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3章 金国易主,钧汝祸乱(1)(2/2)
“是啊,这么短的时间,这近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是一定不能完成的!”沈安之的声音十分肯定。
我特地叫了菱依斟了两杯茶,随我送进去。
我微笑欠身道:“沈大人,请用茶!”
“多谢吴小姐!”他说得客气而自然,许是因为适才的焦灼仍徘徊于胸,双手有些微微发抖。
沈安之见我没有出去的意思,微微惊异:“吴小姐可还有什么事?”
我澹澹微笑,有意无意道:“沈大人,这茶是今年新到的明前茶,是由采摘于清明之前的嫩芽炒制,是西湖龙井的最上品,而这茶杯……”我特地咬重了“茶杯”二字,我的目光专注,落在我双手递给他的茄紫色茶杯上,语调中又淡淡的欢喜,“是我们吴家的钧瓷盏,釉质深厚透活,晶莹玉润,虽不及沈家汝窑贵重,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却有另一番韵味,就像沈家汝窑、吴家钧窑,自然是要懂行的人才能洞察出这其中的一丝一毫,若是搁在蛮夷胡狄手中,那断断是看不出什么来的,也就与那破瓶烂碗无异了!”
沈安之“哦”了一声,随即了然,也不再问了。我微笑道:“沈大人请慢用!”随即欠身礼退。
我转过头去,见爹似已明白我的话,旋即只是如常一般微笑。
出了门,菱依凑在一旁道:“小姐,你刚才那番话什么意思啊?你在沈大人面前将他们汝窑瓷和我们钧窑瓷对比,这不存心让两位大人尴尬吗,还有,这沈大人不过是一寻常之客,刚刚小姐又何必叫我把府里最贵重的那套钧瓷茶盏拿出来为他沏茶呢!”
我转而云淡风轻的回答中有着肯定的意味,“你也听出来我刚刚是在对比汝钧二瓷了?”
菱依一愣,旋即明白我的意味,轻声细语道:“奴婢又不傻,自然听得懂!”
我只顾看着脚下的路,和颜微笑道:“沈大人多年游刃于官场和商市之间,自然比你更通晓我刚刚的话是何意思!”
菱依掐着手心,只漫不经心地跟着我,恍若一常。
我微微合上双眸,意味深长道:“只希望他们都能同意才好!”声如蚊呐,我自己都难以听清,寻了处石凳,静静坐着,我托腮微微沉思,庭中新植的着几棵黄灿灿的青山银桂,已清败了大半,只剩着最后一拨的繁盛,近乎于香料的浓郁香气让人头脑冷静而清醒。我徐徐睁开双眼,露出一个极恬淡安静的笑容,道:“小姐,老爷叫你过去!”
我折了一枝银桂在手,慢慢地一片一片掐下花瓣,微黄的汁液染在手心,有淡淡的汁水味,冲人鼻息,“爹,沈大人走了?”
“刚走!”爹凝神细想,片刻后道:“婼儿,你刚刚的话……”
我把手中握着的拨落银桂花瓣一把扔在桌面,沾了几粒在手心上,我随即扑了扑手,瞬即掉落在地上,思虑着道:“造假!”这两个字清冷而肯定。
“既是寻常的瓷器,烧制又简单,大约三四日就能完成。”我微微低首,轻声道。
“婼儿,你可知这是欺君之罪啊!”爹若有所思,沉吟着道,
“若完不成这三千件钧瓷,那我们吴家就是抗旨,爹,抗旨和欺君无异呐!”
“可这么做的风险太大,一旦发现,不仅是我们沈吴两家遭殃,更会引发宋金两国的矛盾,后患无穷呐!”
我微微一笑,眼中有着悲悯的神色,“爹,并非是要我们全部造假,这九千九百九十九件瓷器,金国人会用一半给大圣皇帝进行陪葬,那剩下的一半,则会被充入国库,分赏给部分金国大臣,除去大宋官窑,定窑,哥窑等各色窑坊的瓷器外,我们汝钧二窑再择一半,也就是大约七百件做真,而这七百件,我们得想办法让它永远待在金国的国库中,其余的八百件流通在金国各大臣手中,金国所有瓷器均产自我们大宋,对瓷器的研究自然近乎空白,而他们之所以选择汝钧二瓷为数目之最,无非是听闻现在我们大宋将汝钧二瓷作为御用瓷器,只知件件是好的,真正细看过的又有几人?”
我叮嘱道:“只是这装瓷器的车马顺序一定不能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