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子福双喜双(10:26)(2/2)
没几天<>沈大福的妻子岳氏亲自上门回话了<>说那家的女娃的确是个好的<>读识字<>针线家务都是一把好手<>今年十五了<>她家里也正在替她寻摸呢<>
沈氏一听<>再找子福确认了<>就在镇里找个相熟的媒婆<>上门求亲了<>刘先生素喜子福的聪慧<>并未嫌弃子福出自农村<>一听就答应了<>两家忙着相看<>刘先生一家来过了<>见了曾家的房子和摆设<>说没想到曾家比一般的农家强多了<>沈氏听了只是笑笑<>换好婚<>沈氏交给刘家女娃一对龙凤金镯<>两块缎面布料<>更是在刘家的意料之外<>刘先生直说太破费了<>惹得媒婆直乐<>笑道:<>做媒这么多年<>我还是头一次见到有人嫌聘礼多的<><>
定完亲后的两日<>沈氏和子福、子晴还有子雨正在院内扒洋薯<>子禄和子寿、子喜几个已经回学堂了<>忽听见远远的似有吹打乐声传来<>好像还是奔着院门而来的<>沈氏忙起身把门打开<>可不是官差报喜来了<>沈氏忙叫子福去洗手换一身衣服<>说话间官差就进门了<>显然是来不及了<>这时<>远远的曾瑞祥听到动静也跑回来了<>
问明了子福就是新进的举人老爷<>官差笑着道:<>小的还是头一回给在地头做农活的举人老爷报喜呢<><>
沈氏忙把人迎进去<>泡茶倒水的<>殷勤招待<>还给两位官差一人一荷包<>里面有个五两的银锭<>吹打的每人一两<>喜得大家伙眉眼都瞧不见了<>
话说沈氏和子福送走官差<>沈氏忙遣子福去给老爷子报信<>自己忙着找人回娘家报信<>又要开启祠堂拜祭祖先<>又要宴请全村<>毕竟是东塘村的头一个举人<>忙的沈氏是脚不沾地<>开祠堂祭拜定在了十月十五<>宴请就定在十月十六<>
沈氏不仅通知了白塘村的娘家<>也给林山县的沈建仁一家送了信<>十四日下午<>沈建仁一家就赶到了<>本来沈氏想让自己的小哥住在自家这边<>无奈萧氏还是惦念自己的母亲<>住回了老房<>
子晴听小舅娘曾氏说<>老房那边后房现在就老姑婆曾氏和小姑婆彭氏两人<>如今也不卖烧饼了<>萧家老三定亲了<>在城里准备开店卖烧饼<>彭氏想投奔小儿子<>等老姑婆曾氏安顿好了就走<>房子仍旧卖回曾家<>
子晴听了好一阵黯然<>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些<>萧家要搬走了<>自己再见萧秀水就更难了<>真是人生没有不散的筵席<>想当年子晴初来时<>那个房子挤了多少人<>是何等的拥挤何等的热闹<>如今一个个都各奔东西了<>只剩了一个空房子和等待归处的老姑婆<>真是太可怜了<>
小舅娘曾氏说完就匆匆地走了<>说约了她几个妹子共同商议老姑婆的归属问题<>
曾瑞祥和沈氏听了也不禁唏嘘<>曾瑞祥说道:<>想当初我姑爹还在时<>我大姑是何等的尊贵<>一大家子的人谁不敬她<>怕她<>倒如今却落个这个结局<><>
沈氏听了说:<>这要是亲生的儿子<>说什么也不能丢下她不管<>难怪人们都说<>养儿防老<>古话再是错不了的<>我倒是有些理解大嫂当初死活不同意过继了<>非要自己生个儿子<>不过<>我还真怕当时把福儿送出去<>不然今天的荣耀还指不定归谁了呢<><>
两人感叹了一会<>老爷子进门了<>问祭拜的东西齐全了没有<>还要子福写一篇祭文<>交代完毕<>沈氏夫妻两也各自忙去了<>
十五日一早<>老爷子就过来了<>带着曾瑞祥和子福走了<>说族人都在祠堂那等着<>女眷自然是不能过去的<>
老爷子他们刚走<>田氏和秋玉带着孩子一同来了<>说反正这边人多<>一块在这吃了<>沈氏带着子晴忙碌起来<>好在清早曾瑞祥带着曾瑞玉和子福去了墟市采买次日筵席要用的菜品<>沈氏才不需要费神<>
等老爷子他们回来<>曾瑞祥又带着几个族弟忙着借桌椅碗筷<>以及通知明日帮厨的人<>真真是忙的不可开交<>偏偏这时大姑春玉一家全来了<>本来曾瑞祥并没有通知他们<>估计是老爷子他们想借这个机会缓和下两家的关系<>要是老爷子和田氏早料到次日会发生什么<>估计说什么也不会通知他们了<>同样<>曾瑞祥和沈氏、子福也没有想到<>否则打死也不会让这一家子进门了<>可惜<>世上真的没有后悔药<>(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