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初见国丈(1/2)
第十二章 初见国丈
二丫不想与杨子明二人废话,便要杨子明介绍一下这驿站,要能转转便更好了,她可是第一次住驿站呢。杨子明便介绍道:她们一行人现在居住在驿站内专供官眷们休息的一侧内院中,驿站前面及外侧则属重地,没有什么重要的事不能随意靠近。杨子明很是得意地表示自已就住在驿站的前院
二丫听了拿帕子掩了口,拼命克制住不让自己笑出来,现在的杨子明在她眼中就是个三丫,没事就得瑟一番。杨华暗忖是不是自家爷好久没去欺负人,没法去炫耀自己的拳头只好在个乡下丫头面前找找场子啊,他不由掩面装作没看见爷的幼稚之举。
却不知杨子明从小到大就知打架欺人,胸无点墨,现见一向对他不假以颜色的二丫,正虚心听他介绍东西,心中便莫名有了种满足感。
中午到了,杨将军竟要邀请李县令父女一起吃个便饭,还包括了李县令清晨屡屡提起的孙师爷。众人得国丈如此抬举,自是喜出望外,准时参加。
二丫见到杨将军,心道:果然如自已心中所想的将军那般。这杨将军虽不能说是什么凶神恶煞,却也与乡下过年所贴的门神很像。只见杨将军身材高大魁梧,紫黑脸膛,两道浓眉,眼睛虽不甚大却是炯炯有神,自有一股凌厉的气势,浓密胡须下一张阔口,说话间声如洪钟。二丫不由又看了看杨子明,倒是有六七分像杨将军,只是脸庞要精致些,和杨将军站一处他原来的粗犷便消减得无影无踪。
二丫不由得心中嘀咕:也不知那皇后长成什么样。要是随了这杨将军,那皇帝可就惨了,怪不得选那么多娘娘呢。
杨将军已是大声说道:“李兄弟,你这闺女长得不错,我看比那些什么千金小姐都好,字也写的好,现在一看人也乖巧,看这气质倒有些像我女儿,是个有福气的”
李县令自是连连谦逊道:“哪里,哪里,不过是个乡下野丫头罢了皇后娘娘又岂是我等俗人敢冒犯的。也不敢与那京城里的大家小姐相提并论。”
杨将军道:“你谨慎太过那些所谓的大家小姐不过是个木头人儿罢了,天天在家圈着不喜不怒的,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还是乡下女儿好啊,水灵”
李县令一时不知如何接话,只好陪着干笑。
杨将军又威严地对着儿子道:“你们既是认识,便代我好好招呼李侄女”竟是无视男女大防,只是他乃是武人且又是上位人,杨子明与二丫也相熟,原本乡邻间也不大讲这个,李县令便睁只眼闭只眼地客随主便了
因李县令和孙师爷皆不善饮,略陪着喝了几盅便停了,杨将军只好自斟自饮,一面又解嘲道:“我就是一个粗人,每顿饭不喝够酒那是吃不下饭的,让两位先生见笑了”
李县令二人忙道不敢。杨将军大笑道:“两位不必拘束,随意吃喝便是我是很敬重文人的,虽说大多数叽叽歪歪腐朽不堪,不过不得不说写得文章还真是酸得可以,我们这些粗人还真他娘的写不出来”
二丫听了觉得这杨家父子二人说起话来还真像,也不知这话到底是赞还是贬。
李县令只得道:“术业有专攻,文人写文章,却不能如将军般带兵打仗只怕刀都提不动”
杨将军哈哈大笑自得地说道:“这话我爱听,没有我们军人哪有这太平盛世不过,李兄弟也不必为文人们自谦,我的一位军师便提不动刀,不过脑子里还真有些曲里拐弯的好东西,浩儿的字都是他起得呢,说是什么兼听则明。不过我用他的法子倒也省了不少劲,用他的话就是运什么胜千里之外”
二丫听得津津有味便插话道:“运筹于帷幄之内,决胜于千里之外”刚说完就被父亲瞪了一眼,忙缩了脑袋低头吃饭。
杨将军拍掌道:“不错,就是这话李兄弟了不起啊,说不得女公子将来是个将帅之才啊”
李县令忙道:“将军休要如此纵她,不过学得几个字,连纸上谈兵也不够格,哪敢当什么将帅之才,没得羞辱了那万千将士”
杨将军道:“那也比我这逆子强百倍浩儿自小娇生惯养,他**不舍得让他去边关受苦,我便想让他学学兵法文章也好,说不得文武全才呢哼,你看他就知道闯祸,字都不一定比我认得多”
说着便狠狠瞪了儿子一眼,杨子明不敢顶撞父亲,只是暗自翻了个白眼。二丫此时才知,杨子明原来名浩字子明。
孙师爷见此时的气氛有些冷,因知杨将军爱酒,便凑趣地说起有关酒的话题来。因提到自己曾游历过的一个地方,酿酒是一绝,淳香清冽且不说,更有数百年的佳酿镇店,只有真正酒之知己才能一品,不知多少人携千金求而不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