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老来乐(1/2)
第一百七十九章 老来乐
联合小学建的是一座漂亮的四层小楼,顶层是实验室、微机室、图书阅览室和教师办公室,一二三层则分别是一到六年级一共十二个教室,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楼层也逐步升高。小楼前后是平整的草坪花坛,有四米宽的小路整齐规整,右侧是草坪铺设的操场,操场边缘有一个活动区域,各种体育和健身器材散布开来,已经有不少孩子在那里玩耍,有荡秋千的,有玩跷跷板的,也有玩大型原木塔梯的……一阵阵欢笑声从那里传过来,让刚刚下车的顾爽也不禁勾起了唇角。
给孤老们初步建成的养老院则是二层小楼,一个个房间干净正经,带独立的卫生间、卫星电视,还配备了厨房和洗衣间,为老人提供饭菜和洗涤服务。
院子里同样绿化的很好,还留出了一小片菜地,老人们可以每人种两沟葱或者几棵西红柿、黄瓜之类,算是个活计,也可以活动活动身体。
顾爽转了一圈,看到给老人们准备的房间里已经布置好了床、一对沙发椅、桌子、和一个衣橱,被褥、窗帘等也都到位。顾爽还伸手摸了摸被褥的厚度,还不错,这些被褥都是顾爽派人去村子里定做的,用的是喧软的棉花,很舒服,褥子很厚,现在已是暮春,所以被子是薄被,每个入住的老人,还准备了一床厚冬被,另外,养老院和孩子们的教室里,到了冬季都是用沼气供暖的,取暖是能够保障的。
顾爽参观养老院的时候,裴振宁也是一起过来的,另外还有负责行政的霍梅青,和负责这两项工程的宗伟。
参观外外部的设施,四个村子的村长也都赶了过来,顾爽就托付他们安排人,将已经确定的第一批入住的老人接过来。
联合小学是需要一个准备和搬迁过程的,养老院这边,顾爽却并不想做什么宣传。这只是她自己意愿做的一点点事,她虽然也想着利益最大化,可还没到拿着这些凄凉的孤寡老人做广告那么下作。房子、东西准备好了,服务人员都是从村子里招聘来的干活爽利热心的大嫂,也已经到位,可以把那些老人们接过来了。
顾爽从给老人们准备的房间里走出来,许家营子的村长看了看另外三个村长,然后期期艾艾地对顾爽道:“顾总,咱们村子里每个人每年都有一些分红,我们村子里三个孤老,我想,今后,我们就把那三人的钱划给你们养老院吧!”
这个村长所说的分红,顾爽也知道,是很多村子的惯例做法。有村办企业或者其他收入的则是分发红利,没有企业,有些村子则是卖地收入,再逐年给村民分发红利。像许家营子这样没有多少底子的村子,所谓的分发红利自然是卖土地的钱,但顾爽也了解到,这所谓的红利,摊到每个村民头上,并没有多少,一年一人不多一两千元钱。这么点儿钱,别说做不了什么,顾爽也不会去侵占老人们这么一点点钱。
斜了许家营子村长一眼,顾爽淡淡道:“那就不必了,该给老人的还是给老人吧。”
顿了顿,顾爽又道:“虽说养老院里吃穿都有保障,但老人们手里有点儿钱,平日买点儿东西也方便……再说了,有时候村子里的人情往来,老人们也可能需要一部分花费。”
许家营子村长的脸上有些讪讪的,连连点头答应着。其他三个村子的村长都不免在心里暗暗冷笑。这回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上去了,赚了个没脸儿吧!
许家营子村长这一番话却也给顾爽提了个醒儿。
那些即将被接入养老院的老人们,虽然原来居住的房屋多是又旧又破的,但在农村宅基地日益紧张的前提下,在农村的老房子宅基地出让也是能卖一些钱的。就如顾爽刚才所说,老人们来到养老院、吃穿医疗都不用担心了,但毕竟那些也是老人们应当应分的财产,若是依着村子里处理,还不知道被什么人占了便宜去呢!
这些,也就是从小在村子里长大的顾爽才会想到。
几个人边往厨房里走,顾爽看了看几个村长道:“几位村长大叔,我还有一件事要拜托你们。”
四个村子周围的土地都被顾爽买断了使用权,这些村子现在已经有一大半再依靠天泽公司过日子,村长们自然也就特别尊重顾爽,甚至带着刻意的讨好巴结意味儿。他们也不过是村长,若是和这位财神爷拉好关系,日子一定能好过许多。没看到王家营子的王长贵父子、王锁柱老头儿,只因为入了这位顾总的眼,现在日子过的那叫一个红火。王长贵父子还罢了,总算还是年轻力壮的,但王锁柱一个七十多的老汉,却也一个月能拿到好几千块钱
的工资,逢年过节还有额外的奖金、福利……啧啧啧,比他们这些村长的收入可高得多了!这四邻八村的谁不眼红?
