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棱堡(一) Lydia(2/2)
若干年后,历史学家还原了威尔士棱堡要塞外发生的一件小事。
b世纪40年6月20日傍晚,失踪水手的女儿,城里酒吧陪酒女,莉迪亚照例出城,还有两个女伴一起,去围城敌军那里做点生意。她们出城做生意,是因为围城敌军给的更多,又没有什么危险。女伴回忆:她是为了买点好看的衣服,再就是她妈妈要过生日了,想给妈妈买件珠宝作为礼物。莉迪亚姿色不凡,被一个很有气质的军官相中带走,她们俩赚了点零花钱后就回来了。
接下来,取自马森帝国的皇家密档记录的部分案情:
金高阳皇子殿下前方视察,战事乏味,甚感无聊。皇子的警卫人员就找来一位异国美女陪皇子喝酒解闷……殿下觉得这女子合胃口,遂告知她不许离开,战后她将作为侍妾被带到马森帝国。(可莉迪亚是自由的,她有权决定自己要到哪里,要过怎样的生活。也许东方传统文化系统灌输出的平常女子也许会觉着这是中了双色球头奖般的好运。但在崇尚自由富有个性莉迪亚看来,这就是让她蹲监狱,终生监禁,成为一个女奴隶,还要跟母亲和所有的朋友,所有的美好快乐说永别。逃走,必须逃走。还要拿上自己该得的赏钱,不能让这个恶心的家伙白占便宜。)
第二天,那名女子不识抬举,偷了殿下母妃送的黄金嵌翡翠宝石挂链(殿下护身符)、逃往城里(奔向自由)。殿下发觉女人和护身符都不见了,就匆匆穿衣追了出去……殿下一路追赶,但那女子跑得飞快……
威尔士棱堡守军作战记录:
6月21日上午7时左右,一名哭泣中的年轻女子,疯狂奔向棱堡,她几乎没有穿任何衣服,她身后是一个衣冠不整的野兽范马森帝国军官,骂骂咧咧。女人在逃命,军官在咒骂泄愤,就在棱堡前空地上,这名愤怒的军官追上了这个可怜的女人,将她放倒在地,那女人看上去很美,但一脸的恐惧悲伤。
值班哨兵班长罗尼中士认出了女孩,酒吧陪酒女莉迪亚,军官俱乐部的红妹子,军官们的小猫咪,也是这城里的公民。她是公民!!中士果断鸣枪,示意这个敌军军官适可而止。可这敌军军官完全不买账,一副飞扬跋扈作派,恶狠狠的看着罗尼中士,解下脖子上几两重的金链子,扔在地上,然后掏出配枪,随着一声枪响,女人身上血花飞溅,他居然当着士兵们的面将这个女人打死了。
敌军军官枪杀殖民地公民!!依照殖民地的习惯法和帝国法律,任何人非法杀害平民都是必须要被审判的,最高刑罚是死刑。罗尼中士和值班士兵们立即举枪对准了这名敌军军官,示意他不要走。而这位敌军军官则对士兵们一脸嘲笑,指了一下那条金链子,转身正要离开,罗尼中士枪响了。
中士的步枪米涅弹出膛,敌军军官应声倒地,其余士兵又补了几枪。随后,两个士兵,收敛了陪酒女莉迪亚,顺便将马森军官的尸体放在抬尸担架上摆正。大约半小时后,一大群马森帝国军士兵不顾一切的冲到城墙下,收走了那个杀人犯军官的尸体。
以上是某国历史学家还原的621事件,这事情的真实细节已经无从查起,但马森帝国军官,无视警告枪杀平民在先,这是事实,法律层面,那位罗尼中士和他的士兵们做的很对。
在马森帝国礼教文化体系里,女人只是男人和男人家族的附属品,是物件,是商品,是奴隶,可以自由交易买卖。但在中央大陆国家道德法制文化体系里,女人是人,是跟男人有同样权利的人,不能随意买卖,更不能肆意杀戮。
双方文化体系层面的差距造成了某种误解:马森帝国皇子金高阳扔下金链子,向哨兵示意:这个女人我买了。当时,他意思的确是这个女人的命用这条金链子买了。殖民地士兵不懂这个,也不会接受这种事,他们受到宗主国文化影响:人是万物之灵,人是有最基本人格的,人的生命是不能买卖的。哨兵知道人的生命权必须尊重,敌军滥杀己方平民必须要让他偿命,即使那女孩是个**或小偷,你可以鄙视她,但她的生命权是不容许任何侵犯的。从双方各自的原生文化群落角度出发,双方似乎都是对的;但从人性角度出发,金高阳皇子的子弹邪恶无比,是对人类尊严的践踏、对生命的无视,而来自罗尼中士的子弹则终结了这种邪恶。三颗子弹集中了皇子,两颗击穿,有一颗被胸骨挡住留在体内。
…………
当天上午,城外马森帝国军指挥部,金高阳躺在中军大帐正中位置,作为一具死尸,他自己再也没法做恶了,但因他他而起的罪恶却扩散开来……
前线众将商议之后,临近中午,一封报丧电报发往马森帝国首都春明。
中午12时,威尔士棱堡,马森帝国军首次向守军开炮射击,但这只是象征性的炮击,总共20门中口径火炮,只进行了半个小时。威尔士棱堡有完善的防御系统,斜面石头城墙,石质掩体,防炮壕等设施有效的保护了守军,炮击只造成了个位数的人员伤亡。
13时30分,城外敌军来使,要求守军交出早晨开枪的官兵,值班守军军官未上报情况就直接拒绝了来使。
15时10分,敌军再次炮击,此次炮击长达一个小时,投入了更多的火炮。
