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3章 对错(1/2)
几人用马驮着熊肉、熊皮,赶往向城县。
又走了一个时辰,离着县城还有大约三十里,五人才上到比较宽阔的官道。
刚跑了二里地不到,转过一个山头,忽然看见前边一队人马也在急急地赶往向城县。
众人定睛一看,却都是衙役!那些衙役还押着些黑衣人,莫非他们已经把那山匪苟充一伙给抓住了?
待走近一问,那些被捆绑着的果然都是匪盗。
有衙役禀报了前面带队的向城县捕贼县尉许坚。那许坚一听说武炎之等人到了,急忙到队尾来迎接。
双方行礼见面完毕,武炎之看这许县尉,也就四十岁的样子,普通个子,双眼如炬,非常精明的一个人。
“卑职那日命桑鸿飞袭击了苟充一伙之后,就在十里外山中险要处设伏,昨日才将这伙匪徒一网打尽!”许坚很兴奋。
这可是很大的功劳。
“恭喜许县尉,那匪首苟充可抓住了?”武炎之问道,这许坚也是人才,很有政治手腕!他利用桑鸿飞伏击苟充,再招安桑鸿飞。
“他跳崖而亡,我派人把他的首级割了下来,已经用石灰裹着,放在布袋里面!武大使可要查验一下?”
“不了!许县尉精明果敢,上任不到半年,就擒获匪盗,真是干吏。鄙人有机会,定当向天官举荐!”他哪里会查看什么人头?
“卑职多谢了,天色渐晚,不如卑职陪同武郎赶回县城吧,这些人让萧法佐带队即可!”大多数的衙役都是步行,要很晚才能够赶回去的。
“也好!”武炎之倒是不希望饿着肚子走夜路。
于是许坚命令那些衙役让开大路,众人跟着许县尉,拍马疾驰,往向城县而来。
到了县城驿馆附近,许县尉立即派人去通知赵县令来迎接,随后将几人引到驿馆。
到得驿馆,那崔玉、李盼盼等人看见他们安全回来,非常高兴,都过来不停地问长问短。
听说他们遇到了大熊,亏得姚宽用大铁锤砸死大熊,众人倒是惊奇不已!
这时那许县尉派去的人回来禀告道:“启禀县尉!赵县令正在府中接待韦舍人,不得空来迎接武郎中。
他委托许县尉代为接待!稍后罗县丞也会前来迎接武郎中,并请许县尉好生招待,不可怠慢!”
“那也好!”许坚于是给武炎之作了解释。
一般在州县附近的驿馆,是州县要单独出面接待朝廷的官员,不是驿站付费,县里面基本上是闲职的县丞来迎接。
武炎之淡淡道:“无妨!他接待韦舍人不一样是公事吗?”
他颇不以为然,不知道这赵县令与韦嗣立究竟是何关系,如果是老友,那也罢了。
否则,就是宰相到此地来,一般都是在驿馆接待,哪里会把人带到家里去?这韦舍人也是雷厉风行,才到方城县不久,如今也又赶到向城县来了。
……
他们开始晚饭后不久,那韦嗣立带着几个随从回来了。
他是皇帝武则天的红人,有拜相的苗头,自然也不大看得上武炎之这等刚刚初出茅庐之人。看着他们在大吃大喝,不亦乐乎。韦嗣立摇摇头,径直回屋去了。
边走他心里边想:“此人不是担任的铜铁使吗?为何还在此处喝酒作乐?
他不是吹嘘一年要生产多少铜吗?这都七月初几了,还在这里闲逛,倒是看他如何把铜生产出来。
搞不好就是会吹嘘的皇族纨绔子弟而已,就是他完不成任务,估计皇帝也不会怎么处罚他,最多免职,调任闲职而已。爵位也会保留的,这种先例很多!”
他心里很是有些不平,摇着头走回房间。
这时,有胥吏将韦嗣立回来的消息告诉了武炎之!他点点头道:“我等继续喝酒,休要管他!”
……
第二天。
那赵县令、罗县丞、许县尉先去拜见了韦嗣立,然后又来拜会武炎之。
赵县令五十多岁,肥胖,个子也就一米六左右,此人看着倒是忠厚之人。
武炎之道:“我是路过此地,并非如韦舍人那般是专门来此办公事的!赵县令客气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我这几日在伏牛山中考察,倒是有了一个新的计划,这计划与我的职务也有很大的关系,也与赵县令有很大的关系,所以特地告诉赵县令一声。
这件事要是办好了,你赵县令可是一大功,这向城县的户口必定大大增加!你升职还不是指日可待之事?
“哦?不知是何等事?”赵县令一听说会大郎增加户口,还会有很大的升职前景,顿时来了精神,满脸兴奋。
当时很多人都不愿意当县令,因为县令的增加户口等考核指标很严格,特别是外州县令,升迁机会甚至还不如县尉大。
因为如果从县尉升迁,其途径比县令更多,可以直接升迁监察御史,或者是京城其它清要职位。
而县令因为职位高于监察御史,反而得到这些职位的可能性不大,。这是当时很奇怪的现象。
“这件事要说起来很简单,办起来是很艰难的,我计划在此组织流民开矿,将所有流民改为矿户……”接下来,武炎之把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
那赵县令听罢,脸色大变,很是失望道:“武郎中!此事恐怕难以办成,韦舍人是劝农使,他已经准备上报自己的流民治理方案,就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