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章 诗书传情(1/2)
收费章节(12点)
第一四六章 诗书传情
这一世杨浩竟是代替了其祖父出征,那么是不是说杨浩也会替代了其祖父的命运,二丫心中酸痛。她自问没有改变杨老将军命运的能力,虽中间牵扯着杨浩,然对于她来说不过是个陌生人,若是杨老将军战死沙场,她自然心生敬佩,对于痛失亲人的杨浩也只会心疼地道声节哀。可是此次出征的是杨浩,想到她亦是无能为力,想到那个冲动自得的少年就此消失于这人世间消失于自己的人生中,她的心就如刀剜一般地痛。
她拼命地回忆着上一世的事,可惜的是,当时她一个姑娘又怎会关心与她不相关的杨老将军是如何战死的,顶多随大家唏嘘几句罢了。再者当时自家又遇着那糟心事,对于外面更是无暇理会,只那里自怜都不够呢。
可是二丫很不甘心,她认为自己重生定是有一定原因的,毕竟自己前世并无可歌颂的事迹可以让上天网开一面,也没有莫大的冤屈来让自己重回世间申诉,但自己还是重生了,也许上天有好生之德,必是有人遭遇万分不幸,才会借自己的手来化解的。
别人她管不了,至少自己身边的人还是能帮就帮的,说不定自己就能想到什么,从而影响到杨浩的命运,可是事情已经过去十几年,她当时又对此事没有太过关注过,但是如果她没有想起来,杨浩的性命算不算是葬于她手?
家人见二丫这几日明显情绪不佳,便自认猜着几分,便劝道:“你也不用担心,这战事间隔不几年就会出现一次,你小没经历过。可是边关将士们都心中有数,咱们大齐又兵强马壮的,东临国定不是对手。杨浩如今可是将领了,又有杨将军护着定不会有事的。我看那杨浩是个有福气的。”
二丫勉强笑道:“祖母说的有道理,我不过是想着便是咱们胜了,只怕这双方都会有人战死的,也不知他们父母妻儿如何呢?”
“战争吃苦的还是老百姓,只是咱们平民百姓哪里会知帝王的心思,只希望这仗赶紧打完,要是再如三四十年前那般内扰外患,可就苦死了。”老太太叹道。
二丫忙撒娇地劝慰祖母,三丫却道:“我师傅答应我,等我长大了就带我去边关打仗呢,打仗多好玩啊。”
三丫自然得到了众人的一顿呵斥,当日不过是为了强壮身体才让他学的武,如今他也七岁了,学业上便抓紧起来,每天只允许他早上锻炼半个时辰,其余时间便要学习功课,三丫不敢违了父亲的话,只好依言而行。
因为这大齐朝已有近十年不曾发生战争,于是大家所有的谈话差不多都是围绕着战事来的,便是中秋月圆之夜也都过得不如往年热闹。
这日李父又在一次晚饭时分,说起此次战事的传闻。东临国的主帅是其国主的堂弟燕王,据说此人骁勇善战,善用谋略,本朝将领不少人都曾吃过他的亏,如此他倒是有些担心杨将军,据他观察这杨将军作战倒是骁勇,只是兵法谋略怕是有些不足。
李母却道:“杨将军打了一辈子的仗,经验多的是,想来那燕王不是他的对手的。再说了杨将军身边的军师谋士也必不少的。”
“但愿如此不论如何那东临国国力终是弱小了许多,不过圣上倒是及其看重他,如今又令林振威小将军押送粮草前往呢。”李父笑道。
李母一听林小将军也要去战场,想起之前听到的闲话,不由笑道:“他可是极佳的女婿人选,这一走也不知得多少小姐伤心呢。”
这话却是不假,倒是有不少今年欲说亲的人家看好林振威,可惜他这一去还不知什么时候回来,自家女儿自是等不得。于是京城的世家小姐们不知揉碎了多少帕子,可惜青春年华不容人空等,真是缘分不到吧。
李淑妍自得了这个消息倒是松了口气。她早已将其视为囊中物,本以为经过群芳宴与百花会,便可将其拿下,哪知天不遂人愿,如今自己偏又清修一年说不得亲事,正自可惜自己与林振威相交太少,不能在其心中留下与众不同的深刻印记。她担心林振威在一年的时间被别人截了去,哪知他就去了边关,只愿此次战争不要持续太长,一年后等他立了战功归来,自己恰又可说亲,只是到时少不得想个法子,引起他的兴趣才好。
就在李淑妍暗自筹划时,她身边的莺儿却是带给她一份大大的惊喜。李淑妍因身边事情不多,中秋后便让莺儿回家团圆以弥补中秋之夜不能陪伴家人的遗憾,莺儿自是感激不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