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形势(2/2)
“唐人善守,别忘了五年前!”突利没有争辩,而是轻飘飘的道出了一句话。
就是这句话,将颉利所有的自傲全部击溃。
那个时候还是武德五年,大唐刚刚占据长安,正在对盘踞在洛阳的王世充进行最后的攻伐。
担心大唐稳固江山之后实力大增的颉利当即便在谋士的说动下联合突利,对雁门一带发动突袭,可最终的结果却是他们出动了十万大军,连续战斗了整整十天十夜,才拿下了一个只有一万人驻守的雁门,那件事情被颉利视为今生最大的耻辱。
现在泾阳的城墙丝毫不比雁门差,而他们的士兵却达到了两万人,所以这一次想要攻破泾阳,绝非那么容易,哪怕他们现在有二十万大军。
深深地吸了口气,颉利将所有的杂念全部丢出去,而后道:“好,让泾阳再平静一个晚上,明日我要将这里用鲜血染红!”
与此同时。
已经无限迫近泾阳的李空则在脑子里快速的回忆着有关于这个时候东突厥的一切历史,虽说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真实的结果到底是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但这并不妨碍他作一个参考。
抵达泾阳城外的时候,他的记忆已经被翻了个遍,随后抬头看了一眼城高池深的泾阳城和城墙上面的将士,便调转马头朝着另外一个方向飞奔而去。
他这次来的突然,泾阳城内的守军并不知道他的身份,在这个敏感的时期,说不定还会被直接当间隙抓起来,就算最后误会澄清,时机也早就错过了,甚至过分一点的话,他可能还会被人打个半死。
另一方面他也没想过借助泾阳城内的力量,特种作战,本身就是孤军战斗,人多了反而不好,现在他只祈求突厥不是那种急性子,眼看天色将暗,李空的内心稍稍有些松动。
一个时辰后,突厥兵进泾阳的必经之路上,李空靠在旁边的一处密林当中,看着前方已经逐渐可见的漫天尘土,眉宇轻蹙。
“该死的,来的时候忘记带一些画像了!”李空有些懊恼的捶打了一下旁边的大树,露出了一副苦涩的笑容。
幸好对面的都是突厥,前世执行任务的时候他需要顾忌法律,但在现在这个时代里,宁可错杀一万,不可放过一个绝对不是什么过分的事情,尤其是对待这些异族之人,所以李空很快便放下了心中的担忧,大不了到时候多杀几个就是了。
突厥大军越来越近,李空的心却愈发的平静了起来,这是他前世多次执行任务时锻炼出来的心境,可以说,就他这份心性修为,整个大唐也没几个人能比得上。
而这时,泾阳城外,也迎来了一支大军,正是李世民亲自率领的长安守军,五万军马的到来,让泾阳城内的紧张氛围瞬间消弭了大半,整个城中的军民士气,也随着李世民的出现而达到了一个空前的巅峰。
贞观年间,大唐对东突厥的战斗,在这朦胧的夜色下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