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猴儿酒(1/2)
看到林家村得了第一名,虽然林一对自家村子很有信心,可真正看到又是另一回事,林一和小林大正激动不已。
小林大正一个劲儿的喊:“姐姐,你看咱们得第一了。夏哥哥你看我们得第一了呢!”
吴夏看了半天,才从这个第一看出是小林大正指的那架龙舟,当下,吴夏也很捧场,说:“呀,大正弟弟,你们村子真是太厉害了,我看他们是一直超着其他的村子前进呢。”
小林大正得意道:“那是!”
龙舟比赛完,就没有什么事了,人群也陆陆续续的散去了。
这次赛龙舟的举办成功度可以说超过了县令的预期,知县深感看来还真是活动少了啊,瞧瞧就这么一个活动,知县望望江边上人山人海的人群,还有江边的各个酒楼坐满了人,关注的人很多啊!
接下来县令给前三名发了奖品,除了奖品,还有一块奖牌,上面龙飞凤舞的写着某年端青山县端午节第一届龙舟赛事,某某村得了第几名。
显然这块牌匾的魅力比那奖励贵重多了,至少林一和小林大正回到林家后知道那块牌匾被锁进了林村的祖祠堂里去了。
自从那日被邀请去看端午后,林一又回归了整日在家呆着学女红的日子,只不过由原来的林刘氏变成了现在的花石了。
不过近来林一又对花石的梳头手艺感兴趣了,反正在家呆着也是无聊,还不如学点自己感兴趣的。
花石见林一感兴趣。也不藏私把自己知道的所有的关于发鬓的知识细细讲了一下:“据说我们现在的发鬓有很多种类型,如垂云鬓。凌云鬓等复杂的发鬓,但是比较常见的也比较简单我又会的。是后垂鬓,长鬓,十字鬓,双丫鬓,高鬓插步摇,缬子鬓这几种。”
林一听得津津有味的,感兴趣的问花石:“那你上次给我梳的是什么发鬓?”
花石笑道:“上次给丫丫你梳的是双丫鬓。”
然后花石就开始教起林一梳双丫鬓:“这双丫鬓的梳法是双挂式中嘴常见的发式之一了,其梳编法是先把头发平分两侧,再梳结成髻。置于头顶的两侧。前额外负担多饰有垂发,俗称刘海。”花石边教林一梳发,边向林一示范,就用林一的头发一边教一边讲。
学了几天,林一总算学会了双丫鬓,这个发鬓,而且是给自己梳的,不过林一虽然学会了双丫鬓,可是却是有待练习。只因林一梳起来松松散散的,没有结实度,没有紧凑性,自然梳的不好了。
待林一真正把双丫鬓学好了。花石又开始教林一后垂鬓。这回可能是有了双丫鬓的基础,林一学得极快,只用了十天左右的功夫就学会了。
日子就在林一和花石这么一学一教的互动中如流水般划过。
当然在这期间。林一也没忘了晒葡萄干,晒磨菇。这葡萄干不用说还是老法子。这晒磨菇却纯属第一次,之前林一用烘干磨菇的法子虽然见效快。却是因为在冬季了,不用烘干的法子,根本晒不干,冻成磨菇块倒有可能,但是这样做的后果却是磨菇的营养成分损失了不少。这会儿林一有功夫了,自然就采取晒干磨菇。
这林一边拿个竹席,把这些磨菇一个个的插在上面,然后再把这席子放在阳光底下曝晒。有的比较小的,林一就拿个绳子,一朵朵的串起来挂在了房檐上;边想着现代说的这晒得磨菇比烘干的磨菇,因为有经过紫外线的照射,促进了磨菇里面的什么发生变化,吃起来更加有营养还是更好吸收来着?林一挠挠头,忘了。不过反正意思是很好很强大就对了。
还有一个就是收瓜子,不过现在林一不光收瓜子了,什么南瓜子,什么杏子都收,尤其以那些子大的价钱高一些,林一是不能出去,就让花石和春花去收。
林一呆在家中,指挥着花石和春花帮自己做事,林一颇有运筹帷幄的感觉,自比诸葛孔明。-_-|||
林一在家天天呆着,要数最高兴的就是小虎、小猴子两只动物了,还有一只动物是金焰,自打林一在家的时间长了,闲得无聊就会来找金焰“聊天”或者给金焰刷澡,或者给金焰喂草,小虎和小猴子呢,时不时的来找林一,林一总是在的,有这些动物相伴,再加上自己在家也是有些事要做,所以林一也不会太无聊了。
这天午后,林一坐在院子里的葡萄荫底下的椅子上,乘着荫凉,小猴子突然异常兴奋的跑到林一的面前吱吱的叫着什么,一张猴脸通红。
林一不明白小猴子的意思,没办法,某一又不懂猴语!小猴子不耐了,干脆自己去拿厨房拿了个小瓶子的东西,指了指。
林一问小猴子:“你是要这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