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登基(2/2)
淡黄烛光映在她脸上,她的脸白得像浓浆,纹丝不动的冷,眼睛底,却冒出灼灼的火焰来。
寝宫内灯火黯黯,宫室因此显得幽深凄清,明城在唯一一盏烛光下等他。
但此刻寝宫却留着门,他悄无声息地进去,对看守者挥挥手,众人便流水般退下。
走着走着,便近了女王寝宫,最近女王寝宫看守依旧如前森严,众人都已经习惯了。
宫人们自然不敢靠近高山远雪般的国师。
他很随意地散步了一阵,他现在步态神情,月光下清清冷冷,宛然就是宫胤。
他不动声色地看着,转回书房,晚膳后他说要出去走走,并拒绝禹春等人跟随。
他目光忽然凝了凝,前头花墙上,一簇茑罗迎风颤颤,其中一朵花缺了一瓣。
想到这里,他得意地笑了笑,觉得这三月真真是有生以来,最浓艳一春。
这算不算机关算尽,却为他做了嫁衣裳?
动作这么快,正中他下怀,他心中隐隐猜测,看样子宫胤确实早早做好了登基准备,也给臣子们放了风,所以当他再次提及,才没有人惊讶,并迅速进入轨道。
各司效率都出奇地高,今天礼司来,已经择定了本月下旬某日为登基吉日。
随即大相副相,各司主官,流水般觐见,就具体登基事宜,拿出了各种章程,长长的单子礼仪周备,他看得眼花,心中却喜悦得几乎不敢相信。
依旧出乎他意料的是,群臣几乎无人对此动议反对,山呼景从,似乎等待已经很久。
他冒险召见了一位谏官,和他做了暗示,此人据他观察,也是个灵活机巧人物,果然不出他所料,次日朝会之上,那位谏官便联合几位分量不高不低的同僚,公开上书请国师登基。
因此他咬咬牙,觉得还是早早实现心中夙愿的好。只有走上了那个至高之位,他心底的恐慌和不安,才能被实际掌握的权力所慢慢消融。
关于国师登基的奏章,是在五日前提出来的。他为此犹豫了很久,既想早早动手以免夜长梦多,又怕根基不稳伪装被识破想要等站稳脚跟再慢慢来。不过自从他扮成国师之后,四周诸人态度如常,从他手中下去的政令畅通无阻,实在看不出任何不对劲,他也无数次对自己说,如果宫胤真的没死,岂会容他真的掌握大荒政权?这是完全毫无理由的事。
今日开始,离开的大臣们,将会准备国师登基事宜。
万万没想到,事情竟然真的顺利走到了今天!
邹征立在廊檐下,看着人群匆匆离去的背影,勉强控制着眼神中的狂喜。
大臣们离开的脚步略有些急促,因为知道,接下来要开始忙碌了。
一队大臣从静庭书房里肃穆地走出,国师大人一反常态,亲自站在门口相送。
春光点绿黑白色的静庭,亭台楼阁,被深深烟雨柔化,往日有点硬朗的轮廓,也显得诗意柔曼几分。
玳瑁沉铁风烟隐隐,帝歌却笼罩在一片祥和的春光里。
……
城墙上,宫胤也始终没有看他一眼,他注视着玳瑁方向,扳指算了算。
他始终没对城墙上的宫胤多看一眼。
慕容箴笑得诚恳,“多谢大王。”
“如此,”铁星泽立即道,“稍后本王将下榻关城驿馆,你便也住在那里,晚间本王亲自宴请你,以谢你深明大义,襄助我军。”
慕容箴却不肯说了,脸上神情分明是“此地人多口杂,不宜公然论密”。
“哦?”铁星泽立即追问。
慕容箴沉默了一会,道:“其实自有隐情,并说来话长。”
“本王还以为默军全员背叛,幸得还有如此忠诚义士!”铁星泽向身边左右赞叹,又叹息,“其实直到现在,本王都没能明白,默军何以背叛?”
他将人头献上,铁星泽自然夸赞奖赏,又问他在默军中职务,以及为何如此行事。慕容箴坦然答道:“卑职是默军天听营第七分队分队长,不忍眼见将军如此倒行逆施,背叛我主,特拨乱反正,向大王献上巨逆头颅。”
拎着人头的慕容箴,没有看见宫胤,眼眸微微一闪,随即恢复正常。
宫胤没有动,他无意介入沉铁事务。
铁星泽已经听说了默军内讧,首领头颅被割的事,欢喜地亲自迎下城楼。
沉铁关城的城门开启,士兵们涌进城内。
……
一大群士兵持刀冲上。
“别用火了!上去杀她!上去杀!她还在马车里!”明晏安大喊,脸孔和声音都似被扭曲。
明晏安开始颤抖,一把抓住柴俞,趁人们不注意,慢慢向人群中退,一大堆盾牌兵涌上来,将他护在中间。
一开始零零散散,也听不出从哪发出来的,渐渐喊叫的人越来越多,声浪汇聚,拍打在上元军民的脸上,很多士兵惶然停了手。
“女王才是我玳瑁天命之主!乱臣贼子明晏安!”
“明晏安倒行逆施,苍天不助!”
片刻后有人大叫:“天命女王,烈火难焚!”
