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这个江湖与无量山(二)(2/2)
“一品堂?这个那书上是有的!”赵佑暗想。
“吐蕃出名的就是藏佛,那里番僧中大有武僧的存在,况且中原佛法就由彼处传入,虽已自成一法,但很多东西那边还是多一些。想想中原的少林,就能想想他们的恐怖,更加之他们没有我们这边佛门的戒律,那就更加没有约束了;还有一个就是白莲教,这本是一个传播仁善待人的一个教宗,系往日摩尼教分支。但宋廷剿之,也就成了反贼。”
“你还不知道你已经见过她们了呢。”赵佑听到金灵说道“白莲教”不由想到,先前本想把这些都告诉她,怎奈一来二去打岔给忘了,现在想想还是不去说了。按赵佑猜测,金灵来立不凡,若是说了,金灵小性子过不去,到时候找去就麻烦了。而且只要我们躲好,以后都回家了,以金灵的家世也不需怕她们。如此想想,还是不去说最好。
“再说大理。大理国尊佛,国主也少争斗之心,这是大宋藩国中对待大宋最像样的。但有一个奇事,大理国主通常都是皇帝做到一半,就出家当和尚了,为此还特意建了个‘天龙寺’以供皇帝出家,而且大理皇室段家的一阳指那是天下人都梦寐以求的武学,听说还有‘六脉神剑’这样的绝顶指法。除此之外,国内门派也是多如牛毛,像我们现在进的这个山就是无量山余脉,往南至普洱不远,这无量山主峰就有个叫做无量剑派的;出了这边,一会我们若向西南去一点就是大理的点苍山,又叫苍山,山上有个点苍派。”
“这天龙寺,一阳指,六脉神剑,无量剑派,不赫然就是书上所写的吗?而且故事开始就是写段誉在无量剑派啊!”越听越多的熟悉名字让赵佑心中悸动不已,迷惘的同时,又产生了一种极想去探寻的心思。到底是不是?到底是不是?这种声音在赵佑的心底一阵阵的回荡,荡的他心烦意乱。
“再就是琉球的红巾军,相传这是某一部分不知道什么时候反叛朝廷失败的叛军遗留下的后裔,继承祖志,现在也是宋廷口中的叛匪。只是,有消息称,他们跟同境遇的白莲教一直不和,两方素有争斗。倭国和高丽,一个是远洋,一个被辽抑制着,都没有什么大的发展。只是倭国让人生厌,自唐末就有倭国人以海盗为业,侵略大宋沿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朝廷屡剿不止;还有一些东洋武士慕中原武学,来此拜师或者较量武学高下。至于回鹘,我没去过,也没听过那里有什么高深武学,就不谈了。”
“红巾军那不是前次张锦娘说的吗?听说他们也来了大理。还有倭寇,自己本以为只是明朝才有倭寇之患,没想到现在就有了,真是可恶的东洋矮子!”赵佑心道。
“大哥哥,我所知道的就这些。其实江湖的事我说的万不及一,总之,你记好了,千万不要去沾江湖上的事!”
“嗯!”赵佑点了点头,看着金灵那严肃担心的小脸,却心底泛起一阵愧疚和苦意,忖道:“现在自己已经知道了这个江湖就如同那书上写的,还会去避开吗?不会的!自己肯定会想方设法去探寻的,若是这真是那个世界,不就代表,这只是梦吗?不就代表自己并不孤独吗?”自己要去寻他们,段誉、乔峰、虚竹,若真是那样,这个世界,自己并不陌生啊!——还好,自己还算“博学”,是知道的这个的!其实,能见证一代武侠世界的发生,那是多么一件神奇的事情啊!那就——不孤单了吧?!
那么……一切就从这里开始吧!
赵佑跟着金灵一路走来,山路曲曲折折,他们越走越深,有的地方已完全不见了路的样子,被灌丛藤蔓遮住。等他们话完,前方山路现出了亮光,等他们走过去,顿觉豁然开朗。
满眼的郁郁森森,往下看去,山底是个小山庄,顺着山庄一路望去,再远些就是烟雾缭绕,清晨的曦日也照不开这层隔膜,只是在朝日的红光之下,这种烟缭雾绕变得色彩斑斓,美轮美奂,真似一个神仙之所!
赵佑他们还是在半山腰,从这里看去山底并不远,但上山不易,在这里下山更难。山中枝叶蔽日,藤蔓极多,一点都不好走。先前有条山路顺着走还好,现在在这里四周看看,原来的山路已没了向下去的方向,除了来时的路迹,其余地方都是藤蔓缠绕,灌丛阻拦,竟一丝也找不到去的路。
正当两人彷徨无路时,突然从金灵腰间窜出一个白色物体,直窜到金灵肩上,吓了赵佑一跳,定睛一看,原来是从金灵腰侧那个皮囊中出来的闪电貂——金灵的小白兔。
闪电貂“吱吱”叫了两声,就一跃而下,朝一边的藤蔓窜去。不一会儿,白白的身影就隐在灌丛藤蔓之中,不可见了。
金灵叫着,吹起口哨,貂儿都丝毫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