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酸枣诸公不足谋,许褚去书稳鲍信(1/2)
此时正是饭点,当下不忙说事,曹操命人将早备好的饭菜、热汤呈上,却是一边吃一边叙话。
“仲康,日前愚兄收到张孟卓的来信,说是各路起兵的人马大都已到齐,唯独青州刺史焦和因州中黄巾之阻,未能到达。”曹操将酸枣诸军的情形简单说了下——眼下兵至酸枣的各路人马,计有兖州刺史刘岱、山阳太守袁遗、东郡太守桥瑁、济北相鲍信、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等,没部人马都达到万数之上,步、骑加起来有十余万之多,连营百里,军旗当道,声势极为浩大。
坐在下首的姚昇心驰神往,感慨道:“如此,酸枣诸公当是此次讨董之主力,其威势比之袁车骑亦不遑多让。”
曹操看向姚昇,越看越觉得眼熟,此时再看去,忽然拍着腿道:“方才仲康介绍君之姓名,操便颇觉耳熟......却原来姚叔义!”
姚昇曾被何进辟为掾属,在洛阳曾和曹操有过碰面,但两者交情不深,故而曹操一时没想起姚昇来。
“不过叔义,方才你所说的,曹某不敢苟同。”曹操话锋一转,抚须含笑而道。
姚昇怪之,说道:“敢请教曹将军因由。”
姚昇浸淫官场多年,长于治才,长于官道,长于大局,然对酸枣诸公之间互有‘勾心斗角’一事,却不如郭嘉、戏忠认知的深刻。
故而郭嘉不等曹操答话,先是说道:“姚君却是疏忽了,你待曹将军缘何舍酸枣而入颍川?”
姚昇经郭嘉一提醒,方悟出曹操之意。
曹操舍酸枣而与许褚联兵颍川,原因有二。其一,便是酸枣诸公个个都是显贵名士,或为一州之长,或为郡国守相,曹操虽是袁党中坚,是袁绍之下、除何颙之外最重要的人物,在这个时候却也不得不考虑自己在酸枣的话语权过小的问题;其二,也是最重要的,曹操太熟悉酸枣那帮子名士了,里头个个都是骄傲自衿之辈,特别是兖州刺史刘岱、东郡太守桥瑁这两个,便是对既为盟友亦是名士的其他诸侯,也从来没有什么好脸色。到时候诸公齐聚酸枣,表面上和和气气,内地里却尔虞我诈、互不相让,仗还怎么打?
原先的历史上,曹操之所以在酸枣,是因为他需要张邈等亲密好友提供物资上的资助,现下有了许褚合兵,一者二人可以在颍川、汝南就地取材,二者许褚的粮草非常丰足,三者许褚也需要他的军队来壮大军势,需要他的名声来提高地位,各取所需之下,何去何从,以曹操之明,当然容易选择了。
似乎是商量好一般,这边郭嘉话落、姚昇略作沉思的功夫,门外曹军士卒送来了鲍信的书信。曹操与许褚同在一席,又是跟两人关系都非常不错的鲍信来信,故而便凑在一起将此信看了。
鲍信信中先是与曹操一样略将酸枣的情况一说,随后写道:诸公大会酸枣,当夜张孟卓做东设宴,第二日便设立坛场,欲行盟誓,但诸公无人敢登坛盟誓,更替推辞,均不愿做主盟之人。最后共推孟高之功曹臧君子源,臧子源雄烈豪士,当即登坛主盟,言辞慷慨,所闻者无不为之激扬。
之后便是臧洪盟誓的内容。首先声讨董卓的罪行: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大惧沦丧社稷,翦覆四海。接着宣布了讨董仁义之士的名单,末了言道:“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殒首丧元,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许褚将臧洪盟誓的内容宣读于帐中,众人亦无不为之激昂。
辛毗叹道:“广陵功曹臧洪大名,毗在颍川时便有听过,今观其言行,果非虚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