以对,还真是任重而道远。
对了,刘郧才猛然想起一事,川西的150毫米重炮,以及122毫米重炮呢?
这些大炮射程都非常可观,150重炮的射程,高达24.7公里,而122重炮的射程21.6公里,完全能全面压制这些舰炮。
“24.7公里与21.6公里?”
老蒋也傻了眼,半响之后,才苦涩的问道,“你们川西的重炮,真的有这么厉害?”
“你为什么不早说呢?我们也不用死那么多的人了”。
这下轮到刘郧苦笑了,他真想问一句,就算他自己没说好了,不是还有使用说明书么,就算没有说明书,你们南京的炮兵团,就不知道自己试射一番么,这是哪门子道理呢?
难不成是炮兵部队压根没看?
不是没看,而是因为炮兵们压根不信。
川西的每门重炮,确实配有使用说明书,以及弹道的诸元射程表,然而,南京炮兵团的官兵,还真不怎么相信这些资料。
因为炮口内的膛线,还是崭新的,没有一丝一毫的磨损。
他们严重怀疑在大炮出厂之前,压根没经过微调与试射,而数据还都是一模一样,这不是天方夜谭么?
没经过微调与试射么?怎么可能。
只不过川西出产的重炮,在离开流水作业线之前,都是由蚂蚁机器人加工而成,各种性能参数,确实不用人工试射或微调了,就算真要进行处理的话,也是在智脑的虚拟幻境中进行,自然没有磨损的迹象。
好吧,刘司令也没脾气了。
不过这厮打算亲自奔赴淞沪战场,亲自指挥川西的重炮集群,对日军的军舰进行打击,他就不信这个邪,倘若这样都灭不了日军军舰的话,实在惹毛了,不排除提前拿出182毫米的重炮来用。
对于刘郧是否去上海,指挥重炮集群的问题,老蒋反倒有些犹豫了。
生怕这厮死在了上海,川西兵工厂一夜倒闭就惨了。
淞沪战场从8月13日开战以来,每天都有大量的华夏官兵,倒在了前线阵地上。
尤其是日本鬼子的203毫米重炮,不但射程极远,而且威力奇大,往往一炮过来,一二个连都得集体阵亡,有时即或没有准确命中,也会被炮弹爆炸时所形成的冲击波,给活活震死。
刘司令却是一个牛脾气,他还非要去上海一趟,亲自摸一摸老虎的屁股。
老蒋只好另辟蹊径了,只要这厮不亲临第一线都好办,刘少将即刻被火速提拔,出任第十三重炮团团长,一应人员与装备,将由开往上海的军列送去,到淞沪前线专门对付日军的舰艇。
不过老蒋再三叮嘱一点,让他千万注意安全,抗战所需的一应军火,还都指望着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