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谒见孙中山,遇见杜心武(1/2)
第94章:谒见孙中山,遇见杜心武
樱花,是日本的像征,每年的三月中旬到四月中旬,便是樱花盛开的季切。每到这个季切,上至皇室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因为樱花的盛开而趋之若骛,络绎不绝地观赏樱花。而樱花,更不负人们对它的垂爱,总爱一树一树地盛开,一城一城地盛开,那那些粉嫩的花瓣,像是在蓓蕾里埋伏了几个世纪,像是被施了魔法,****之间便被怒放其盛,势不可挡地占据了整个春天,占据了整个东京。好像一个鼎盛的王朝,瞬间收复了曾经丢失的失地;好像一个盛气冲天的人,瞬间拥有了金光万丈的辉煌。
青霞自参观了**军训练基地之后,一下子被**军训练基地所吸引。她怎么也没想到,**军训练基地里,既有刀、枪、剑等各种武器,还有一匹匹振鬣嘶鸣的俊武战马。因为被吸引,青霞便经常在闲下来时到这里来。她在**军训练基地,不但认识了同盟会庶务:黄兴的妻子徐宗汉,和同盟会会员廖仲恺的妻子何香凝,也学会了骑马。
青霞特别喜欢这个**军训练基地,因为她听几个女同盟会会员议论一位名叫秋瑾的同会员,在日本时也经常在这里练习骑马。青霞不知道秋瑾是谁,但她从周围人的议论中,知道那位叫秋瑾的女会员很了不得。
在一个傍晚,青霞从**军训练基地练马归来,在河南张钟端和朱炳麟的引见下。去谒见刚刚开过会地孙中山先。本来三天前约好今天上午谒见,但是,因为孙中山临时有紧急事务要办,不得不改为今天傍晚。
将走到孙中山先生住所处时,张钟端因为《河南》杂志社里临时出了急事,被河南籍同盟会会员李锦公追找到他之后,不得不折回到社里。而青霞刚由朱炳麟一人陪同去见孙中山先生。二人走到孙中山先生的住处。门口早有人迎接,并热情地为二人在前边带路。
穿过院内密集的樱花树。走在枝桠粉放的樱花间。从窗里透出的灯光,摇拽着樱花那婀娜多姿的倩影,将地面上樱花的阴影摇晃得支离破碎。每每有风吹过,犹如降下了纷纷扬扬地樱花雨,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异世之感。
孙中山久闻青霞地大名,在青霞和朱炳麟刚跨进他房间的同时,他便热情地迎了出来:“奋吾。这位就是刘女士吧!”
刘青霞忙紧走了几步,微笑着望着孙中山,顿时,有一种找到归宿的感觉,就是被那种神必力量召唤时的热血沸腾,突然莫明其妙地安静了。
“是的孙先生!” 朱炳麟把青霞引见给孙中山之后,三人分别落坐。
孙中山:“刘夫人,久仰您的大名呀!”
青霞:“不敢。徒有虚名罢了!”
孙中山:“刘女士在国内的壮举和在日本为同盟会所做做地巨大贡献,我早已知道,刘夫人的开明和豪爽,可真是巾国不让须眉呀!”
刘青霞微微低下头,羞涩的笑了笑,抬起头来说:“我青霞只尽了一点微薄之力。真是受不起孙先生这样夸赞。”
孙中山:“刘夫人加入了同盟会,也经常到**军训练基去参观,我很想听听刘夫人参加同盟会之后的感受,可以谈谈吗?”
刘青霞:“嗯,没加入同盟会之前,不管是走在摩肩接踵的人群里,还是端坐在亲朋满座的高堂上,还是置身喧哗嘈杂的热闹中,青霞总感到很孤单,很无助。那种孤单和无助的感觉。是彻心彻肺,怎么形容呢……哦。就像这个世界上只有青霞一个人一样孤单和无助。并且,时不时就淹没在一种悲哀之中,不能自拔,不能,这种悲哀,有来自家族内部地,有来自忧国忧民方面的,还有来自青霞内心深处的。总而言之,就是看不到希望,那种对未来的无知而产生的恐惧和无助,常常让我感到寒冷,是无法用火热驱逐的寒冷。可自从加入了同盟会,青霞那颗悲哀绝望和飘浮不定地心,突然有了一种归宿感,有了一种信心百倍、力量无穷的感觉,即使寒冷的深夜,青霞也不惧怕寒冷了,更没有过去那种因对未来的无知而产生的恐慌和无助了……”
孙中山边听边点头,待青霞说完感受,他端起茶杯,哑了一口茶,然后稍做沉思说:“刘女士,您所说的感受,是每个中国爱国同胞的共同感受,您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刘青霞没说话,只是专心致志的在听,孙中山先生接着说:“我也给你讲个故事,这个故事,我也是从家兄那里听到的。故事是这样的:在南洋,有一位资产超过一千万地中国华侨富翁,他是我家兄地朋友。一天下午,他到一位当教师的好友那里聊天,二人谈得高兴,忘了时间。直到深夜,富翁才想该回家了,但他在出门时忘了带夜照(夜间通行证)和夜灯,按照当地法令规定,华人夜出,身边如果没有夜证和夜灯,给荷兰巡捕查获,轻者罚款,重者作牢,这位富翁当然不敢冒这个险,但他又总想当夜赶回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