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章 守株待兔的小赵(1/2)
第一四六章 守株待兔的小赵
陈昊明弹的钢琴安小鱼听不出好坏来(呃,重生的安小鱼,依然缺少艺术细胞,唱歌依然跑调,听音乐会依然瞌睡,听诗歌朗诵依然起鸡皮疙瘩……)但包的饺子好坏她还是分得很清楚的。只见安小鱼家铺了一张巨大白纸当垫子的桌上,隔几个精巧漂亮的饺子,就会出现一个丑态百出、东倒西歪、大小不一、有些还露着馅的“陈氏水饺”,安小鱼却不敢嘲笑他:一嘲笑,好不容易抓来的苦工又跑了怎么办?
但俩人拌嘴拌惯了,虽然安小鱼根本没嘲笑他,她的心理活动似乎也逃不过陈昊明的眼睛,但每当陈昊明包的一个新饺子问世,总是刷新安小鱼对“丑”的新概念,安小鱼那包容了诸多内容的目光让陈昊明的气焰越来越近,当又一块饺皮废在他手里之后(包的饺子馅儿装多了,撑破了),安小鱼觉得自己忍笑忍得快爆炸了,可没等她开口,陈昊明见势不好,丢下一句“我去打个电话”,便落荒而逃,很机灵的躲过安小鱼扔向他的靠枕之后,蹿到了阳台上。
阳台与客厅很近,陈昊明又没有关门,所以安小鱼可以很清楚的听到陈昊明打电话的内容。他先打给在北京的爷爷和姑姑,又打给爸妈,再打给外公家,每个电话里似乎都有说不完的话,显然对他都是一番叮咛呵护,陈昊明也收起了平素的嬉笑,一本正经的汇报在这边过年的情况,一个一个的给长辈拜年、问好,安小鱼正诧异的看着他难得正经的表情呢,他又握着手机对安小鱼挤了挤眼睛,刚刚塑造的形象又一扫而光了。
唉,就连陈昊明这样的小****,在这个中国人传统的节日里都能被亲人的关怀包围,为什么安小鱼却要形单影支、冷冷清清啊?思及此,安小鱼也没有心思包饺子了,开始想,她是不是也该朝家里打个电话呢?
她来到国外这半年,朝家里打电话很少,基本上保持在一个月一次的频率,而且每次说不了几分钟,了解下家里的情况,再含糊的说下自己一切都好之后,便借口外国打电话很贵,很快的挂断了。电话费贵当然只是借口,问题是聊的时间一长了,如果是安妈接的,就会刨根问底的问起她和赵子诚究竟是怎么回事,安小鱼怕自己跟赵子诚说的不一致,穿帮露馅,所以不敢多谈。
而如果是安爸接的呢,则要么让她报出一个号码来他们有急事的时候好联系她,要么就是打听她具体所在的城市和学校——他可能是想知道的更具体一点好吹嘘,但也保不准有赵子诚托他打听的意思在,所以如果是安爸接的电话,安小鱼更不敢给他说话的机会。
现在是晚上八点,家里应该是中午,正是吃饭的时候,打电话按说是很合适的,可是安小鱼擦净了手上的面粉掏出手机之后,几番犹豫,最终还是没有按下这熟悉的号码。过年的时候,赵子诚应该在罗山吧?他可是一直在找她呢所以过年的时候自己还是别打电话了,在赵子诚的眼皮子底下跟家里人联系,总觉得心里有点慌慌的啊
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心有灵犀”?就在安小鱼拿着手机,一个劲的纠结该不该朝家里打电话拜年的时候,安家的客厅里,正端坐着一位常客——赵子诚。他虽然状似投机的在和安爸聊着天,眼睛却时不时的往客厅茶几上的电话瞟。今天是年三十,安小鱼应该会打电话的来的,恩,应该,会的吧?
这已经不是赵子诚第一天在这里守株待兔了,前一天,也就是大年二十九那天,赵家一家吃过早饭就在忙活过年的事——他们现在经济状况好转,自然不会再需要赶“穷人集”了,而赵妈因为以前的数年只能在年前最后一天置办东西,导致诸多不便,所以今年她早早就把东西都置办好了,二十九那天根本不需要出门,只需要烹炸蒸煮就可以了,就算还缺点什么也不出置办了,因为天正下着大雪哪
可是一大清早,赵子诚便不声不响的找出一把旧伞,丢下一句“我出去一趟”,便走进了茫茫风雪中,连车也没开(车在下雪的山路上容易打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