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上香去(2/2)
那姑娘笑嘻嘻的躲去一边,惠娘就着挽了刘氏,“走吧,林嫂子,咱们一起赶路,大伙儿说说话,也不觉得累。”
刘氏无奈,只好应了。
一路上,女子们说针线,说家里孩子,说嫁妆,极是热闹,不时齐齐笑出声来,惊得路边偷食庄稼的鸟雀,展开翅膀扑簌簌飞上了高空。
刘氏从小没有母亲,刘父毕竟是男子,不好教女儿什么,就拿了女戒出来,让女儿诵读,直到倒背如流。所以,女戒里的字字句句,刘氏都奉为女子必备的品德,从不允许自己犯上一条。以她这样的性子,如若摊上个恶婆婆,兴许都会被折磨死了,但好在她嫁在了林家,没有长辈在世,夫君又是个和善憨厚的,日子也过的极舒心,就从未多想过,那女戒上的事,对女子是否太过约束,实在是不能完全遵守的。
所以,她听得众女笑得大声,或者说起闺房之事,眉头就越皱越紧。
惠娘多少知道一些她的性子,生怕她说出什么不妥之言,就引着她说起林岚、林夕之事。正巧昨日打架之时,她娘家妹子也在外边看了会儿热闹,见面时说起几句,于是就夸赞道,“嫂子,你可是个有福之人啊,你家小三儿聪慧懂事,学堂里的功课,从来都是数一数二的,说不得以后,他真会考回个状元来。就是你家岚儿也必定能嫁个好婆家,小丫头说话又利落,又干脆,胆子还大,昨日可让那王林家的吃了大亏,连我听着都觉得解气…”
“你说什么?王林家的与两个孩子有何瓜葛?”刘氏先前听她夸赞儿女还觉欢喜,但听到后来,脸色就沉了下来。
惠娘不知为何夸赞孩子,还会惹得她恼怒,于是斟酌了一下词句,说道,“就是昨日午饭时候,我娘家妹子来找我要个绣花样子,说起她来的路上,正遇到王林家的二牛和你家小三儿打架,王林媳妇那么大的人了也不知道要脸,居然上手拉偏架,你家小三儿就多挨了几下。后来岚儿得信跑了过去,帮着小三儿把那娘俩…嗯…挥到一边去了。王林媳妇儿还要去厮打岚儿,正好王三爷碰上了,王林媳妇儿嘴巴不好,说话冲撞了老爷子,被老爷子找去了她婆家,据说她婆婆当即就让她搬回老宅去住,这下可好,以后哪能还像以前那般自在,让她平日再到处乱窜,她嘴里就没有…”
惠娘讲的一时兴起,就扯的远了,好在及时止住,又把话儿圆了回来,“嗯…嫂子,你家两个孩子都是好的,岚儿懂事乖巧,还知道护着弟弟,可比村里其它人家,兄弟打得一窝乱要好太多了。”
刘氏却没有接话儿,沉默半晌,又说起了针线和绣花样子的事儿,惠娘知道她是不愿再提这事儿,就顺着她的意思,简单说了起来。
十几里路,不过走上半个时辰就到了,一众女子进了庵堂大门,在门口的功德箱子里扔下十几枚铜钱,作为供奉佛主的香油钱,然后就各自拿了香烛去跪拜,刘氏扯了个借口,避了众人先找了小尼姑,随她去见了庵主的大弟子,那是位极擅长写符的中年师太,问明她所求,就取了一只桃木的小木牌,正反面都刻着极繁复的纹路。然后,特意为她解疑,说这是一道在佛祖前供奉了一月的平安符,只要在夜半子时放在中邪之人头顶,一切精怪都会退避。
刘氏大喜,谢了又谢,把荷包里剩下的十几文钱一股脑儿都献了上去,这才重新回了大殿,最后一个跪拜上香,然后又随了众人一起回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