听到顾爽这么客气的话,四个村长连忙答应着,嘴里说着不用客气,心里却不免有一点点自得。不管天泽公司多大,但人家老总不还是对自己客客气气的?
顾爽笑笑,并没有在意几位村长的表情,道:“老人们搬来养老院之后,他们的祖屋可能就用不到了。我想托付几位村长帮个忙,将那些祖屋拍卖出去!”
几个村长闻言恍然,刚刚还做出样子来说什么不要老人们的钱,想不到算计到那些房子了啊!虽说那些房子大都破烂不堪,根本不能住人了,但这几年宅基地越来越紧张,特别是村子的土地都卖掉之后,村子周围所剩的土地也就没剩下多少了,还都让就近的村民占了,有的种成了菜园,有的和天泽公司是协议养殖户的,就建成了养鸭舍。基本上没有宅基地可划了,相应的,那些想盖新房的只能在一些老房子上打主意。从而,导致这几个村子的老宅基地价格可是攀升了不少,五间房的宅基地原来可能只需要五六千块钱,现在却至少能卖到万元以上了。
四个村长心里腹诽着顾爽的贪婪和狡猾,嘴里却不敢说什么,也是没口子答应下来。
正好,几人此时走到了厨房门口,一名大嫂从厨房里迎了出来。
“麦子嫂,都准备妥了吧?”顾爽笑着问。
麦子嫂算是顾爽的老熟人,是王长东的媳妇儿,还不到三十岁,却干练热情,也曾经读过高中,在村子中的妇女中算是知识人儿。顾爽这次选聘养老院的服务人员,就选了她,由她带着两名妇女,负责老人们的伙食和洗衣。麦子嫂因为识字,还负责登记消耗账目。也算是个领头儿的。
至于总揽工作,因为养老院将来会并入老人休养院管理,所以,顾爽暂时安排了霍梅青。霍梅青做了一年多的行政工作,心思细致,工作认真,颇得顾爽的喜欢。将这一摊交给她,顾爽比较放心。霍梅青之下,还配备了一个财务人员,负责出纳开支,总账目,暂时还归在公司的财务部里,只等将来的老人休养院成立后,再明细分工。
麦子嫂笑着答应着:“馍馍已经蒸好了,菜也备好了,就等着下锅呢!”
“哦,今天中午吃什么啊?”说着,顾爽一脚迈进了厨房。
厨房中正在忙乎着的两名妇女看到顾爽进来,都笑着和她打招呼。
“今天中午两个炒菜,一个西红柿鸡蛋,一个炒豆腐,还有一个炖菜是土豆炖肉……”麦子嫂跟在顾爽身边一一介绍着。
顾爽点点头:“老人们的牙口大都不好,一定要注意饭菜要软烂一些。但又要注意营养,每顿饭都要保证有个荤菜……对了,晚上,每个老人临睡前要喝一包奶,这个开始要观察几天,有些老人没喝过奶,可能会有些不适应。有老人不舒服的,即使汇报。”
麦子嫂和另外两名妇女连忙答应下来。
顾爽又问:“洗衣房里准备的洗衣机,你们都能用吧?还有那些热水炉什么的,也一定要小心些。保证老人们服务的前提下,也要注意,别伤到自己。”
王家营子等四个村子,虽然濒临省城,但因为经济欠发达,村民的收入低,原来的生活都比较清苦,家用电器也就是电视普及率比较高,其他像冰箱、洗衣机、微波炉啥的这些东西,基本上都没有用的。村子里的妇女都是用手洗衣服的。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人们的生活,顾爽给养老院可是配备了全套的电器,她可不想,这些妇女们因为不会用,弄出什么事故来。
麦子嫂笑着道:“会了会了,霍部长专门找人教过我们呢,还看着我们都学会了的。”
顾爽这才放下心来。又嘱咐了一下,老人们搬过来之后,要先给他们洗澡、换衣服,之后,也要定期洗澡、理发等。
不是顾爽有什么歧视心理,主要是农村里的老人因为条件和习惯所致,很多冬天是不洗澡的,头发也洗不了几次,这样不但不卫生,还有可能引起疾病,所以,顾爽就特意嘱咐了几句。
