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母大虫的“仁慈”(1/2)
这是一步险棋,杜熙月知道。
她不担心二太太不会不明白这个符意味着什么,毕竟当初大姑娘、她还有四姑娘三人中,只有自己得了这个符,还是老太太亲手给自己戴上的。
可也因为如此,她成了众矢之的。
人怕出名猪怕壮,而她就是“那头被人虎视眈眈,等着挨宰的肉猪”……
杜熙月想到这颇有些无奈,事情起因本与自己无干。
当初二太太安排出行的马车时,使了个心眼,以节约家用为由只安排一辆马车供大房使用。直到临行前,大太太才得知安排。当时她已带着大奶奶、大姑娘还有刘秉孝家的一行四人。刘秉孝家的屁股长得敦实,两人的位置,她一人要占个大半。虽说车里挤挤还能坐下,但大太太哪能屈了那个架,当机立断撇下刘秉孝家的,只带了大奶奶和大姑娘前往……
当然大太太也不是省油灯。她见二太太只带了二姑娘、四姑娘、三爷隆哥和五爷念哥四个孩子,加上周福荃家的一个大人,却安排了三辆马车,就凑到老太太身边建议把柳姨娘也带上。
没想到老太太欣然同意了。
杜熙月记得,当时二太太的脸色极为难看,碍于颜面也不好说什么。
最后安排来安排去,二太太带着三爷和周福荃家的一辆马车,柳姨娘和四姑娘一辆马车,倒剩下自己和五爷同老太太一辆马车了。
五爷是二房唯一的嫡子,加上年纪小,孙儿辈里排行老幺,受老太太疼爱毋庸置疑。可杜熙月为什么也跟着老太太一起,这让同行的一群人不免猜忌。
前世她一直以此为荣,觉得有了老太太这块挡箭牌。现世她才想明白,其实是自己做了老太太的挡箭牌。
大太太和二太太妯娌间的矛盾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老太太一辈子见惯大场面的人,这点小事哪能看不穿。再说这事明摆着二太太欺负大太太,但二太太是掌家,老太太不能当着众人坏她的面子,损她的威信。
可大房人少、二房人多也是事实。所以大房安排一辆马车,二房安排两辆马车,是情理之中的事,也封了众人口……大太太也不糊涂,既然在老太太那得了便宜,见好就收。
一行人启程便无多话。
只是杜熙月想不通一点,老太太若权衡之计,应该带上大姑娘才对。大房、二房一边一个孩子不是更合理?
但若真要换成大姑娘……
杜熙月不敢往下想——大姑娘的生母还没抬成姨娘就死在外面了,大太太为大老爷在外****小妾的事没少闹过。
死了的人是没办法了,可活着的人就得受罪。
大姑娘在大太太那没少受挤兑……杜熙月是从未见过大太太踏进榆萌苑看看大姑娘的。
再说以大太太的小气性,愈发不得待见大姑娘……
不过她又比大姑娘强得多少……就因为外公家的背景,才让自己显得更为尴尬。王姨娘若不闹也罢了,说不定面上还能得个和气。可王姨娘一闹,还能在老太太心里存几分好……
想到这,她不免嫉妒处于下风的大姑娘。
虽说老太太后来在月慈寺当众人说:姑娘里最喜她,生得最俊俏、行事又机灵,要二太太好生教养,将来寻个门当户对的好人家……
可老太太心里到底偏向哪边?
二太太真不知道吗?
杜熙月想到这,心里没底……脚步放慢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