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赶大集,遇同学(1/2)
鸡刚打鸣,天还没有全亮,张憨立马起床,因为今要去赶集卖菜,去晚了,可就没有好的摆摊地点儿了。
随便找了一身衣服穿,出屋打水,洗脸,将昨晚煮好的鸡蛋,塞进包里,早上山里湿气重,天气有些凉,但对于自己来说,忽略不计,似乎寒暑不侵了,依然是那大背心,大裤衩。对于穿的,张憨一直很随意,但很珍惜每一件衣服,因体型,衣服少,又不好买,说白了就是没有他这型号的,必须订做,谁叫自己这体型这么夸张呢。
在院子里,继续每天必做的拳打脚踢,直到浑身筋骨舒展开,热身后的肌肉,撑得衣服鼓鼓的。
去东屋将昨天摘好的两筐蔬菜挑出来,拿水壶在蔬菜表面撒些水,看起来更加鲜嫩,饱满了。
家里的屋门锁好,麻利的挑着担子向集市赶去。
在农村,每天都有集,有的是固定的市场,有的是几个村,按日子轮流开集,就是为了方便咱们百姓买菜,卖菜方便。卖菜的菜农必须起早,到开集的地方挑好位置,将要卖的新鲜蔬菜摆好,一切摆好了,就等着顾客问价,买菜了。张憨他们乡就那么几个村,并且相互离的都不远,所以每天的大集就开在了固定的大道上,距离每个村都不算太远,但每逢周六,都是大集,其余时间是小集,张憨今天赶上的正好是大集。
当大傻张憨的身影出现的时候,人群里不断发出惊叹声!
“哇!快看,巨人来啦”
“大傻看起来又高啦!”
“好高!好壮!快赶得上姚明了吧!”
“姚明哪有大傻壮,这体重我估计至少两百二以上”
周围人群的议论声和异样的眼光,张憨早已习惯,没有搭理大家,顺着大道先找个好点的位置,在周围惊讶的目光,注视下,挑了个中间位置,既靠近大集中央,又在大树底下,遮阳,又凉快。大集果然人多啊,小集可没这么多人。
现在来的基本都是菜农,有的已经摆好,趁清闲,吃点早点,有的聚一起聊天,聊着今年的收成,有的菜农一直盯着张憨看,人家可没感觉不好意,农村朴实,也喜欢看个新鲜而已。
张憨拿出编织袋铺好,然后将筐里的黄瓜,西红柿,一一小心整齐摆好。摆放完毕后,摊上的蔬菜明显比别人的,个头大,娇绿鲜嫩,看着就想咬一口,又将纸板上提前写好的价格放到蔬菜旁边,黄瓜三块一斤,西红柿两块五一斤,先尝后买,比其他摊位贵五毛,其实张憨懒得吆喝,就等顾客上门就行,毕竟自己心里只是试试行情。
张憨从包里拿出煮好的五个鸡蛋,坐着慢慢吃,这算是早餐了,垫垫肚子就行!
渐渐的赶集的人多了,卖菜的吆喝声,砍价的,有聪明的弄了个喇叭,一直循环播放,买菜的来赶集,会整体逛一遍,问问价格,货比三家嘛。
张憨摊,人越来越多,一方面是看菜,品相不错,另一方面是看人,惊叹人长得好高。一位老大爷在张憨这里蹲了下来,摸了摸,
“娃!你这菜,为啥这么贵?”
张憨没说话,而是随手挑了根黄瓜,擦了擦,掰了一小截,让老人尝尝。
老人接过这小段黄瓜,一咬,此时老人眼睛一亮,清脆,爽口,这清香,还在嘴里残留着,而围着的人,盯着老人,等着答案。
半截黄瓜几口就吃完了,老人抹了抹嘴,
“娃!黄瓜给我来五斤,还有西红柿一样也来五斤”。
事实已证明,张憨的蔬菜确实好,不然老头,也不会要那么多了。明白的人,也要了一小根尝了尝,果然味道好极了,可以当水果吃了啊,拿定主意,买几斤先尝尝。渐渐的张憨摊位人越来越多,
“老板,先给我来5斤”
“也给我称两斤”
“哎呀,别挤,后面排队去啊!”
此时张憨抹了抹额头上汗,又继续称重,收钱,找钱,虽然累点,其实心里挺高兴的,自己的菜,果然受欢迎。
张憨这摊位成了大集的焦点,来赶集的,都会过来问下,“里面卖什么呢?怎么这么多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