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大眼瞪小眼(2/2)
“我估摸着,他们现在还懵逼呢!”
“当场气晕了一位老学者,谁不懵逼啊!”
“也对哈!”
“那这一关,算谁赢了?”
“我也想知道!”
........
.......
靳长歌的粉丝一个个也是乐不可支。
“你们说老靳本事儿大不?”
“大啊!”
“我现在算是体会到了!”
“我总算是明白了一句话,不怕有人耍流氓,就怕流氓有文化,老靳这有文化了,就就算是什么“画圣”也扛不住啊!”
“没想到老靳嘴皮子还这么溜!”
“那是,我就说他会出幺蛾子木!”
“不过你们看他画的那几只乌龟,你别说,别他刚才那么一解释,我看画的挺有意境!”
“我也觉得挺好看的!”
“越看越有味道!”
“我这还是第一次看人画龟!”
“画虾最好的是齐白石,画马最好的是徐悲鸿,画虎最好的是张大千,画驴最好的是黄胄,
画牛最好的是李可染,我看画龟最好的就是老靳了!”
“有道理!”
“哎,你们说老靳他刚才所说的那个养龟能够静心避邪,这是真的假的?”
“怎么兄弟,你想要养一只?”
“对啊,我想试试!”
“确实有这个功能,我媳妇前天就从菜市场买了只龟回来养,说养点小生命能够积点功德。”
这时,有人诧异问道:“你媳妇?”
“对啊,我刚娶的媳妇。”
“那什么,兄弟,冒昧问一句,你媳妇漂亮吗?”
“当然,我媳妇当年可是校花!”
“.......那她是一时兴起让你养龟吗?”
“当然了,现在她好像特别喜欢养龟,隔几天就会带回来一只,我家那个半米高的鱼缸都快要养满了!”
“呃.......”
“我貌似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我也发现了!”
“又是一个老实人啊!”
“国内最好的“接盘手”!”
“慎言!”
“一定要慎言!”
“对啊,看破别说破,别破坏人家小两口的婚姻!”
“对啊,宁拆一桩婚,不拆一座庙,你们不能这么做啊!”
“楼上的兄弟,你说反了吧!”
“让人家当个迷糊糊老实人也挺好的,何必说穿呢!”
.......
厅堂。
这般气氛僵持了一会儿,终于靳长歌开口问道:
“那什么,黎老没事儿吧?”
旁边的贾不假条件反射说道:“没....没事儿!”
“那就好。我也没想到会发生这种情况。”
靳长歌说道。
“哦。”
贾不假不自然的答应了一声。
然后又是一阵沉默。
发生了刚才的变故,所有人都有些尴尬,
过了一分钟,靳长歌问道:“那这个.....还继续吗?”
“啊?”
贾不假偏过头向汪真平看去,只见得后者向他微微点头,看到示意后,贾不假脸上涌现出了一点笑容,说道:“当然继续了!”
“哦。”
靳长歌答应了一声。
贾不假:“那咱们就开始下一关?”
靳长歌点头,“好啊!”
至于这一关的最后的胜利者,谁都没有提。
说黎镇赢,很多内行人是认同的,因为他们能够看出来桌上的那幅山水画,不论是笔墨还是意境,都是上上之选,但是很多人还是外行人啊,而且经过靳长歌那么一大段的解释,现在很多人看他画的那几只小乌龟也与众不同起来了。
而说靳长歌赢,这就更说不上了,不说京城文联的人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整个文学界的人都不许愿看到。
一代“画圣”最后输给了几只小乌龟?
这说出去也不涨脸啊!
所以面对这种“有争议”的结果,双方都达成了一种默契,贾不假他们不愿意提,靳长歌也不会去提,总不能他将老头都气晕了,最后还要踩人家几脚吧?
那样也太不讲究了!
所以这样搁置在一旁正好,这不也是国内很多事情解决的办法吗?
贾不假问道:“那就开始?”
靳长歌点头,“时间不早了,快点开始吧!”
“好。”
这时贾不假也恢复了正常,脸上重新带上了一抹微笑,拿着话筒,面对着众人说道:
“接下来就是最后一关——“字”,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书法”,唐代孙过庭《书谱》里一开头就说“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而且米元章也有一段自述,这段自述见于宋刻本群玉堂法帖。他说:“余初学,先写壁,颜七八岁也,字至大一幅,写简不成,见柳而慕紧结,乃学柳《金刚经》。久之,知出于欧,乃学欧。久之,如印板排算,乃慕禇,而学最久。又慕段季转折肥美,八面皆全。久之觉段全绎展《兰亭》,遂并看法帖,入魏晋平淡……”后面上溯到战国秦汉时期等,这说明“书法”是我们传统文化中最为灿烂的一笔,这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也就不说废话了,接下来,谁.......”
话还没说完,便是听到大厅中陡然想起了一道清亮的声音响起。
“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