看看时间,老人们也差不多该到了,顾爽也不再这里耽误几个人做饭了,带着几个村长和裴振宁从厨房里走了出来,径直来到院子门口,等待老人们的到来。
时间把握的刚刚好,顾爽几人刚走出院门,奉命去接老人的车辆就回来了。
因为养老院
准备的很全面,连老人们用的洗漱用具、换洗衣物都准备好了,所以,这一次去接老人也闷省事儿,老人们只需打点一下自己的细软(若是有的话),就可以搬过来了。至于老人们不舍得的那些老家当,等老人们安顿好了,再去清理即可。
车子停稳,霍梅青和宗伟从车上把老人们一个一个扶下来。
第一批老人有六位,都是年龄大了,身体不好的,有一个老婆婆行动障碍,还是宗伟背下来的。
这些老人们被接到这里来,顾爽在他们昏花的眼睛中并没有看到太多的喜悦,反而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或多或少的畏惧和忧虑。或许是,一辈子吃过的苦太多了,或许是从未被人注意的他们还无法适应这种突如其来的被重视的感觉……但不论何种原因,看着这些老人们脸上的惶惑,顾爽却只有心酸。
这些人也曾年轻过,也曾风华正茂、韶华正好,可是最后,却落到了孤苦一人,生活无计的地步……
压抑住心酸,顾爽笑着走上去,扶住一个颤巍巍的老太太。因为顾爽年前曾去给这些老人们送年货,这些老人们对她都不陌生。
一看到顾爽过来,这位姓胡的,村子里都称其为二嬷嬷的老人就挤出了一丝笑,怯怯地道:“顾总……让你这么……费心……唉……”
顾爽笑笑,握住老人干枯的手,扶着老人往里走,一边说:“二嬷嬷,你这话说的可就见外了。从今后啊,你们就安安心心地在这里住着,有啥事儿,让他们给我捎个话儿就行!”
这位二嬷嬷已经八十出头了,虽然清瘦,但身体还算不错,因为是小脚,走路有些颤巍巍的,但身上收拾的还算清爽。
走进院子,二嬷嬷脸上的笑意不由地加深了一些:“这些花儿可真好看啊!”
“您喜欢就好,以后在院子里转转,看看花儿啥的……”顾爽扶着老太太走向宿舍,“二嬷嬷,我带您去看看给您准备的屋子。您看看还需要些什么,我让他们去准备。”
“顾总是个全乎人,哪里还能缺什么……”二嬷嬷说着,已经走进房中。
房子中布置的其实很简单,两张一米半的床,两个床头橱,一个桌子陪着两把椅子,还有两个衣橱。另外的就是门口的洗手间了。
二嬷嬷挪着小脚,颤巍巍地走到床边,先伸手摸了摸被褥,立时就点头道:“顾总啊,这可都是新棉花做的,真暄呼啊!”
顾爽笑着道:“这样,您老人家就能睡个好觉了。我还嘱咐了他们,好天的时候,就多给你们晒晒被褥,刚晒过的被褥盖起来才舒服呢!”
说着,顾爽又扶着老人走进卫生间,将洗脸盆、马桶和淋浴器都和老人说了一遍,并嘱咐老人们,洗澡的时候,一定要叫个人来陪着,别自己洗,万一滑倒了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还有卫生纸、牙膏、毛巾、香皂啥的,顾爽也告诉老人,每个月都会发,老人们尽管用。
越看,二嬷嬷脸上的笑意越深,伸着枯干的手,慢慢摩挲着洁白的洗脸盆和墙上镶嵌的镜子。
看着老人一脸的怀念神色,顾爽有些疑惑,却并没有出言打扰。这些老人经历了太多,总有一些是他们终其一生也无法忘怀的记忆。
“真亮啊……”老人低声喃喃地念叨着。
麦子嫂从屋外走了进来:“顾总,饭好了,现在开饭吗?”
“嗯,好!”顾爽答应着,又凑到二嬷嬷耳边道,“二嬷嬷,饭好了,咱们去吃饭吧!”
