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第2章:我为什么写2(2/2)
大桥乡政府座落在大桥村的东头,宽阔的大门两边是临街房屋,里面是一个庞大的四方院子,院子的四周,几乎都是办公室。可让我不明白的是,这庞大的四方院子里,却矗立着一排破旧的房屋,而乡政府里的所有人,正窝居在破房子里面开例会。并且,这排破旧的房屋,正好座落在北面主楼的前面,把乡领导的办公室给遮挡的严严实实。乡领导们上班办公,不得不绕到破房子的西头。
因为不明白,我便想咨问一下。于是,我走到正擦轿车的司机跟前,没话找话的给他搭讪,并借机问他:“你们堂堂的大桥乡政府,怎么在那样破旧的房子里开会?再说了,这正好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大院子,这破房子座落在乡领导的办公室门前,也不雅致观呀!一进你们大桥乡政府的大门,首先看到的便是这排破房子,我要是乡领导,早扒了?”
年轻的司机大概因为乡领导在开会,他也很无聊,所以,他对我的话是有问必答。听我说到前排的破房子,他故意很夸张的惊恐一下,神秘兮兮的说:“可不能扒,里面住的有东西!”
见他如此神情,我便大笑着嘲笑他:“哈哈哈!你们乡政府还带头讲迷信呀!你说里面住什么了?”
“那是刘氏祠堂,里面都是牌位,可扒不得!”年轻司机立即郑重其事地说。
他的话,立即让我惊呆了。
如果说,我在办公室听冯凯军和老总谈论文史资料中的刘青霞,觉得刘青霞女士是一位离我很遥远、很模糊、很不真实的“古人”,自我从客户的口中得知,现在的尉氏北仓粮库曾经是刘青霞购置的桑园遗址时,心中已经感觉刘青霞的身影逐渐清晰了,离现在的我们也很迫近了。可现在,这位年轻司机的话,突然让我感到,刘青霞女士好像就真真实实、清清晰晰的站在我面前——不是好像,她真的就站在我面前,这面前的刘氏祠堂,不就是刘青霞女士的真实化身吗。
立时,我的心中便汹涌澎湃起来。假如说,我曾经因为冯凯军主任和老总的聊天,有写刘青霞的冲动,但是,我这个人平时就很冲动,可有时,冲动过后,却是一片无际的平静和。可这时的我,又一次在心中暗下决心:将来,我一定要把刘青霞女士写成书,一定,让更多的人了解她,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尉氏的刘半县。
我心潮澎湃的同时,更迫不及待地想看到那本刘青霞转辑,更迫不及待的想了解刘青霞的一生。
所以,回到办公室的我,并没有像往日那样,把累的七荤八素的疲惫身体给扔到沙发上歇息,而是像丢了钱包似的,瞪着两只奔腾的双眼,迫不及待地冲到办公桌跟前,翻天覆地寻找起那本文史资料来——也就是那本刘青霞转辑。
因为当时,我们旅行社的老总和副总都是开封人,他们二人是轮流到我们尉氏分部来坐阵的,所以,当时在办公室坐阵的副总,看到我一回办公室就是一副迫不及待的奔腾模样,他立即与办公室里的众位导游们对视了一眼,并心照不宣地挤弄了一下眼请,然后,忍俊不禁地问我:“韩,怎么了?你要抢劫呀?或是逮到大肥团了,寻找纸笔急着写行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