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2/2)
程咬金道:“殿下放心!那些兔崽子精着呢,早把雪棚搭上了。还生了炭炉,一个个忙着赚钱,哪里怕冷了?倒是都怕殿下你把活路交给旁人,银钱都叫旁人赚了去。”
哈!李宽笑道:“赚钱这种事,哪有个尽头!我们还有更多更好赚的要去忙,这些小钱不给旁人,哪里忙得过来?!”
牛进达递过一个火漆密封的盒子:“殿下,这是陛下走军报路子给您的旨意。”
李宽很随意的接过来,完全没有接旨时应有的敬意,拆开盒子取出卷轴一看,笑道:“陇右诸州黜置大使,这官有多大?”
三位老将都吓一跳,这是真正的超品实权!只不过,授给别人可能还有点惊喜啥的,在这位爷眼里,估计有没有也不在乎。
李宽咂咂嘴:“这是我爹叫我回去呐,嘿嘿……盒子不错。对了,你们有没有想传的军报什么的?我让大飞、小飞去跑一趟。今天就能到!”
“王爷,它们认得去长安的路?”
“以前不认得,有这盒子就能找到了!”
至于金钗和龙气才是真正源头的事,就不方便告诉他们了。
三人很快各自写了军报、家书,李宽用盒子封了军报奏章,将家书另装一只盒子。来到院中,一声呼哨,两只巨鹰吭哧吭哧走出房间。
叮嘱几句,拍拍鹰头,两只鹰抓起盒子冒着大雪腾空飞起,眨眼之间就没了踪影。
乖乖,有这两个宝贝在,这政令军报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李宽为啥要急着送信去长安?因为他发现圣旨的签发日期,正是自己获得那缕功德的日子。现在还没能确切的找到功德的来源,不能排除与这道圣旨有关联。那么最好就是多做点实验,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
太极宫里的大朝会还没结束,唐朝时期的大朝会往往会持续一整天。中午的时候,皇宫还给管一顿工作餐,这时叫廊下食。本来这种食物都是由宫中御厨随便搞搞,能让大臣们顶个饥就行。它更像是一种荣耀,或者身份的象征。
可自打两月前楚王神一般的在长安城外出现之后,宫里的御厨们突然手艺就好了起来。根据不愿透露姓名的几位重臣私下表示,吃过宫里的廊下食之后,别的食物完全无法下咽。
此后不久,长安城中有几处酒楼悄然推出数种新式菜肴,以其新奇的卖相、独特的口感和昂贵的价格,迅速风靡了贵族圈。
根据几位试图使用小手段图谋秘法的倒霉鬼,在被狠狠整治之后传言,这些酒楼背后站着的,不是陛下的妃子就是太皇的妃子。
经过长安群众长达两个月的反复八卦,最终确认,这些菜式都是经过万彩虹仙子传授给宫中御厨,随后才渐渐流出宫外的。而万仙子的厨艺,竟是梦中在广寒宫中和嫦娥仙子学来的!
仙人吃的菜式啊!好吃的不是一点点!今天的廊下食,就吃的好多人直翻白眼,让那些吃惯了御厨手艺的重臣高官们一通鄙视。特么的这是皇宫,是大朝会,尔等莫非当成了庙会!真往饱了吃啊?
呀呀~!两声尖厉的啸声,透过淡淡的雪花惊扰了所有人。怎么这种天气,还有鹰往长安跑?不要命了吗?皇城上的八牛弩没人守吗?
扑扑!两声紧挨着的落地声引来全副武装的宫中侍卫。可大家看到这么巨大的两头鹰,吓的愣是不敢往前靠。今天经历的事情太多,还没消化完呢,这儿又来?
大飞脖子一甩,一枚金牌叮一声落在某个侍卫脚下。得亏这哥们识字,连忙举着令牌往宫里跑。
“陛下,这是楚王殿下的牌子!”侍卫有点魂不守舍:“那两只鹰,可能是殿下的派回来送信的!”
那还等什么?把信取回来呀!
问题是鹰不给啊,他们说啥人家都不理的,还一个劲翻白眼。
知道亮牌子,应该不会乱伤人吧?李大帝挺激动,得了金龙加持,此时不装逼与咸鱼何异?叫它们进来!
满朝文武都顾不上吃御食了,赶着跑来看热闹。就见两只鹰吭哧吭哧的拐进太极宫,将嘴里叼着的盒子放在李世民面前,又先后将头低下来,撒娇似的将脑门向长孙皇后顶了顶。
长孙皇后福至心灵,用手顺了顺两只鹰的顶毛。两只鹰就乖乖蹲在了她的身边。
端着一碗羊肉汤的孔颖达喃喃低语:“国家将兴,必有祯祥!这就是祥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