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塞外镇魂歌 第十五章 疑云重重(2/2)
越鸽回身看到婉贞的神情,一怔,继而笑道:“你可不要总是这样的笑,小心突厥的王孙公子把你掳了去。”
婉贞笑骂道:“胡说八道什么,都是大男人。”
越鸽笑:“你以为男人就没事了吗?只怕更危险。”
“只不过这次突厥的行动真得很奇怪,”越鸽想了想,“雁门关丢得不明白不说,兵马的数目也很难测,总是一下多点、一下少点。”
婉贞心中突然一震,忙问道:“怎么说?详细点告诉我。”
越鸽道:“那个颉利顿王手下有五个万人队,再加上他自己的亲兵,有将近六万人马。就算排除老弱残兵,也有五万多人。但是我看过他们行军,目测一下,总感觉并不到五万人,而且还有点慢慢减少的感觉。就算是逃兵也没这么明显吧?突厥也与中原民风大异,民众多尚勇彪悍,轻易不会逃兵。反而要跟着自己的领主、王爷建立军功才对。”
婉贞问道:“你说突厥兵马在慢慢减少?”
“应该是这样,没错。”
婉贞沉思,这时,有个兵士手捧着一个东西,来到跟前奏报:“李大人,刚才回来报信的探子下去养伤之前,要小人将这个呈给大人,说是从突厥人手里抢来的。”
婉贞看到,是面小旗,质地很好、做的也精致:彩绘的花边显示出边塞民族的粗犷,中间一只雄鹰威风凛凛、傲视苍穹。
越鸽奇道:“哎?这是颉利顿王的王旗啊,我见过。只有他的亲兵才带着,难道说……”
婉贞突然叫道:“遭了!”随即吩咐,“请马将军、江郡守立刻来城楼上找我,就说是有急事相商。”
婉贞快步走向之前梁振业等她的那间屋子,婉贞记得那里有一张地图,迅速展开查看西平郡周围的地形。随口问道:“越鸽,你对这附近的地形了解吗?”
越鸽道:“不太知道。大哥倒是很熟悉,他常来这里。”
婉贞道:“你请慕鹤兄过来一下好吗?”
门口忽然有人说道:“不用请,人在这里。”
正是慕鹤,他后面就是马天赐和江郡守。“我听说探子截获了突厥王的锦旗,就将两位大人请来了。”
婉贞点头道:“如此正好。情况紧急,我长话短说。依据越鸽刚刚所讲的,突厥很有可能在悄悄的分兵,行军之时就已将小股军队潜入我幽州境内。三个月前的战报,只怕不全是偶然,正是突厥试探虚实的人马。前几日的雁门关失陷,也很有可能是关内早就有人潜伏,里应外合,达到了不流血夺城。更重要的是现在,突厥王不惜自己做饵,想将我们的主力军队调出城,一方面可能埋伏人马对付城外的梁振业他们,另一方面则来夺城池。”
江郡守听了,有些仓皇:“这可如何是好,梁将军不是已经中计了?”
婉贞道:“幸好探子受伤迟交了锦旗,我们并不知道是颉利顿王本人来,否则的话只怕倾城而出要活捉他。而来攻城则有两个办法,一是强攻,二是骗城。颉利顿王为不打草惊蛇,没有用雁门关的军队,这样一来,想强攻,但人不够。根据雁门关的事,我猜他这次也会希望不流血胜利,大概是让人穿着我们的衣服来骗城。越鸽,突厥隐藏的人有多少?”
越鸽想了一下:“从我第一次见到,到最后一次看,大概三千人左右。”
婉贞点头:“这就明白了,以这样的人数必须依照地利或天险才能全歼人数差不多敌人。附近这样的地方有哪些,慕鹤兄?”
慕鹤道:“兴栏河和望西山。”
婉贞在地图上找到:“我也猜这里,不过不知到底是哪一个?也不知当地的具体情况。”
慕鹤道:“兴栏河现在水源已竭,不能作为天险;望西山虽然不高,但朝西环抱,连绵数里,应该是藏人的好地方。”
众人点头,就是那里了。
“那现在怎么办?”马天赐问道,“大哥他们会不会已经中计了?”
婉贞道:“我临走时曾对他说过穷寇末追,切勿孤军深入。他应该也明白,只是这次突厥王自己来做诱饵,只怕梁振业很难不上当。不过现在时间还够,只要料理了那些伏兵,捉突厥王回来不是难事。”
马天赐道:“好,我立刻去调兵。”
江郡守忽然道:“且慢,诸位大人,城里的人马已经不多了,李大人刚刚也说过,突厥会来攻城,虽说可能是来骗,可万一是攻城,城内无人镇守可如何是好?请各位三思。”
婉贞明白江郡守的顾及,也知道就算梁振业有事,只要不开城门再坚持两天就能等到大军,他也就脱了关系的小心思。
马天赐涨红了脸,喝道:“难道说我们就坐以待毙,眼睁睁的看着外面的兄弟送死吗?”
“这……”江郡守擦擦汗道:“梁将军睿智神武,料想不会这么容易中计……”
“天赐,”婉贞沉声道,“梁将军临走时有交待,让你守好城池不得有误。知道吗?”
天赐为难道:“是……”
“马上给本官点兵两千,本官作为军需监察使,要前去督察大兴庄的粮草情况。”婉贞冷静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