在顾爽的呼唤声中,二嬷嬷慢慢地从恍惚中醒过神来。顾爽不知是不是自己想多了,总觉得二嬷嬷念叨了一会子之后,神色彻底放松下来了,竟带了一种祥和宁静之色。
餐厅就在厨房的旁边,准备的是那种农村里习惯用的矮桌,五六个人围坐在一起,中间摆上菜,一边吃饭还可以一边儿说说话,气氛更融洽。顾爽了解农村的习惯,也觉得这些孤独的老人可能会比较喜欢人多些一起吃饭,这才没有考虑单独用餐和分餐制。
六位老人都洗过了手脸,那位不良于行的老人也坐了轮椅。顾爽看着这些老人,除了那位坐轮椅的,其他五个老人都很自觉地去帮着拿碗筷、拿菜、盛饭什么的,麦子嫂还怕顾爽不乐意,看了看顾爽,顾爽却对她点了点头。
老人们只要身体还能够坚持,他们都愿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每个人都喜欢被需要的感觉。这对老人们来说,都是有好处的。当然,也要控制一个度,还要注意安全。
顾爽也走过去,加入了老人们端饭的行列,裴振宁和霍梅青、宗伟自然也紧随其后,那四位村长一开始还有些不自在,但看到顾爽几个人的行动,互相看看,也跟着走了上去。
因为是老人们入院的第一顿饭,顾爽带着几名员工和四位村长陪着老人们吃这入园的第一顿饭。
十几个人将桌子拼了起来,菜虽然只有三样,也盛了几个盘子和汤盆,还有金黄色的小米粥和白胖胖的大馒头,这么多人坐到一起,倒真有些一大家子吃团圆饭的味道了。
顾爽坐在二嬷嬷和另一位老人之间,亲自给两位老人舀上菜,自己也舀了一勺土豆炖肉,其他人有样学样,也给身边的老人盛菜,那馒头。
“几位嬷嬷、爷爷,今天是你们搬到了这里,我顾爽别的也不多说了,只有一句话,从今后,我就是你们的孩子,你们什么都不用担心,只要有我顾爽在一天,有天泽公司在一天,你们就安安心心地乐享晚年吧。有什么需要,就和我说,别和自己孩子客气!”
几个老人都有些感动,二嬷嬷也笑了笑道:“好,我们这些老头老婆子,能有这样的好日子,也多亏了你了。”
大家说了两句,就开始吃饭。顾爽夹了一块肉放进嘴里,瘦肉,却很烂,看得出,麦子嫂和那两个大嫂都尽了心了。
几个老人吃着热乎乎、香喷喷的饭菜,心也多多少少安了下来。
和老人们一起吃过午饭,顾爽又单独找来麦子嫂:“今天,老人们刚刚入院,事情比较多,我待会儿留两个人帮帮你们,过了今天,这里就交给你们了,有什么事情、有什么需要都可以告诉霍部长,也可以直接找我,但是,这些老人们一定要照顾好。”
这话,顾爽虽然是带着微笑说的,但麦子嫂却听出了一份严肃。
她爽快地答应下来:“顾总,你就放心吧。现在六个老人,我们三个人能干过来,也一定会干好的。”
顾爽笑着点点头:“那就好。真是做出成绩,我不会看不到的。麦子嫂你也该知道,这个院子不过是很小的一部分,若是干的好了,我那里可是很需要人呢!”
麦子嫂虽然是个没见过多少世面的村妇,但毕竟自己公公和丈夫都是顾爽从开始就聘任的元老了,对顾爽的脾性也有所了解,而且,因为王希贵和王长东如今在养殖场也算是主事的,村子里也有些面子,这心思也算灵活的,立刻就听出了顾爽话中的深意,心下暗自高兴的同时,也暗暗下决心。伺候这些孤老们是没有多少出息的,但若是真的能够到那边建设的大园子里去,那今后可是很有前途的呢。更何况,从王希贵和王长东身上,她也看出来了,先下手的总能占些便宜。若是能够在这边干好了,真的能在大园子已成立就过去的话,那也就和公公、丈夫当初的情形差不多了。
麦子嫂心里急转着,眼中的欢喜并没有逃过顾爽的眼睛。
不过,顾爽不怕人有**,有**的人才会有干劲儿。
而且,经过一些不太多的接触,她了解到这个女人还是有些能力的。只不过,农村女人一般见识比较短、而且比较爱贪小便宜,她之所以让麦子嫂进来管账,就是想考验一下,若是她能够把这个账目管理的井井有条、清清楚楚的,这个人用一下还是可以的。
“顾总,你放心,我会干好的!”麦子嫂再次保证。
顾爽笑着点了点头:“那我就看着了。”
安排好这边的养老院,顾爽回到家里。郑老爷子和宝宝已经午休醒了,正在楼后边的小池塘里看鱼。
顾爽问过爷俩的行动后,就找到了楼后。
宝宝一看顾爽就大声喊道:“妈妈,妈妈,快来,刀子鱼也生鱼卵了。”
顾爽一听大喜,急忙跑过去,一看,果然,为了刀鱼产卵移植过来的几丛芦苇嫩芽上,真的挂了一串串乳白色半透明的鱼卵。鱼卵的个头比鲤鱼的稍小,数量却不少。而且,前几天看上还鼓鼓的鱼肚子,现在已经有好些瘪了下去。
不过,这附着在水草上的鱼卵,要想挪动也比较麻烦呢!
