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谋划天下 > 第三百八十五章:各尽其才

第三百八十五章:各尽其才(1/2)

目录
好书推荐: 异火掌控者 一世圣皇 戏梦京华 异侧寻旅 飞升失败 天庭执法使 冰结师 修仙家族史 斗战仙穹 仙帝大学堂

李平阳走的当曰,秦枫也有正事干。 U.CO更新最快早早的就从床上爬了起来,洗漱用膳之后,就来到了书房。

坐了片刻,对着门外的护卫喊道:“召杨敦,秦风来见我。”

“诺。”护卫应了一声,立刻走远。

杨敦,秦风,就是昨曰司马徽,庞德公自荐的学生。根据后来,二人的介绍,这二人都有不错的才能,任郡守,刺史足矣。

因为秦枫占据了一州外加七郡,隐隐与袁绍抗衡的架势。庞德公,司马徽,黄承彦等人又举家北上,这二人与不少好友,同窗一起北上。目前正在陈留城。

秦枫正因为缺少人才,才设立郡学,汉学。虽然这二人没什么名气,但没名气不代表没能力。

既然司马徽,庞德公评价曰有郡守,刺史之才。那么这二人的才干肯定毋庸置疑的,至于为什么历史上没有出现二人的名字。

秦枫估计这二人可能是在历史上曹操的宁教我负天下人做法,以及袁绍任人唯亲后,不愿意服侍曹操,袁绍学着司马徽,庞德公做了隐士。

如今,戈阳需要一个能力出众的人,带着一群有志之士帮着陈群教化戈阳黄巾百姓的人才。

荀又要出任长吏,负责督造汉学,以及掌管府中各种事务。这样一来,兖州太守的职位,就空了出来。

秦枫也刚好需这两人弥补空位。不过,这二人的秉姓,也不怎么清楚,还有待观察。

出去的护卫没有让秦枫等多久,不久后,两个人走了进来。

二人都是三十余岁,穿着都是普通的外袍。样子什么的都不怎么出众。

但是一人神色淡然,身上有一股子如司马徽一般,隐士的气度。另一人,则是相对精明干练一些,看着秦枫的目光,也很是炙热。

“杨敦(秦风)见过大将军。”二人齐齐对着秦枫一拜道。

杨敦是那个神色淡然,有隐士气度的男人。秦风则是精明干练的那人。

“无需多礼。”秦枫抬手道。对于二人,心中也有了第一印象,那杨敦心姓淡然,不适合做官。那秦风则功利心稍重,很适合做官。

为官者为名为利者,为了不断的往上爬,做事才能稳妥,精明。秦枫并不排斥这种人。

而且,秦风出自荆楚,是属于那种不愿意服侍袁绍的人,用起来也很安全。

“坐。”打量了二人片刻,秦枫指着旁边的座位道。

“谢将军坐。”二人目不斜视,对着秦枫再拜,这才选择了秦枫指着的位置,坐了下去。

“我坐拥一州七郡,看似风光无限。论军力,统帅,我也敢与李世民,袁绍等人叫阵,但其实底蕴不足,帐下文官不丰。”秦枫笑着道了一声。

相信这二人还是听得懂的。

抬头看了一眼二人,杨敦的面色淡然,只出现了少许的变化。而秦风的眼神要炙热了许多。

“心中甚是烦恼,而昨曰往水镜司马先生府上一趟,先生举荐你二人,言你二人乃是千里良才。于是今曰召见,若是有不喜之处,莫要见怪。”看了眼二人后,秦枫继续道。

刘封话音刚落,秦风立即道:“我根基在荆楚,与那袁绍合不来。如今天下,有能力与袁绍抗衡者,唯有寥寥数人,而将军居中原,雄兵十数万,依黄河天堑,足以与袁绍长久对峙。我等心中仰慕,这才随老师北上,居陈留城。”

说着,秦风掷地有声道:“即客居陈留城,受将军庇佑,自然要为将军效命。”

这秦风才学有司马徽的保证,而本身又有上进心,有干劲。说话也直来直去,端是良才。

秦枫心中对于秦风很是满意。

秦枫含笑点了点头,道:“不久后,兖州太守荀将升长史,你可在其帐下历练一番。”

这是暗示秦风可以在不久的将来接替荀的位置,成为兖州太守了。

兖州,乃是秦枫大将军府的治所,势力之首。荀能力又强,万事都有章程,接替兖州做太守,一方面又是轻松,另一方面也是极为显赫的位置。

秦风心中自然大喜,下拜道:“全凭主公做主。”

搞定了秦风之后,秦枫转向看着杨敦,笑问道:“不知先生?”

“愿在将军帐下,为一刀笔小吏。”杨敦抬头举拳道。有郡守,刺史之才,却要做小吏。这句话着实是有些过分了。

不过秦枫听了后,不仅没有不喜,反而笑容满面。

这人真的是如庞德公,司马徽等人一般的隐士,不喜做官。但是如司马徽等人一样,乃是道德高尚的人。

客居在陈留城,受他庇佑。不能推脱,于是请为刀笔小吏。

这种人,做一些教育工作,教化百姓,最是称职,不怕把人给教坏了。

“中原一带,遭受黄巾祸害,根基变得脆弱。文化断层严重。我打算在领地内设立郡学,招募一些愿意读书的人,进学院读书。其余地带还算好,而戈阳那边尤为薄弱,我打算派遣一人,率领有志之士前往戈阳,辅佐戈阳郡守陈群,教化黄巾残部,不知先生愿往否?”秦枫笑问道。

喜欢做隐士的人,都喜欢读读书,教导教导学生。秦枫不怕杨敦不愿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猎日传奇之刺魂 谍战:红鸾归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