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口水战(2/2)
然后大家就被唐吉诃德这犀利的言词所折服。
“我艹!对唐吉诃德大神佩服的五体投地!”
“尼玛,看笑了。真是入木三分啊!”
“哈哈,这蛋扯的!”
“给楼上各位普及一下,空白连载的爱情小说帖子,在14页的跟帖那儿,有三千字左右的*****,超级辣眼睛,我觉得说****丝毫不过分。”
“真的假的?尼玛我说几句脏话都被版主删帖,这家伙写****居然还健在?!”
“趁没删帖前,赶紧去瞅瞅!”
“唐吉诃德大神,这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啊!佩服之至!”
“是不是有点过头了?我印象中的大神怎么会这么粗俗?”
“粗俗你个大头鬼,楼上你是没见空白那恶心人的口气,装什么大尾巴狼!上个网,谁还受这吊气!”
“……”
很快,唐诃的这个帖子就被网友们人工置了顶,回复更是刷刷的一个劲增加,几乎把论坛的刷新速度都给拖慢了。
这时唐诃也没去管这个帖子的回复情况,而是又开了一个主题帖,在主题帖里写了一段简单之极的题记——让某些人看一下真正的爱情小说应该是个什么样子!
然后就把五万多字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一口气全部上传了上去。
这个时代的网速并不快,而且发帖的字数也有限制的,所以等唐诃将所有文档上传完毕,时间已经过了好久。
这时,他才注意到那个空白居然发主题帖回复了——
唐吉诃德对我的文章反感的真正原因,是我对他的写作评价不够高,既我认为的“他的《悟空传》写作问题很多,称不上文学作品”,这招致唐吉诃德极其不满的看法。说到底是一个文学问题,我还会在别的文章中进而阐明。
自认为《悟空传》是“中国难得的纯文学”的唐吉诃德,应能有听不同意见的雅量,不能“老虎屁股摸不得”,一听就暴跳如雷,用脏话连篇的语言骂人,象“屁”、“逼”、“尼玛”、“特么”、“丫”这样的垃圾文字,不仅谈不上“文雅的吵嘴”,而且给“难得的纯文学”以绝大的反讽。
这也“纯文学”?这还“难得”?
唐吉诃德的骂人和唐吉诃德的拥戴者的更等而下之的跟随骂人,也许还提出了一个在互联网这样一个新的媒介,如何自守公德、遵纪守法的问题。
网上匿名发表言论的自由,也给一些人提供了胡作非为的可能。但任何人都没有借此来骂人的特权,也没有骂了人不负责任的豁免权。他和他们至少要接受道德法则的自审与公审。
我希望这样一个事件,能为如何为网络立法和建设网络道德提供一个反面的例证。
唐诃看的冷笑不已,当即开主题帖回复道——
看了空白“老师”的回应,很有意思。
有些人真的有不仔细看完人文章就开始进行道貌岸然评论的本领。
仔细看看文章吧,有一个字是骂你的吗?
牵涉到您的地方全是空白“老师”,如果您硬要说空白“老师”等同与白痴先生就是我在骂人的话,那我也没办法。
文章的意思其实就是,别扯什么文坛不文坛,谁也别再谁面前装大尾巴狼,每个码字的都是作家,每个作家都是码字的。尤其是我看了金镛客栈很多人连载的小说,都是好文笔,好创意,这些都是文学。
麻烦您别在论坛里指手画脚,还教导人家应该怎么写。
并不是你说了是文学,就是文学,你说不是文学,就是作文。
文学不需要任何人的肯定和指引。
这年头,除了新华社通稿以外,什么都能是文学。
当然,某些人的特点和长项就是,1:不知别人所云。2:自己不知所云。3:不知所云还特能云。
这事都提升到互联网立法了。
您看我自连载了《悟空传》后被多少网友留言骂,还被说是太监,那时候您怎么没跳出来要立法要建设网络道德啊。
现在骂您头上就不行了。
难道这就是立法以人为本吗?
您这是双重标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