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胡笳十八拍 第一百三十七章 策勋十二转(中)(1/2)
第一百三十七章策勋十二转(中)
朝堂之上,婉贞振袖而立,附上一**道:“陛下,臣恳请彻查此事,一平满朝文武的议论!”
情形忽然转了个圈,魏党此时不再高高在上,咄咄逼人。少年得志的李宛反而态度倨傲超然,一席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成宗见到此番情形不禁心中赞赏:是安排好的还是顺水推舟呢?
不管怎么说,这个李宛,真是懂得把握时机啊。
这种人,想不重用他都难。
成宗想罢,开玉口道:“李卿认为如何才是彻查呢?”
“臣恳请陛下让几名匪首与魏大人当堂对证,陛下可以亲自审问犯人。”李宛口气平和的说道。然而话音未落,驳斥声便此起彼伏:“大胆李宛,公然蔑视皇家威严,这里是禁地!布衣平民怎可上殿面圣!”“何止平民,那几个分明是罪犯!”“居然还让陛下对贼人审问,荒唐荒唐!”
早在太祖年间,朝中就已经定下了规矩:四品以上官员方能面圣奏事。
所以,即使是正五品京城里.握有实权的知府大人,也不如皇宫内的一名侍从行走,因为大内侍卫最少也是正四品。
婉贞皱起眉头,她最讨厌那些人.迂腐而啰嗦的论调,若不是正在朝政议事,她只怕早就出言讽刺了。婉贞挺身而立,面色不改,冷声说道:“陛下乃一国之君,一国之主,我等不论臣民,皆是陛下子民!现子民有错,而且牵扯到朝政大事,陛下为何不能过问?诸位难道是想以陈条戒律来约束陛下听取民情么?”
这话一说,可是好大的一顶帽.子扣上,谁都不敢接话了。众人支吾半响,还是礼部尚书何志出来说话:“陛下,我朝虽注重礼制法规,乃是为约束众人言行,使得上位之人为天下德行表率。而德行乃是德为先,行在后,陛下若能降恩德于黎民众生,其行亦无可厚非。”
成宗点头,心道:李宛与何志等人,一边唱红脸,一边.唱白脸,搭档的好啊。若不是李宛一句质问,只怕争论起来没完;但老臣何志的一番道理,竟能平息众议。可能新人与旧臣若是相辅相成,其势不可量。
“就命贺卿去宣他们上来吧。”
***
不多时,贺丹枫带着四人来到金殿之上,这四人皆.是面色黝黑,衣着简单的青年汉子,大多在三十岁上下,正是与婉贞在冀州照面的刘氏四兄弟。
这四人未有半点品阶,便远远的在朱门前行礼.拜倒,高声道:“草民刘武威等人叩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这礼节是贺丹.枫之前告诉,面圣时要记得“三观”——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四不”——不得随意四顾、不得窥视圣颜、不得私下交谈、不得逾越觐见等等,虽不至于面面俱到,但总不会因失礼而被治罪。好在刘氏兄弟在军中时日不少,行为举止较为规范,让贺丹枫松了口气。
成宗见四人跪得太远,连相貌、神态都看不清楚,问话也不方便,索性吩咐道:“不必拘礼了,让那四人站上前来,嗯,就在贺卿的身侧吧。”
四人谢恩之后站上前来。贺丹枫站在一侧,而魏鸿光则在他身前半步,此时,微微侧过身来,冷眼审视这几个胆大包天的亡命徒。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