想了想,顾爽眼睛一亮,招呼老爷子和宝宝道:“我们去捞水草去吧!”
 
郑老爷子哈哈笑着,牵了宝宝的手就走:“走,我也正好顺便去看看宝宝说的野鸭塘!”
“是哪,这个季节,野鸭和水鸟们也应该回来了!”顾爽上京前还打算过收割芦苇,但问过王锁柱老人才知道,这个季节收割芦苇会影响候鸟们。那些候鸟们飞回来之后,就会立刻筑巢产卵,若是这个时候把芦苇割光了,就破坏了候鸟们的繁殖场地了,到时候,很可能导致候鸟们飞到别的地方安家去了。
顾爽又问,“那冬季收割芦苇是不是也会造成这样的后果?”
王锁柱老人笑着摇摇头道:“那不同,冬季收割芦苇,因为冰面高出几分,会留下一截芦苇茬,在加上萌发的新苇子,候鸟们不会受什么影响。但这个季节收割,水面本身降低了,收割芦苇自然留不下太高的茬子,并且,这个时候,芦苇正发芽,伤了芽之后,一年的苇子都长不好。”
于是,顾爽也只好放弃,只能等到冬季再付诸实施割芦苇的计划。
郑老爷子行动,陈叔和两位警卫员自然也会跟上,顾爽也不反对,老人和孩子不过是跟着散心的,这两位跟上正好是劳力呢!
还好,顾爽这里现在不缺车辆,就让那俩警卫员自己开车,载着陈叔跟在后边,顾爽自己开着高尔夫,又叫上了王锁柱老人,一起直奔野鸭塘。
四月中旬,春光正好,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一片片生机盎然的绿。
因为周边的土地山坡都被顾爽租下来了,也没有什么庄稼,但大片大片的苗木、花田,却如一幅色彩炫丽的油画,美丽的很。在加上远处山坡上载的果树,顾爽想要尽快结果,所以购买的都是三年的成材树,经过足料的肥和血果作用,都没有缓苗,四月份,桃花已经开过了,但梨花和苹果花却正当时。一片似雪,一片如霞。
郑老爷子很喜欢和老人们说话,王锁柱老人也豁达的很,对还这位看上去就很有气势的老人也并没另眼看待,乐呵呵地说笑着,就像和村子里的老兄弟们一样,很快,两位老人就聊起天来。
说着说着,宝宝插话道:“妈妈,我们去果园里玩吧!”
顾爽还没等回答,王锁柱老人阻止道:“小娃儿可不能去,现在花儿正开得盛,那里边的蜜蜂什么的多着呢,不小心被蜇了可就要遭罪啦!”
宝宝不高兴地嘟起了嘴,顾爽却是眼睛一亮。
她这里别的却,可就是不缺花啊,一年四季都是鲜花不败的。要是顺带着养上些蜜蜂,岂不是又是一个效益增长点?
而且,她也暗自觉得,经过血果、太岁水的改造,她这里的果树、花卉的花粉质量也一定比别处的好,相应的,由这些花粉酿出来的蜂蜜品质也一定会更好一些!
不过,她还是有些疑惑:“锁柱叔,咱们附近没有养蜂的啊,哪里来的蜜蜂啊?”
王锁柱哈哈一笑道:“哪里需要养蜂的,咱们这里有的是荒山荒坡,那些荒山上,有的是野蜂子。野蜂子的鼻子尖着呢,隔着好几里地都能飞了来采蜜。”
“哦?野蜂子?”顾爽眨眨眼睛,“那东西好不好捉啊?”
“怎么,你要那种东西做啥?”王锁柱老人很疑惑,还劝解了顾爽一句,“那个东西比人工养殖的蜜蜂可是厉害多了,蜇上疼的狠着呢,最好还是别去招惹它们!”
一听王锁柱老人的这句话,顾爽就知道他没有理会自己的意思,笑笑道:“锁柱叔,我就是想着,野蜂子酿的蜜要比人工养殖的好,我就想啊,您看咱们这里这么多花,要是能够驯服几窝野蜂子,那我们就能吃道野蜂蜜了!”
“哈哈,原来是你这丫头嘴馋了呀!”郑老爷子笑着道,“捉野蜂子,我倒是知道怎么办!”
“哈?”顾爽有些不相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