更不要说被驱赶来“观礼”的百姓,张大了嘴,吃进一肚子的烟。
四面正在打仗的士兵也发现了此处的异常,回头观望惊得武器险些落地。
但柴俞和其余所有将领大臣,连带远远观望的十五帮都愣在那里,没人顾得上注意别人。
明晏安张大的嘴没能合上,他本来潮红的脸色忽然煞白,又忽然转青,此时如果他的御医在,便知道他惊吓太过,中风在即。
表层的虎爪藤绿叶被立刻烧毁,但里头又长了出来,重新长的速度比火烧的速度还快。一边烧一边长的囚车,像里头藏了只神鬼,正在玩着搬运人间草木的游戏。
火焰确实立即烧起,却因为绿叶本身含有水分,没有想象中快,更因为绿叶极多极厚,一时半刻根本烧不进去。
“嚓嚓”连响,眨眼之间,火箭射上了囚车。
这一幕其实诡异,深红的火道从两侧逼近,如一个红色的“一”字即将合拢,中段却生出一大蓬绿色的巨物,还在不断膨胀中。
一层又一层,一枝又一枝,在所有人目瞪口呆的注视里,那些虎爪藤,正以言语难以形容的速度疯长,瞬间囚车就扩大了两倍,被那虎爪藤密密麻麻裹起。
他瞪大了眼睛,看见那爬了一半虎爪藤的囚车,刹那之间已经完全被绿叶覆盖。
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绿光。
什么动静也没有,忽然眼前一片绿光。
然后他听见一声,“长!”
刀为什么没出来?
火箭发出时,囚车里应该弹出的,足可以令景横波万刀穿身的刀呢?
但他忽然想起什么事不对劲。
明晏安要笑,张开了嘴,准备来一场气吞山河的豪迈之笑,为自己即将到来的胜利发敞亮之声。
这时候能掏出什么东西救她?巴掌大的盾牌吗?
他甚至看见景横波在这个时刻,竟然好像在怀里掏东西。
明晏安紧紧盯着那囚车,生怕锁链忽然脱落,怕她故技重施忽然一闪,随即他心间掠过狂喜——锁链仍在,景横波仍在,最快的火箭已经射及囚车的栏杆,她现在就算逃也来不及了!
这种速度,这种距离,景横波除非立即不见,否则绝对来不及。
几乎在声音刚出那一霎,上百支箭已经拖曳着深红的尾迹,呼啸而出。在人的视野中,划出无数纵横的血般的横道。
明晏安惊呼声嘶力竭。
“放箭!”
……
轰然一声城门开启又再次关闭,慕容箴入城。
那边默军群龙无首,追逐不得,终于开始后退。
那些愣住的士兵终于反应过来,急忙上前接应,将慕容箴护在中间,收兵往城内去。
慕容箴则向对面沉铁军队扑去,一晃手中脑袋,厉声道:“我欲投诚大王,还不护我回城!”
默军十分具有群体观念,首领一旦被杀,所有人立即停手,向慕容箴扑来。
天门中人如此尊贵,当然不能染尘世污垢。虽说他不介意在俗世行走时,跟随俗世的行事风范,偷袭暗杀,但能有个心理安慰也是好的。
慕容箴手一招,头颅落在他手中,他满意地点点头,不是为自己的出手成功满意,而是觉得,这首领居然能认得他军中每一个人,居然第一眼就发觉不对,实在很了得,这样的人,他出手偷袭,便不算侮辱了他。
一时间战团中所有人都停了手,怔怔注视那飞上半天的头颅,头颅至死保留着惊讶、疑惑、不安、警惕的神情,甚至那失去头颅的身体,手中还保持着递出武器的姿势,说明这默军首领已经出手,只是技差一筹。
“嚓。”一声轻响,一线血光冲天而起,伴随血光飞上半天的,还有那首领的头颅。
那首领欣慰地点点头,正要转身,忽然目光一凝,道:“你不是我的人,你是谁……”
那首领也是个高手,忽然转头,就看见了他腰上的耳朵,慕容箴大声道:“将军,我来帮你!”
他此时腰间已经一串耳朵,足有几十个,这是战功的标志,因为拥有这样的标志,其余人再无防备,他很快走到了也在厮杀的默军首领身边。
慕容箴在他的亲信不动声色的拥卫下,不动声色地接近了默军的首领。
前方中军处,指挥战役的将领所在地。
他们杀发现他们的默军,也杀和默军作战的沉铁军队,他们的路线是一条直线,一直从后方杀到了最前方。
而在战场中行走一圈之后,慕容箴等人身上的那种凛冽冰雪气息就彻底泯灭,他们形容酷厉,血迹斑斑,周身散发着铁血士兵的肃杀冷酷气息。
此时默军在和铁星泽终于赶来的亲信军队交战,混战中,一个士兵到底怎么死的,很难辨别。
默军不能不说是一支非常警惕的队伍,他们一进入,就有人发现,但在那些人还没来得及采取行动之前,慕容箴和他的手下,已经出手解决了所有疑惑的人。
他身后带的那一群亲信,也有样学样,混入了默军的队伍。
慕容箴出现在默军队伍中时,那种世外高人冰雪砌就的感觉,忽然就全部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