16时许,海军护航舰队司令报告,多艘敌军大型战舰阻断航路,并向运载撤退人员的船只开火,舰队只能掩护运输船回撤港内。这意味着此前威尔士棱堡一直畅通的海上航线也被封锁了。次日,高举“王者之师”、“仁义之师”大旗,一直未骚扰平民的马森帝国军也开始在城外烧杀抢掠了,城外各处村落都腾起房屋燃烧的烟柱……
再看另一具死尸,平民的死尸。
上午10时30分,棱堡城内,lydia的尸体被干净白布包裹着,送到了教堂。中午,悲恸的母亲知道了女儿的死讯,正带着女儿最喜欢的衣服赶往教堂……
中午13时,城外炮声停歇,教堂里修女们为lydia仔细清洗,洗去那罪恶,洗去那苦难,洗去那种种不愉快,留下美好快乐与纯洁。下午,她换好了衣服,静静的躺在棺材里,如同降生时一般纯洁,苍白的脸有一种安详的微笑。
也是那天下午,战区陆军司令兼要塞城防司令约翰米勒少将被神父请到了教堂。神父交给米勒少将一件精美的黄金翡翠挂链,还有士兵们送来的那根黄金链子。
米勒少将看到这两件东西,立马明白了敌军炮击等突发事件的原因。米勒少将曾与马森帝国官员多次接触,他了解这个国家高层的德行。对守军来说,对全城的人来说,目前真的是遇上大麻烦了。他迟疑了一下,对神父说:“我不知道这件事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但一切已经发生了。我们要坚强面对。她用自己生命换来的东西,交给她家人更合适。”
在米勒少将看来,lydia是个**,是个小偷,但她也是父母的女儿,她死前是有生命的人……
回到司令部后,米勒少将叫来了各部军事主官,还有罗尼康奈尔中士。
开会了,约翰米勒少将第一道命令就是嘉奖罗尼康奈尔中士的步兵班,并提拔罗尼康奈尔中士担任自己的副官。随后,少将直言不讳,告知大家事情的起因,当下的事情有多糟糕。
“事情或许因为一个酒吧陪酒女而起,但陪酒女也是公民,我们殖民地治安军的职责就是保护这里的每一个守法公民。”
“一个陪酒女,一个酒吧陪酒女,或许可以更轻蔑的说一个**而已。你们也许会说不值。可是,她也是人,她也是公民。难道她没有眼睛吗?难道她没有五官四肢、没有知觉、没有感情、没有血气吗?她不是吃着同样的食物,同样的武器可以伤害她,同样的医药可以疗治她,冬天同样会冷,夏天同样会热,这些跟一个塔尖的人或者中产者有区别吗?
要是用刀剑刺她,她也会出血的。要是搔她的痒,她也会笑起来。要是用毒药谋害她,她也会死。那个敌军贵族军官欺侮了她,她难道不可以复仇吗?如果一个公民在城下被敌军杀害,那我们该怎样履行职责呢??”
“在这个意义上,罗尼中士是我们的英雄。如果向敌人妥协,如果互相出卖,每个人都会死。如果战斗,团结一心的战斗,每个人都有可能活下来。”
…………
6月22日早晨,陪酒女lydia的葬礼,除了她母亲、邻居、社会下层的朋友们,还有约翰米勒少将和多位军官。
“论到睡了的人,我们不愿意弟兄们不知道,恐怕你们优伤,像那些没有指望的人一样。我们若信耶稣死而复活了,那已经在耶稣里睡了的人,神也必将他与耶稣一同带来。我们现在照主的话告诉你们一件事,我们这活着还存留到主降临的人,断不能在那已经睡了的人之先,因为主必亲自从天降临,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又有神的号吹响,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以后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这样,我们就要和主永远同在。阿门!”
our lives are not our from the womb to the grave,we are bound to others, past and present, and by each crime and every kindness, we birth our
我们的生命不仅仅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从生到死,我们都与其他人紧紧相连。从过去到现在,通过每一桩恶行,每一件善事,我们造就了自己的未来。
一个灵魂离去,一个又一个灵魂离去,天堂,众生平等。阿门!
葬礼结束,神父将两件宝物交给lydia的母亲,黄金项链不知所踪,或许融入了某块国库金块,或许被制作为多枚金币广泛流散。事件的另一见证:金高阳皇子殿下黄金翡翠护身符几经流转,现陈列于萨克森温莎帝国国家历史博物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