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败北大院长(2/2)
某大学。
“听说了没,北大出事儿了!”
“出事儿了,什么事儿?”
“被人打脸了!就在恭王府那边!”
“打脸?什么东西?”
“自己上网看看就知道了!”
.......
某寝室。
“快来看,这个靳长歌这次又盯上北大的了!”
“我靠啊,太厉害了,竟然将北大的教授都打败了!”
“哈哈,也不知道那群整天牛牛逼哄哄的家伙看到会怎样!”
“听说这次他们文学院副院长都出手了?”
“对啊,你看现场视频!”
.......
......
现场。
在靳长歌点头说答对了后,周围的人也不意外,然后将目光全部投视在了刘泽维身上。
现在轮到他出题,换靳长歌猜了。
“小兄弟,我说题了!”刘泽维转过身,笑眯眯说道。
靳长歌说:“请!”
周围一片安静。
几秒钟后,刘泽维笑道:
“我这题很简单,谜题:尾生死前犹念伊;谜目:字一。”
尾生死前犹念伊?
听到这谜题,众人都思索着。
事实上,不仅在场的观众在思索,而且屏幕前无数灯谜爱好者也在思索。
“也不知道这个靳长歌能不能回答的出来?”
有人在希望回答的出来,有人也一样回答不出来,有人满怀希翼,也有人很担忧。
然而......
就在刘泽维话音落下,不超过三秒,靳长歌便是笑着开口道:
“我知道了!”
闻言,无数人一愕。
什么?
知道了?
这么快就知道了?
无数人都抬起头,错愕的看着靳长歌。
就算是刘泽维脸色也一僵,双眼微眯,“小兄弟,那你说说?”
这可是他精心准备的灯谜,怎么可能这么快就被人回答的出来?
靳长歌毫不在意周围的各种目光,微微一笑,然后说道:
“其实这个谜面说的是“尾生抱柱”的典故。尾生,人名也,系古之信士。据《庄子·盗跖》载:“尾生与女子期于梁(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尾生坚守信约,忠于爱情,冯梦龙赞其“万古痴情祖宗”。历代文人骚客,争相传颂不已。明朝剧作家汤显祖喻道:“尾生般抱柱正题桥,做倒地文星佳兆。”北宋文学家刘筠也云:“风波若未乖前约,一死何曾更抱桥。”唐代大诗人李白更赞叹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当代青年谜人郭少敏自撰七言句布面,以白描手法,着力将尾生抱柱守信、誓死忠于爱情的动人情景,娓娓道来。读者耳畔似乎还萦绕着“尾生”“死前”犹念“伊”的悲怆之声。”
听到前者说起了典故,所有人都好奇的听着。
而靳长歌想的则是,既然决定要干翻他们,那就要让他们服服帖帖的,所以就需要他拿出点本事,你不是将曹娥格出处来源都说得很清楚吗?
我照样可以!
于是,他接着说道:
“刘院长运典布面,营造意境,实为虚晃一枪,使人昏迷!关底“尾生”不再是痴情祖宗,而且“生”字之“尾”部“一”字的离析。“死前”也不再是悲壮的殉情故事的演绎,仅是“死”字之“前”面“一”字的拆解。两次用方位法,双重扣合底字。制谜至此,本可告成,然刘院长并不满足于此,却要更上一层楼,巧用“犹念伊”三宇排除多底,扣死“一”字。伊者,他也。五四前后有的文学作品中专指女姓的她。此中之“伊”,绾面正是指尾生抱柱死等而不来的“女子”,扣底则谐音“一(yi)”字,摒弃他人猜“二”。若非斫轮高手,安能三字两用、一箭双雕乎?”
说到最后,他终于给出了一个答案:
“所以,我认为谜底是“一”!
顿时间,无数人呆立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