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巴人遗裔(1/2)
湖边有几个洗衣的妇女,正在一边洗衣一边拉家常,听到鹤唳声,抬头一看,就见一只丈多高的仙鹤从天而降,立在湖边,以为是妖怪,惊叫一声,旋即抓起捶衣棒,做出自卫的架式。
安十五妹笑盈盈地道:“五嫂、八嫂、九嫂、十三嫂,你们好!”说着从鹤背上跳了下来,司马天星也跟着跳下鹤背。
众人见是安十五妹,惊喜道:“哎呀,是十五妹呀,吓了我一跳,还以为来了妖怪呢!”
几个妇女与安十五妹拉手搂抱,掐掐打打,七嘴八舌,甚是亲热,司马天星只好呆在一旁歇凉。
安十五妹笑道:“五嫂,你怎么想到我们会是妖怪呢?”
五嫂笑道:“不是以为你们是妖怪,而是以为这只大鹤是妖怪,啧啧啧,真是稀奇古怪了,怎会有这么大的鹤呢?!”
小莲听到别人说它是妖,颇为不满,伸着长脖子,摆动着长喙,发出数声鸣叫。
安十五妹道:“这只仙鹤可不是妖怪,而是一只通灵的神鹤!”
最年轻的一位少妇大约二十六七岁,安十五妹称她十三嫂,她道:“十五妹啊,你这一走就是一年多,快想死我们了!”
安十五妹笑道:“我才不信呢,恐怕是想十三哥吧,却让我来背名舞饰!”
九嫂道:“哎呦喂,这小辣椒的嘴巴还是这么歪火哟,噘人的花样还是恁个多!”
八嫂笑道:“虽然一去一年多不落屋,但今天一回来就带回个乖小伙,妹子,好手腕,有出息,八嫂恭喜你!拿下丝裤了吗?”
安十五妹脸一红,打了八嫂一下,嗔道:“呸,八嫂好流,你才被八哥拿下丝裤了呢!”
司马天星上前几步,拱手唱喏,道:“诸位嫂子,小生这厢有礼了!”
几位妇女双手十指交叉,放在左腰处,双膝微屈,上身略向前倾,道了声万福,算是还礼。
被称五嫂的是一位中年妇女,三十六、七岁,盯着司马天星左看右看几眼,道:“嗯,好呛一个小伙,勿需油盐佐料就可喫,逗人喜欢,十五妹你要好生照倒起耶,免得他捞嘴呦!”
几个女人哈哈大笑起来,司马天星没有听懂,痴呆地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
安十五妹一跺脚,红着脸道:“不和你们这些女子家说了!”拉着司马天星飞也似地逃走了。
身后又传来一片笑骂声。
跑了几十丈后,安十五妹放缓脚步,也放开了牵着司马天星的手。
司马天星问道:“拿下丝裤是什么意思?”
安十五妹没有回答,而是在司马天星手上狠狠地掐了一下。
司马天星道:“就是掐的意思?”
安十五妹气得笑了起来,咬牙道:“就是脱裤子做那种事的意思,你这混蛋,你不会是假装不懂吧?”
司马天星道:“哎呀……你……你这几位嫂子可真有点那个……那个……说得出来呀!”
安十五妹道:“哼,岂止说得出来,你今后离她们远点,否则,像你这种呆头呆脑的人,会被她们整得欲哭无泪的!”
司马天星不信,嘟哝道:“有那么厉害吗?”
安十五妹道:“鬼谷中大部分人都是本地原住民,是巴人遣裔,民风极为剽悍!”
司马天星又问:“捞嘴又是什么意思?”
安十五妹俾睨着司马天星道:“你问这个做什么?”
司马天星道:“入乡随俗嘛,如果不懂得本地方言,怎么和你们家里的人交谈呢,你说是不是?!”
安十五妹心气稍平,解释道:“被牵着走的牛,经常会忍不住伸嘴去咬吃路边的庄稼,这就叫捞嘴!”
司马天星不解地道:“她们是在骂我……是头牛?”
安十五妹道:“不是,庄稼是人种来收获粮食的,不是给牛吃的,那么,牛去吃庄稼,就是吃不应该归它吃的东西。因此,捞嘴是寓指男人沾花惹草,有了妻子还去与别的女人相好,现在你听懂了吧!”
司马天星点头道:“懂了,嗨,这地方的方言还真是玄妙哈!”
安十五妹叹道:“光懂有什么用,能否真正做到,那才是关键!”
这时,有一只棕褐色的麂子在前面花园中吃芍药花,司马天星笑道:“这算不算捞嘴?”
安十五妹打了司马天星一下,嗔道:“这只麂子没有人监管,说明大家是准许它吃这花园中的花草的,这怎么算捞嘴呢!再说啦,即便是不准它吃,它现在吃了,顶多也就是偷吃,与那种被人监管着,却趁监管者未注意而去偷吃,是有本质区别的!”
司马天星道:“哦,现在我真懂了,这里边有经不住诱惑……趁监管者大意……违背监管者意志……偷吃不该归它吃的东西等多层意思!”
安十五妹点头道:“就是这样!”
两人说着话,已经去到了花园边,那只麂子转头看见安十五妹,竟然欢快的鸣叫着跑了过来,小脑袋在安十五妹的小腿上蹭着。
安十五妹俯身将它抱起,它转头好奇地看着司马天星,亮亮的眼睛一眨一眨的。
司马天星仔细打量这只麂子,但见它体形似羊,但肚腹比羊小,犄角也比羊短小,且无胡须。
麂角似鹿角,灰白色,小而巧,略向内弯,有一短叉;腿细而有力,蹄尖长,一看就是极善奔跑跳跃;头部呈三角形,脸狭长,角骨连着额鼻,高高凸起,在额鼻部形成一个“v”型突棱,棱下泪窝深陷;头部毛色为鲜棕色,“v”型突棱上毛色为黑褐色;体毛呈棕褐色,毛短而细,颈背部较深,呈暗褐色,腹面从前胸至**周围均为白色;尾较短。
麂子是哺乳纲,偶蹄目,鹿科。在中国有赤麂、黑麂、小麂三种,这只麂子属于小麂,取食多种灌木和草本植物的枝叶、幼芽,也吃花和果实。成年体重二十至三十斤。
麂子天性胆小,栖息在稠密灌丛中,有点风吹草动就反应过激。每次外出觅食都是小心谨慎地探索着走一段路,发现食物并不马上下嘴,而是一路前行找到足够的食物后,并且确认毫无危险时,才从原路返回,连踩的脚印都几乎与原脚印重合。在返回途中边走边采食先前发现的食物。
麂子固然小心谨慎,但它的太过谨慎——每次都走回头路,被精明的猎人所掌握,也被一些猫科动物查知,这给麂子带来了灾难,素有“獐子死于驼弯树,麂子死于回头路”的说法。
然而这只麂子竟然不惧人,堂而皇之在人家的花园中吃花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