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宋末终结者 > 第三十二章 老沈此人也不易

第三十二章 老沈此人也不易(1/2)

目录
好书推荐: 回到明朝当暴君 魔女小说家 英雄无敌之光明教主 副本入侵者 我叫科莱尼 穿越超市 妖神之小鬼崛起 阴阳灵田 这绝对不是末日求生 混在诸天当圣人

“果然是术业有专攻,”

果然,按照张环的方法,沈括自己也能轻松的掌握算盘的用法,沈括捻须大笑,心情畅快,张环立即就能判断出沈括确实醉心于学问,非是伪装掩饰。

唉,这人就该当到司天监、国子监、户部任职,而不要卷入晦暗倾轧的政治里,入错行了啊。

沈括此人在历史上争论很多。

有人说他利欲熏心,攻击朋友苏东坡,炮制了一个乌台诗案,他所言苏东坡对新政不满的言语被新党中人利用,攻击苏东坡对皇帝和王安石不满,苏东坡因此被贬黄州。

有人说他阿谀奉承,对新政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隐瞒不报,一味的吹捧新政的好处。

后来的得势的保守派到处攻击新政,说北宋衰败,被金灭国,都是新政的结果。

其中沈括作为新政的中坚力量之一当然也是被攻击的对象,几乎到了体无完肤的地步,政治的攻伐到了无丝毫底线程度。

张环读史书向来是自己分辨,从来不盲从什么大家。

北宋仁宗年间始,其实北宋从上至皇帝下到执宰、重臣到普通的士人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大宋已经到了一个不得不改变的时候。

这也是庆历新政、熙宁新政的基础,没有非改不可的认知,这两次改革无论如何是不能开始的。

所以新政是必须的,区别只是怎么样改良的问题。

首先范仲淹的庆历新党和王安石的熙宁新党中人有勇气改变,他们坚持自己的执念和旧党进行几十年的抗争,有些人甚至不顾身前身后名,颇有胆气。

当然,他们被痛骂专权和所用非人也是真的,任用亲信也是真的,问题是不专权如何掌控局势,让新政继续下去,如果不用新党之人,旧党的人不是没用过,一个个的阴奉阳违,不但不推进新政,还四处设置障碍,所以迫不得已启用了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官员,这里面就出现了一些良莠不齐之辈,为了官位不择手段之徒,在任何一个社会都是正常,队伍里的复杂程度无以复加。

但是两次新政是注定要失败的,由于他们是和整个的士族士大夫集团相抗争,这些手握海量田亩,发放高利贷,家里享有蒙荫等特权的顽固派团结起来疯狂反扑,所以新政必然失败。

不过,即使失败也不能掩盖范仲淹、王安石等人光辉。

比如沈括,此人私德不佳,但虽私德有亏,但是只要在他任上,於田,制定新历、改良三司形制、出使辽国偷绘辽国舆图,尽皆尽心竭力,可谓能吏。

相比之下出门寒门的三苏却成了保守势力的代表。

苏辙一生致力于破坏新政,总之怎么让新政崩坏,他怎么做,甚至神宗去世后,司马光脑残般的归还西贼几处边寨,寄希望西夏领情不再扣边的愚蠢卖国行径中他也投了赞同票。

苏东坡不如他哥哥偏激,但是也对新政发表了很多反对看法,苏东坡诗词豪迈,光辉照耀华夏千年,但是他忧国忧民上远远不如他诗歌上大胆豪放,在政事上裹足不前,晚年更是居于家中每日焚香吟诗作赋,对国事全然不理。

虽在杭州和广州任上做了些事,对广州和杭州的城市布局有很深的影响,但是小修小补无助大宋大局,

所以,沈括在这个面临转折的时代他对新政是用尽了自己全力的,可以说对大宋的贡献上他俯仰无愧,只是这个人政治上的眼光以及情商太差。

所以,张环不认为沈括此人十恶不赦,不过私德有亏而已。

至于私德,这方面有瑕疵的多了,程颐、程颢灭人欲存天理,听听什么东东,问题是你先把自己的人欲清理了再说,你可以不要蒙荫的嘛,你接受了是不是有人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猎日传奇之刺魂 谍战:红鸾归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