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慈济院(1/2)
“起先是听人说要在这里给您修生祠,俺们乡下人也没几个闲钱——还得亏您当年送了几头牛,家里才算是能吃饱饭——也就只有两膀子力气还算实在,就趁着农闲的时候,过来帮帮忙。后来这生祠修好了,也没个庙祝接引啥的,官上来过几个人,牛哄哄的不像个样子,被老汉几个撵走了——都放心不下那帮小子,老汉就自己出了这个头……”
齐老三壮着胆子向李宽解释,随着李宽的眼神示意,老头越来越放心,说话也从真实的结结巴巴到能理清思路。
“刚开始还有些个富贵人家,银钱用筐子抬的。俺们都没要,真要有心,也不在这上头——平常里来上个香,添个油啥的,给了就给了。真要给大笔银钱的,俺们还得托人打听一下底细才行。清白人家最多也只要十块银元,那名声不好的,有钱也不让他进门!”
提起这个捐款的条件限制,老头显然挺得意:“王爷您是神仙人儿,当然是顾不上理这里头的弯弯绕。可公道自在人心呐!让那些黑了心的来祠堂里,不是坏了您的名声?!俺们拿捐来的银钱买了粮食布匹,来救济那些孤寡幼小——起先人也少,做的也没个眉眼,后来还是宋小相公来帮了忙,这才各分了职事——现下这慈济院里,老老少少,也有两百来号人了……”
李宽就看宋毅:“两百多都是收容来的孤寡幼小?”
宋毅点头:“开始的时候,大家也只能帮助找上门来的流民。后来人越来越多,小弟就帮忙做了点人事组织安排。如今也在主动寻找那些坊间孤寡老弱,大家在一起,也有个照应。毕竟都是邻里乡亲,平时也有些帮闲会来做义工……”
李宽又问:“钱粮方面呢?越做越大之后,只靠捐款——还要条件,还设了上限——能撑多久?”
宋毅苦笑:“善财难舍啊,这种事,多少钱也不够花呀。除了民间捐助,我们图书馆和华阴慈济院也在拔款……”
李宽其实已经想过了这个问题,咂咂嘴道:“这样也不是办法!至少也得做成像华阴慈济院那种,有个稳定财源支持才行。这样吧,你以皇家图书馆的名义,成立一个慈善基金,找小恪——嗯,年后他会出任皇家银行行长——让他配合做个理财规划。地皮方面呢,不是抄了那么多寺庙嘛,问问万年县和长安县,挑几个合适的地段出来,争取把整个长安城都括进来……”
“财源方面,开辟几项老弱力所能及的活计:书画铺子,杂货铺子之类。医务这块,大姐那帮医生护士啥的,也培训好几年了吧?让她抽人来长安,各处慈济院都设一个卫生所。再找个合适的地方,开个正规大医院,迟早都要在长安开,那就索性趁早吧。”
“至于安全问题……”
宋毅连忙接话:“这个就不用犯愁了,只要有稳定财源,长安、万年两县那些不良子打破头抢着来应卯。就是现在这光景,每日里也有三五个过来帮忙做些出力活计蹭饭。”
李宽感慨道:“还是就业率不高啊,让华山那边抓点紧,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迈大一点嘛!”
话一出口,李宽就觉得,这话好耳熟,感觉很高大上啊。嘿嘿,真想不到,重活一世,咱也有说这话的资格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